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历史中的12位皇帝,前期当朝的多是马上皇帝,既能征善战,也喜好用“御驾亲征”扬威。
到了乾隆皇帝的儿子嘉庆朝,鲜见有嘉庆帝本人尚武的记载。而到了道光帝时期,皇帝尚武征战的本事基本已经废弃了。
但道光帝旻宁当皇子时,曾手持鸟枪上过战阵,亲手击毙了两名闯宫的天理教暴徒,也算展示了他“能战”的本事。
道光帝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则是一个不如一个,文韬武略都不行,难说是合格的王朝统治者。甚至有人唾弃说他们都是误国误民的窝囊废。
正是因为这些人执领朝纲,才注定了大清王朝日薄西山、走向灭亡的命运。
不妨盘点一下道光帝之后的四位皇帝的能力:
史学家评价认为:从一位帝王的角度来看,咸丰皇帝奕詝的资质,在清朝十二位帝王中大概能居中游左右。
当皇子期间,他在宫内接受了系统教育,应该是学过文也学过武。因为史料记载说,“奕詝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坠马伤股。经上驷院正骨医士治疗,留下残疾,行动不便。他小时候还得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
可见,嘉庆青少年时期能骑马行猎,说明还是传承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基本武功。
只是受伤之后,他的文武本事都明显不如其六弟奕。所以老师教导他处处投皇父所好,终于赢得道光帝欢心,最终传位与他。
但咸丰帝生不逢时,在清代帝王中,命运足够糟糕:他遇上了惊天动地的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侵入北京,也被他摊上了。
面对内忧外患,咸丰帝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根本无力回天。
于是,他开始躲避矛盾,破罐子破摔,视国事如草芥,不仅成为大清朝第一个“弃宫出逃”的皇帝,还宠爱出一个后来祸乱朝野的“懿贵妃”——慈禧太后。
“鸦片战争毁了大清帝业”。但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吸食鸦片的皇帝,竟然就是咸丰,他用行动给竭力倡导禁烟的父皇道光帝狠狠打了脸。
据介绍,咸丰帝继位不久,就把祖训抛之脑后,悄悄吸上了鸦片,并得意地称此物为“益寿如意膏”。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江山社稷危难当头。咸丰帝却以“木兰秋狝”之名,带着后妃逃到热河离宫。他没胆量组织军民抗击外敌侵略,每天以吸食鸦片来麻醉自己。
在他这次弃宫逃亡期间,北京著名的圆明园被英法强盗烧毁,京城等地百姓经历劫难。
他的六弟恭亲王奕受命代表他与洋人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后,他仍赖在热河不肯回京,已经迷恋上了那里的奢靡生活。
咸丰每天在避暑山庄不但吸鸦片、玩女人,还把京城一个很知名的戏班子带到热河。上午要”花唱“,下午要”清唱“。玩累了就喝酒,喝醉了还耍酒疯。身边的太监宫女都被他醉酒打怕了。
出逃热河行宫一年有余的醉生梦死生活,终于“累”倒了咸丰帝,他在那里突然病倒,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暴死在烟波致爽殿寝宫。
咸丰皇帝在位十一年,是实际导致清王朝大业开始崩盘的罪魁祸首,也是致使中国近代陷入悲剧命运的第一责任者。
咸丰帝驾崩后,他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6岁的载淳即位,他的母亲,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载淳当了十三年同治皇帝,仅活了19岁。
后人评价他的一生,说他既有幸又很不幸。
有幸的是,他出生在帝王之家,尊荣与生俱来。生活锦衣玉食,钟鸣鼎盛,更没有兄弟跟他竞争储位,轻轻松松地登上了皇帝宝座。
但这位少年天子也是很不幸的。他幼年丧父,6岁被放到皇帝宝座上当摆设,日夜生活在太后垂帘听政的阴影里,早早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而且他跟生母慈禧关系很差,经常受到责骂和训斥,母后给他包办的婚姻更是不如意。
与同为幼年登基的康熙帝比,同治没遇到像孝庄那样善良仁厚的太后,他的母亲慈禧阴险毒辣,痴迷皇权。
按照清朝惯例,少年皇帝14岁就应该亲政,但当同治14岁时,慈禧却没有让出手中权力,还把同治大婚和亲政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四年。直到同治18岁的时候,实在不能再拖了,慈禧才不甘心地退居幕后。
清朝十二位皇帝,同治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短暂一生碌碌无为,且品行能力最差。
他在位期间出现的所谓“同治中兴”,实际与他没啥关系。那都是当时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等人“同治”创造的。
虽然与同治帝毫无关系,但记在同治朝名下的大事不少。诸如,此间清朝廷被迫重用了汉族大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陕甘回乱。同时,这些汉族大臣们掀起的洋务运动,使中国初步具有了现代化的工业工厂,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清朝的寿命。
同治皇帝作为慈禧太后嫡嫡亲的儿子,从小在母亲的苛刻要求下,接受了很系统的文化教育,但有没有学习武功,却不见记载。
有一点确实是真的,即同治帝继承了慈禧太后执拗偏执的性格。他明知自己是皇帝,可事事还得听太后的,这种屈辱的规制,刺激他产生了极大的逆反心理。
他采取的行动是,你不给我皇权,我就不往好道走。也因此,野史中流传着同治经常私自出宫玩乐,浪迹花街柳巷,结果染上了一身的梅毒,以致19岁的好年华便一命呜呼了。
同治当朝亲政一年,仅干了一件事,还是按照母后慈禧享乐的要求,决定募捐修缮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圆明园,结果还没修成。
同治死后,慈禧决定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为皇位继承人,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
有关光绪皇帝的一生经历,因为距离我们当代并不遥远,加上诸多影视剧的情景再现,人们都了解较多。
光绪帝的母亲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胞妹,也就是说,慈禧是光绪帝的姨母。
光绪帝幼年开始,由御前大臣教习满汉及蒙古文化,也学习过骑射,在毓庆宫读书学习长达十余年。
载湉读书很用功,慈禧曾夸他:“非常爱好学习,坐着、站着、躺着都在朗诵诗书。”
跟咸丰皇帝一样,光绪亲政之初曾满怀理想,拼尽全力要挽救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
但此时外有列强入侵,内有慈禧弄权干政,朝野上下分崩离析,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光绪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他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无能最终落败。
光绪从战争失败中看到自身的弊端,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他热衷地“戊戌变法”,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殊死阻挠和反对。
缺乏政治手腕的光绪帝,简单地想依靠奸猾的袁世凯来牵制慈禧太后等保守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
慈禧太后重夺大权,将光绪幽禁在中南海瀛台,他自此一蹶不振,连自己心爱的珍妃都保护不了,成了有名无实的木偶皇帝。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传闻要攻入紫禁城,吓得慈禧太后彻夜难眠,于是裹挟光绪皇帝、隆裕皇后等人仓皇弃宫逃往西安。
由此,光绪也成为了清朝继咸丰帝之后第二个弃宫出逃的皇帝。
慈禧逃到西安后,命李鸿章等人与列强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把战乱责任全部推到了义和团身上,并对义和团进行剿除。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被慈禧太后派人下毒致死,年仅38岁。
当时,伦敦一家英文报纸报道了光绪帝的死讯并推测:如果这位已故皇帝所推行的改革获得成功,中国将会是另一番模样···。
客观分析,光绪帝算是一个有想法,没能力;想作为,又没骨气懦弱者。他的不幸和大清的不幸一样,是遇到了慈禧太后。
宣统皇帝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
有关他的情况不必啰嗦了。因为3岁继位仅在任三个年头,懵懂无知,大清的命运与他挂不上钩,连退位诏书都是隆裕太后代颁的。
溥仪退位,既是大清皇朝的终结,又是中华帝制的终结。
综合对比,溥仪应该强于同治,因为后期他还是为国家和历史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民国初期,溥仪虽然已经逊位,但仍在紫禁城内当着小皇帝,皇宫依旧,太监宫女环绕,生活费用由民国政府拨给。
溥仪6岁时,隆裕太后给他请了师傅,开始教他读书,学习汉文和满文,书房就设在中南海瀛台补桐书屋,即慈禧软禁光绪皇帝的地方。
在读书的六、七年里,溥仪学了十三经、古诗、古文以及《大学衍义》、《朱子家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御批通鉴辑览》之类,没有学过算术,似乎也没有学过武功。
后来,英国苏格兰籍军官庄士敦被请进紫禁城,担任溥仪帝师。教他学习英文、数学、世界史、地理。
青少年时代,据说溥仪时常吟诗、作画、弹琴,还捏泥人、养狗、养鹿。有时还曾到宫外坐汽车,逛大街,并开始穿西服,剪去了满族传统的辫子。
他后期当伪满傀儡皇帝犯有罪行,被俘后作为战犯经历教育改造。再后来被特赦获得新生。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