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荒唐王爷,指的是雍正皇帝的第五子、乾隆皇帝的弟弟和亲王弘昼。
弘昼为什么有荒唐王爷的称呼呢?是因为他性格张狂、飞扬跋扈,经常干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如,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给自己举办丧礼。在举行丧礼时,他坐在庭院的中间,塌前摆满了冥器、象鼎、彝盘盂等物品。他一边喝酒,一边悠然自得地欣赏观看家人祭奠哀泣。别人表示不理解时,他坦然解释说:“人终归是有一死的,有什么好避讳的?”
比如,有一次他陪乾隆皇帝在在乾清宫正大光明殿监试八旗子弟。中午,到了进午膳的时间,乾隆皇帝没有吭声,弘昼却坐不住了,请求停考,先去吃饭。乾隆皇帝拒绝了,他急促地说:“皇上是不是怀疑我在收买人心?”弄得乾隆皇帝很是尴尬。第二天,经过乾隆皇帝小舅子傅恒指点,弘昼向乾隆皇帝请罪。乾隆皇帝冷冷地说:“像你昨天说的那些话,我能够轻而易举让你粉身碎骨。”
不过,虽然弘昼为人处世都极为荒唐,却始终得到了乾隆皇帝的信任和宠爱,这使得弘昼变得更加傲慢任性,肆意妄为。
这一天,弘昼又捅了一个大篓子。
当天,乾隆皇帝召集群臣开会,商议国事。弘昼参加会议时,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与一等果毅公讷亲发生了争执。弘昼认为讷亲当众让自己难堪,很不高兴,当场暴脾气发作,拳脚相加,在大庭广众之下揍了讷亲一顿,打得讷亲鼻青脸肿。
为什么说弘昼“捅了大篓子”?只因为讷亲来头不小,也是一位在朝廷里横着走的大人物。
讷亲出身名门,是清朝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曾孙,是康熙皇帝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孙子,父亲尹德做过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等,姑母是康熙皇帝孝昭仁皇后。可以说,讷亲一门达官显贵,世为皇亲国戚。
同时,讷亲本人也很努力。他在雍正五年(1727年)承袭二等公爵,被授为散秩大臣,步入仕途。此后,他得到了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两代皇帝的信任,屡获提拔。在雍正末期,他成为军机大臣;在乾隆初期,他与鄂尔泰、张廷玉同时承受顾命,成为权势显赫的顾命大臣。
讷亲权势最为显赫时,以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大学士)的身份位列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二部,还晋升为一等果毅公(这是清初以来异姓功臣能获得的最高级别爵位),一时之间权倾朝野,风光无限。乾隆皇帝自己都说,从他继位以来,讷亲是“第一受恩者”。
现在,弘昼公然在朝堂之上,当着乾隆皇帝的面,揍了讷亲一顿,完全是藐视天威、擅作威褔之举,按照常理,理应受到严惩。
讷亲自然不愿意白白挨打,赶紧奏请乾隆皇帝,希望由他出面,责罚弘昼,给自己伸张正义,讨回公道。
《啸亭杂录·和王预凶》记载:“上以孝圣宪皇后故,优容不问。”这是什么意思呢?乾隆皇帝因为孝圣宪皇后的原因,对弘昼予以优待,免于问责。弘昼就平安度过一劫。在那以后,“举朝惮之”,文武大臣都害怕弘昼,对他“惹不起躲得起”,敬而远之。
乾隆皇帝所说的“孝圣宪皇后”,是他的生母。孝圣宪皇后性格宽厚,与弘昼的生母纯懿皇贵妃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乾隆皇帝看在自己生母的面子上,向来很尊重纯懿皇贵妃,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乾隆皇帝对待弘昼也很宽容,不愿意为了讷亲伤了兄弟和气。
那就只好苦一苦讷亲吧。
另外还有一点原因。讷亲的个人能力并不突出。他之所以飞黄腾达,无非是因为乾隆皇帝想用他来压制鄂尔泰、张廷玉等一帮宗亲、老臣。讷亲位高权重,又很独断专行,办事的时候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听不进别人意见,大家都觉得无法和他共事。有意思的是,讷亲门前非常冷落,少有车水马龙景象。这倒不是因为讷亲清廉正直,而是他让人在大门边拴了一条凶悍的大狗,使得别人不敢上门。
在一定程度上,弘昼当众殴打讷亲,就是看不惯他这种独断专行的行事作风。乾隆皇帝估计也看出了这一点,明白是宗亲、老臣借弘昼之手,给讷亲一点颜色看。他不便干涉,干脆放手让他“内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