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死后,他的两位弟弟苏代、苏厉也紧跟其步伐,成为纵横术士。虽然苏代、苏厉二人,所取得的成就不如苏秦,但在东周也是名震一时的游说之士。
常人看来,苏氏三兄弟经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过是倚仗口舌之利而为自己谋私利。然而,苏氏三兄弟留下的众多文献中,有一篇长文却极具现实意义,其核心思想正被某超级大国采用,成为其当前对外政策的基本手段。这篇长文,就是《战国策·齐策》中的“苏代说齐闵王”。(注:受《战国纵横家书》影响,有学者认为应该是“苏秦说齐闵王”。)
在此文中,苏代开篇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下臣听说,喜欢率先在天下挑起战争的国家,必有忧患;缔结盟约去讨伐他国的盟主容易招来怨恨,必然会被孤立。而那些后发制人的国家,却能顺势而为;那些远离怨恨的国家,就能把握时机。所以,圣人创建事业,必须善于权藉,并且务必在时机到来时才能起事。没有权藉,违背时势,能够成就事业的人极少。”
这段表述有些抽象,为此苏代举出卫国来加以详细说明:公元前383年,赵国在刚平(今河南清丰县西南)筑城,借以攻打卫国。情势最危急之时,卫国都城八座城门中的两座被攻陷,眼看国家即将灭亡!卫国国君慌乱之中赤脚逃往魏国,当面向魏武侯求救。魏武侯果断出兵伐赵,邯郸城中顿时战马狂奔,赵国的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乱成一团。借助于这种形势,卫人收拢残兵北上,摧毁了刚平,攻破了赵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的外城。卫国之所以能战胜赵国,并不是因为卫国强于赵国,就是因为卫国善于权藉:魏国就好比一张弓,卫国就好比是一支箭,魏人是借助魏国之力才收复了黄河以东的土地。
赵国率先挑起战争,卫国虽然弱小,却善于借助于强大魏国的势力,最终还是反败为胜。所以说,兵力弱小却喜欢与强国对抗,国势疲敝却喜欢招惹是非,战事失败却偏偏喜欢顽抗到底,以此而想追求霸王之业,势必将越行越远。
就此,苏代认为善于治国者,一定要迎合民意,了解自身战争的能力,并顺应天下大势;在缔结盟约时,不要替别人招惹怨恨;在讨伐敌国时,不要替别人抵御强敌。
说到这里,苏代又举出齐国来做例子。
齐威王与齐宣王时,齐人曾多次与魏、韩结盟,去讨伐秦国或楚国。历次战事战斗都不是很激烈,齐国所分到的土地也不比韩、魏二国更多,可天下人却都把责任归结到齐国,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齐国往往喜欢充当盟主,从而招来了更多的怨恨!强大国家的祸患,多是因为想称王;弱小国家的祸患,多是因为算计他国。祸患多了,则大国危险,小国灭亡。
既然抢先挑起战争容易招来祸患,那么还不如后发制人,全力去讨伐那些不义的国家。后发制人更容易有所权藉,更容易找到盟友以征讨疲敝孤寡之敌。盟友众多,讨伐当然就更容易取胜。
就此,苏代总结道:效法仁德的可以称王,主张义节的可以称霸,穷兵黩武的必然先亡。
为增强说服力,苏代又以夫差为例。
夫差一直渴望称霸,依仗吴国的强大四处挑起战事,曾经南下攻越、北上伐齐,身后往往还跟随者许多诸侯国的君主。可最终,夫差依然身死而国灭、为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夫差穷兵黩武,喜欢率先挑起事端。
俗语说的好,“良马衰老之时,劣马都能跑在它前面;孟贲力竭之际,女子也能战而胜之。”劣马与女子之力,并不比良马与孟贲更强;之所以能取胜,就是因为善于借助时势。战国时代的列国国力相当,彼此间相持不下,谁也无法兼并消灭对方。如此情势下,谁能按兵不动后发制人,能将怨恨转嫁给别人,重点讨伐那些不义之国,以正义口号来掩饰出兵的真相,那么吞并天下诸侯就是举手之劳了!
所以,不急不躁就能让局势进展迅速,诸侯互相往来不要着急反对,互相割让土地也不要憎恨,双方都强大我们就要都设法接近。为什么要这么做?
苏代又举出了旧时齐国讨伐燕国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当年齐国讨伐燕国,两国军队在桓曲(或在今河北正定北二十里)交战,结果燕军战败,十万军队被消灭。这时,意外却突然发生:胡人竟然不宣而战,偷袭了燕国和楼烦,抢走了他们的牛马!齐国与胡人并没有什么来往,这次出兵也没有提前与胡人结盟,可是作战时却比盟友还要配合紧密,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胡人与齐国都面对同样的威胁,出兵都能取得相同的利益。以同样的时势来与人结盟,利益才会长远;后发制人,他国诸侯将会主动来协同作战。
所以,明主如果想实现霸王之业,那么攻战就不能争先。
为强化这一观点,苏代接下来开始论述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是在摧残国家,也是在消耗国内各都县的资源。自身摧残在先,那么诸侯能长期跟随的就非常少了。战争一旦爆发,士人们就会拿出自己财物来拿到军队市场上卖,国家要准备饮食来招待那些敢死之士,砍断车辕为士兵做饭,杀死耕牛以让士兵会餐,这都是极大的消耗。战争结束后,装殓战死者,扶持受伤者,即便军队赢得了战功,可战争的巨大消耗与国民失去亲人的悲伤哭泣,已足以伤透国君之心。战事一来,民众所消耗的钱财,土地十年的收成都无法补偿。国家在战争中的消耗就更多:矛戟都折了,刀鐶和弓弦断了,弩、车损坏,战马累坏,还消耗了大半的弓箭。国家的耗损,土地十年的收成也无法偿还。
攻城的费用更加庞大,百姓要制作遮蔽矢石的器具,抬举各种冲锋陷阵的木盾牌,全家都受征召,身处地道之内,疲于应付各种兵戈之害。士兵困于各类土木工事之中,将军无法卸下甲胄,人人如此辛苦,能按期攻破城池就算是迅速了。在上的人教得疲倦,在下的士卒多被兵刃伤害,所以攻破三座城池还能战胜敌国的,已经是相当罕见了。
当年中山国调动全国军队与燕、赵二国作战,南面在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十里)大败赵军,北面在中山攻克燕军。以千乘之国的实力,能同时战胜两个万乘大国,中山可谓是善于用兵了。然而,不久后中山就被灭国,中山国君被迫向齐称臣,这就是好战之祸!
连战皆胜,守城而不可攻拔,天下人都称之为善战。可国家拥有善战的名声,这是十分危险的。这就如同箭靶的红心,并没有得罪任何人,可谁都想拉弓来射中它:射中了,人人都叫好;射不中,则谁都会感到羞愧。人人都以射中靶心为荣,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靶心在向人们表示难以射中。
那些百战百胜、城池牢不可破的国家,是向世人展示难以攻克,那么就会招来天下人仇视。
所以,使士卒疲敝而国家虚实暴露,还与天下结仇,这是明君不愿之事;经常用兵虽强必弱,这是明相不为之举。
苏代认为,攻战的方法并不在于用兵。即便敌人拥有雄兵百万,也可以在朝堂之上打败他们;即便敌人拥有阖闾、吴起一般的名将,也可以不出门而将他们擒获。国内钟、鼓、竽、瑟之声不绝于耳,土地照样可以扩展;舞女、倡优的歌舞与嬉笑不停,依然可以让天下诸侯同日来朝。善于成就王业的人,应该是让天下都陷入劳苦而自己安逸,让天下都陷入混乱而自己安定。
为了说明这点,苏代又举出了秦国攻取河西的例子。
魏惠王时,魏国土地千里,带甲三十六万,曾攻破邯郸,率十二诸侯前往朝觐周王!面对强大的魏国,秦孝公整日寝食难安。后来商鞅主动访魏,怂恿魏惠王率先称王,并四处出击强国。结果,魏国成功激怒了天下诸侯,纷纷与魏为敌。最终,马陵(今河南长葛东北的马陵岗)一战中齐人擒杀了魏太子,歼灭了魏国十万大军!而此时,秦国则果断地入侵魏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河西之地。
所以说,商鞅与秦孝公谋划时并没有走下坐席,魏国将领就已经被擒获了;攻城的战具还没使用,西河之外的土地就已经被划入秦国版图!
苏代这篇游说长文,紧扣战国时局,观点明确清晰,论证逻辑严密,结论深入浅出,在众多的先秦文献中,算得上是一篇难得的时政佳作。可在众多先秦文献里,这篇文章的地位却并不算突出。这或许是因为,它所游说的对象是齐闵王,而齐闵王又往往被后人视作混乱齐国的罪魁祸首。
然而,这篇游说长文提出的对外谋略,在战国时期其实极具指导意义。
如今两千多年过去,整个世界似乎也进入到了“战国时代”。重读这篇长文,人们就可发现,这篇长文中的谋略竟意外地适用于当今世界。尤其是文中说的“劳天下而自逸,乱天下而自安”思想,更是被某超级大国的近两届政府奉为圭臬:自己果断从世界各大军事热点地区撤军,却不断在战略对手周边挑起事端,以达到“乱天下”的目的。
两千多年前的苏代,竟成了超级大国的指导老师?这究竟是超级大国师从古人,还是另有高手在背后策划?
这无人能知。
不过,超级大国利用自身优势而采取“劳天下而自逸,乱天下而自安”谋略来对付他国,确实让很多国家都极难适应:直接反击,超级大国就推出代理人出来应对,自己则在背后坐收渔翁之利;不反击,超级大国又步步紧逼,不断升级挑事的强度。
该如何破解这一谋略?
苏代劝说齐国“劳天下而自逸,乱天下而自安”,齐闵王显然是接受了。后来齐闵王抓住时机,“后起而重伐不义”,一举而消灭了“桀宋”。然而灭宋后仅两年,燕昭王就发起复仇之战,委派乐毅联合五国来攻打齐国,几乎将齐灭国!
为什么齐闵王成功运用苏代谋略消灭了宋国,随即就遭遇致命一击?
这是因为齐国内部出了问题。
齐威王晚期时,盲目相信权臣邹忌、田婴,使得人才要么被迫出走,要么受到权臣排挤而被边缘化。人才仕途遭受阻碍,齐国也逐渐走向了下坡路。齐宣王继位后没能根除这一弊端,反而让田婴家族地位得到加强,以致后来孟尝君田文能与公室公然对抗,大大削弱了齐国国力。五国伐齐时的分崩离析,根本上还是由齐国内部自身缺陷造成。
苏代所阐述的,是国家的对外谋略;但如果国家内部隐患重重而又无法解决,那么即便在外取得再大的成功,都无法长久!
所以,面对超级大国的“劳天下而自逸,乱天下而自安”谋略,唯有坚定地推进内部改革,积极补齐短板,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是最佳的应对方式。
那些指望“劳天下而自逸,乱天下而自安”能战胜一切对手的国家,如果无法彻底解决自身内部问题,谁知道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齐闵王?
——完——
作者|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深圳
图片|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