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颁布《逐客令》的背景原因
因为帮助秦庄襄王子楚取得王位,吕不韦当上了相国。秦王子楚在位不到三年去世,13岁的太子嬴政继承王位,称吕不韦为“仲父”,所以吕不韦国政大权独揽,便学齐国孟尝君,收留大批列国投奔而来的门客。
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繁荣,学派诸多,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传,史称“百家争鸣”。吕不韦一代富商,而对立传著书却只是一知半解,为提高自己地位与名气,便组织门客为他编著《吕氏春秋》。著书完成后,吕不韦命令部下将《吕氏春秋》稿件悬挂在咸阳城门之上,发布公告:凡对此著提出建议可修改之处,哪怕只删改一个字,便赏金千两。如此大方,再一次吸引大批列国门客慕名而来。
(资料图)
《吕氏春秋》古书
2.树倒猢狲散,秦国颁布《逐客令》
秦王嬴政第九年(公元前238年),秦宫太后宠侍嫪毐反叛,吕不韦因此被牵连,被免其相国之职。由于吕不韦多年经营,朝廷势力过大,最终被嬴政逼其自杀。
吕不韦在世时,朝臣敢怒却不敢言,吕不韦亡故后,朝中大臣们纷纷议论来自各国的门客乃是入秦间谍,图谋不轨于秦国,就上谏秦王嬴政,将各国客卿门客赶出秦国,撵出秦境。
吕不韦画像
嬴政接受其上谏,于公元前237年颁布《逐客令》:不论官职大小,地位高低,凡不是秦国本地人,都必须离开秦国,并且永远不准踏入秦境半步。
3.“才子”李斯执笔一文取消秦国逐客令
在众多吕不韦门客之中,有一位来自楚国的客卿名叫李斯,李斯原是儒学宗师思想家荀况的学生,其师所著《荀子》广为流传至今。
李斯同其他门客一样,被所颁布的逐客令所驱逐,他心生不满,怏怏不平。便在离开咸阳城时所写一篇文章,即《谏逐客书》,将其作为一道奏章呈给秦王嬴政。
李斯著《谏逐客书》
文中言道:“古有秦穆公求贤若渴,从荆楚请来大贤百里奚,从西部戎部落迎来大贤由余,委任晋国公孙支、丕豹,对宋国蹇叔更是委以重任,正是因重用了此等贤人,才吞并二十国,成为一方霸主。秦孝公因器重提拔卫国人商鞅,才变法取得成效,国家才民富兵强。秦惠王采用魏国人张仪之谋略,才可大破六国合纵抗秦之计。秦昭王启用魏国丑人范雎,才可废穰侯,逐华阳,从而加强王权,蚕食诸侯各国,远交近攻,成就秦国伟业。秦国列位君王皆是任贤重才,不分国家地域。逐客令误国矣,只有唯才是举方可再成霸业!”
秦王嬴政认为李斯所言有理有据,见识深远,便命人快马迎回李斯,恢复其职,并废除刚颁布不久的逐客令。
李斯画像
编纂整理:小二黑以今说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