傅友德算是朱元璋的半个老乡,安徽宿州人。他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是朱元璋的亲家,儿子是驸马,女儿是晋王嗣子的嫔妃。傅友德跟随朱元璋33年,功劳可与徐达、常遇春相提并论。
(相关资料图)
傅友德最初参加刘福通的起义军,后率部投靠朱元璋,由偏将升格为大将军。他功劳卓著:元至正二十三年,鄱阳湖之战大败陈友谅的前锋;元至正二十四年,率百人攻占高冠山,为攻占武昌立下大功;元至正二十五年七月,破张士诚大军,斩获敌舰千余艘,十月攻占泰州,包围高邮;元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攻克湖州,攻陷苏州。
明洪武元年,随徐达北上扫平山东。接连又取得一系列胜利:攻克磁州、广安、安阳、卫辉,攻占德州、沧州,逼近元大都(今北京),逼元朝投降。进军山西,攻占太原、榆次,平定山西、陕西;又西征巴蜀、北伐大漠、南征云黔,平甘肃“七战七胜”,在多场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这位被朱元璋评价为“以将之功,傅友德第一”的开国功臣,也是死得最冤屈。清初学者王士桢评价到,“古来功臣冤屈者,未有如傅友德者”。
傅友德的死可谓“不可思议”,王士桢认为他是无罪获死。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英控告蓝玉叛乱,但朱元璋没有调查核实,立即以谋反罪处死了蓝玉,没收了他的家产 ,并连带处决了一万五千人。
朱元璋将在河南和山西训练统兵的王弼、傅友德和冯胜叫回南京,让他们欣赏蓝玉的人皮(蓝玉死后,被剥皮,用稻草填充)。定远侯王弼心中一颤,对傅友德道:“皇帝年纪大了,喜怒无常,都快把功臣杀光了”。
傅友德是如何回答的,历史没有记载。最大的可能是他根本没有回答,因为他知道一句话不小心,就会导致杀身之祸,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
后来的事实证明,傅友德太天真了,装聋作哑,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他们的谈话被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偷听到了,并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决定对他下手。
明代史学家张岱在《石匮书》中有具体的记载: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举行冬宴,傅友德也被邀请出席。之前小心翼翼的傅友德,在这次宴会上犯了一个看似无伤大雅的“过失”,让朱元璋终于有机会杀他。
宴会结束时,朱元璋发现傅友德的桌上有一盘蔬菜没有吃完,随即勃然大怒,大声训斥傅友德不敬,“彻不尽一蔬”,这是皇帝恩赏的食物,没吃完就是对皇帝大不敬。
朱元璋还提到,傅友德的三儿子傅让也对自己大不敬。傅让在皇宫内当侍卫,一天朱元璋宴请百官,傅让犯了一个错误,忘了带佩剑。
朱元璋随即让傅友德回去,把自己的儿子叫来。
只见傅友德听了朱元璋的话,二话不说就走了。没多久他回到皇宫,所有人都被吓得脸色煞白:他浑身是血,双手拎着两个血淋淋的人头,正是他两个儿子的头!
朱元璋诧异:“你怎么能下得了手”?傅友德从袖子里掏出一把匕首,对朱元璋说道:“我们父子的人头,你不是早就想要了吗?现在我给你拿来了!”说罢,直接自刎而死。
太祖大怒,竟敢当众忤逆天子,下令将傅家人举家迁往辽东和云南两地。那时,这两个地方还属于蛮荒之地。
傅友德为何会自杀,其实蓝玉案后,他就已知道,朱元璋为了后代坐稳江山,要将开国武将斩尽杀绝,以绝后患。他迟早要死,与其像蓝玉那样被剥皮,做成稻草人,供人“欣赏”,还不如自杀,来维护自己最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