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军队若要保持足够的士气,物质上必然有三种东西不可少,一是军器,即一切作战所用之物;二是粮草,古语有云:“自古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兵精粮足,战无不胜”。
无论战争还是和平,人都要吃饭;三为军饷,也就是士兵服役所领的工资,亦是无论战和必应足备。
军饷关乎军心稳定,士兵要生活,士兵的家人也要生活,按时发放军饷、发放足够的军饷,士兵无后顾之忧,便可奋勇向前。
在人们的印象中,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们非常富有,他们穿着大皮靴、军大衣、戴着墨镜。尤其是在一些影视剧里一出手就是成千上万的大洋,在现实中他们的军饷究竟有多高?
国民党军人各级别军饷有多高
国民党军队的军饷一直以来都有规定的标准,可是具体情况则有些差别。
首先在国民党军队中有嫡系部队,有杂牌部队,嫡系部队深得蒋介石信任,作战也要保存它们的实力。损失了也要补充嫡系部队,军饷待遇上也要以他们为主,避免各路军队实力太强。
再有,国民党的财政状况并非一直都好,因为民国时期一直处在战乱时期。先是各地军阀混战,然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没有稳定的环境,哪来那么多财政收入呢?
第三就是国民党高层和军队高层贪污腐化太严重了,有时候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小小的军需官都敢把军粮拿到集市上卖了,钱揣自己腰包里,更不要说那些高级将领面对白花花的大洋了。所以,下级军官和士兵究竟能拿到手多少就取决于上面将领们的贪婪程度。
国民党
1930年中原大战以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第二次整编,整编部队是为了确定军队数量和人数,同时削弱各地的军阀。全国各地各派的军队数量有固定数字,军饷就定额发放。
按照当时整编方案,每个省或者各派势力分别为一路军,由它们原来的首领担任路军总指挥,当然,不这么做也不行。
路军下面有一个军,也就是说,路军和军的区别只是高一级,人数并没有多多少。军下面有三个师,每个师下面有一万两千人,也就是说,一路军大概有三四万人。
每一级都有军衔,按照军衔和职务高低发放军饷。
路军总指挥军衔为上将,不过在第三次整编后军衔变成了二级上将,一个月的军饷是八百块大洋;路军下面的军长为中将。
1930年中原大战
第三次整编后加了个特殊军衔,即中将加上将,就是实际上是中将,但是已经一只脚迈到上将了,可以说是准上将,军饷为五百块大洋;
师长为少将,第三次整编后为中将,每月可领三百二十块大洋;
团长每个月可领二百四十块大洋;
营长每月可领一百七十块大洋;
连长每月可领八十块大洋;
排长每月可领四十二块大洋;
班长每月可领二十块大洋;
士兵每月可领十块大洋。
不过国民政府在战争时期和和平时期的军饷是不一样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发的军饷叫国难军饷。
国军
每一级都要不同程度地降低军饷,原来每个月领八百块军饷的降到二百四十块,一下就降低五百多块,是各级中降得最多的;原来每个月领五百块的降到每个月二百块;原来领三百二十块的降到一百六十块;原来领二百十四块的降到一百二十块……
以此类推,每级降的军饷在一半左右,士兵降得最少,战时每人每月可领七块,虽然只少了三块,但也有一小半。
这样的军饷标准明显是不合理的,虽然平时重视养兵非常重要,但是士兵在战时付出的代价和承担的风险更大理应享受比展示更高的军饷,至少与平时相同。而这样战时少发放的方式容易给士兵造成心理落差,进而影响士气。
不过并非所有军队都领战时军饷,有一个特别的队伍,那就是掌管财政的宋子文的税警总团。这支队伍战斗力强、武器配备最好的,军饷无论任何时候都按时发放。
国民党军队军费看似很高,但是也只是标准定得高,这样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首先是战争因素,一直在打仗,尤其是日本发动战争以后,各大城市都遭到了占领和破坏,影响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
第二各地军阀军队人数都在增加,他们为了增强实力扩充军队数量,如山东的韩复榘原来也只有一个军,三个师,三四万人。后来在十二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五十五军和五十六军,共计八个师,十五万人。
这多出来的五个师和十五万人分四万人的军饷肯定少得可怜,当时和蒋介石闹了点矛盾,还擦出火药味了。
第四就是国民党高层和军队高层军队太腐朽了,用美国人的话说就是:“今天给国民党的钱,明天十之八九就会存回华尔街的银行里!”
蒋介石
他们纸醉金迷,贪图享乐,士兵的军饷被层层克扣,他们不致力于发展经济,哪来的财政收入呢?没有足够的军饷,士兵又靠什么生活呢?
1935年国民政府还进行了币制改革,不用大洋了用法币。
经济不发展发行大量的法币,再加上日本人也印了一大堆,导致在市场上成堆的法币买不着什么东西。
后来国民党士兵的军饷只是数字挺高,结果连正常的吃穿都保证不了。
国民党将领
国民党军队的军饷究竟有多高?
虽然国民党军队的军饷后来一天不如一天,可是最初定的军饷还是非常高的。
由于当时和如今不同商品的产量、需求和地区发展差距大小不同,我们无法把当时的大洋直接换算成今天多少钱,不过可以通过一些商品的价格来进行判断。
1931年在广州近郊,一块大洋可以买二十五斤大米和二十斤大豆。如果拿普通士兵十块大洋来计算,一个月的军饷可以买二百五十斤大米,就算一家有十口人,每人每天也有大半斤米可以吃不至于饿死。
如果按照每月七块大洋计算,也有一百七十五斤大米,对于一个四五口人的家庭来说每个月温饱还是能保证的。
大洋
如果是在1937年的成都,一块大洋可以买十六斤大米,或十七斤面粉,或五斤猪肉,或五斤白糖,或四十七斤包菜,或四十个鸡蛋,或四十五斤大葱。
那么一个普通士兵的军饷可以买一百六十斤或一百一十二斤大米,对于人口少的家庭温饱一定没问题,对于人口多一点的家庭,也不会饿着,最多只是吃得差一点。
在这些大城市尚且能生活,如果在一些物价低的城市,生存肯定不是问题。如果拿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如二级上将的八百块大洋计算,那就很多了。在1931年的广州近郊,可以买两万斤大米,无论多大的家庭怎么吃也吃不完。
如果按照战时的军饷标准,也有六千斤大米,对一个家庭来说同样是个天文数字。所以按照当时的军饷标准,很多国民党军官不能能够生活得很好,而且有的还能雇佣些仆人和厨师打理家庭事务。
国民党军官
1919年鲁迅先生和弟弟周作人在西直门八道湾胡同买了一座四合院,一共花费三千五百块大洋。1924年在阜成门胡同又买了一座小四合院,花了八百块大洋。
按照国民党二级上将的军饷标准,八百块大洋半年时间便可买到一座比较大的四合院,这还是在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买一座小四合院,只需一到两个月。
对于普通士兵十块大洋军饷来说,在北京买一座小四合院,只需要六七年的时间。普通人家人口少,不一定要住四合院,在其他物价不高的地方,一般的住房是住得起的。
五四运动期间与鲁迅先生齐名的吴虞,他们家有四个女儿,五个仆人一个老妈子,加一起十五口人,这么大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花销才二十二块大洋。
吴虞
二十二块大洋就可以过这样的生活标准,那么国民党军队当时班长以上都可以过这种一堆仆人、有吃有喝的生活。
在当时大洋作为硬通货,任何时候都会很值钱。因此无论物价如何上涨,大洋都能买到一定量的东西,不会像法币一样最终变成废纸,所以只要还以大洋作为军饷就不会难以糊口。
军饷作为军队士气的保障,发放足够的军饷非常重要,不过足够稳定的军饷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的发展。
当社会经济发展,一可以保障军饷充足,二可以使军饷有足够的购买力,军饷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国民党军官
换个角度说,军饷对一个军队的意义不言而喻,可当从上到下充满了金钱的味道,这样一支军队反而没有战斗力。
特别是一些当一支军队完全由金钱维系的时候,类似于现代的雇佣兵,当金钱断了或者对手能开出更高的价格,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随时都会清零。
这些也是能从国民党军队身上看到的教训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