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是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之子,姜维是被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蜀汉名将,并且还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一直致力于北伐魏国。按照诸葛亮提拔姜维的角度来看,姜维应该与诸葛瞻关系非常不错,但是最后诸葛瞻战死绵竹关时,他的部属劝他撤退,他却对部属说道:“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资料图)

这个意思就是说诸葛瞻认为自己在内不能除掉蜀国奸宦黄皓,在外不能压制姜维,还没能守住蜀国门户,所以他自认为有三宗罪而没脸逃回成都。

这也就让人很费解,姜维明明是蜀国名将,还是诸葛瞻的父亲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和赏识,按理说两人的关系应该很不错,为何诸葛瞻会把姜维也列为蜀国败亡的原因之一呢?

姜维穷兵黩武,诸葛瞻就曾弹劾过他

关于姜维穷兵黩武致使蜀国败亡在很多史料中都有赞同者,包括关于记载三国历史方面的权威史料《三国志》还有巴蜀地区的地方史料《华阳国志》中都认为蜀国败亡与姜维有很大关系。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与姜维处于同一时代,而且陈寿曾在蜀汉当过官,他在《三国志》中就评价姜维为“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陈寿这意思就是很明确地指责蜀国之败亡与姜维穷兵黩武有很大关系。

同样两晋时期的巴蜀史学家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中对姜维评价也不高,称其为“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

而常璩对诸葛亮的评价非常高,称其为“然亮政脩民理,威武外振。爰迄琬、祎,遵脩弗革,摄乎大国之间,以弱为强,犹可自保。”

常璩的意思就是说诸葛亮执政期间,虽然数次北伐魏国,但是诸葛亮总能保持经济和军事二者之间的平衡,即便北伐也不会过度损耗国力,蜀国始终能保持经济平衡。而姜维虽然继承了诸葛亮北伐的遗志,但是他没有诸葛亮的才能,他在经济和军事二者之间不能取得平衡,过度北伐用兵致使蜀汉后期国力衰退得厉害,造成了蜀汉国困民乏的局面。

实际历史上也是如此,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和费祎相继为相执政,二人都是主张与民生息发展国力,这时期蜀国相对平和稳定,国力稳固提升。但是在蒋琬和费祎相继去世后姜维掌握军权一直主张武力北伐,但是姜维的北伐没有取得实际性的成果,而姜维还缺乏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平衡能力,他只负责统军,对内却不能妥善处理内政,没能取得经济和军事上的平衡,致使蜀国的国力衰退得厉害。

最后还是后主刘禅认识到了姜维穷兵黩武的问题,刘禅弃用姜维叫停了北伐,才使得蜀国又短暂的稳定下来。

刘禅在弃用姜维之后,就任命诸葛瞻为卫将军联合大将军董厥执政,诸葛瞻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弹劾姜维北伐。

实际上最开始在姜维掌控蜀国军政大权时,诸葛瞻可不是这个态度,他当时是完全拥护姜维北伐,在姜维北伐出师奏折上,带头附议赞同北伐的大臣名单中就有诸葛瞻。

为什么诸葛瞻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快,是他认识到了姜维穷兵黩武导致国困民乏的问题吗?实则不然,诸葛瞻的政治立场转变完全是见风使舵。

姜维刚上台时忽悠的刘禅也极为赞同北伐,所以诸葛瞻看到刘禅的风向标转向姜维,他就赞成北伐。但是后来刘禅认识到北伐要拖垮了蜀国,叫停了北伐,这时候诸葛瞻一看刘禅这个风向标又不喜欢姜维了,于是他上台之后就开始对姜维落井下石,带头弹劾姜维北伐。

可以说诸葛瞻在政坛上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他嘴上说着姜维误国、黄皓误国,当姜维被刘禅弃用在沓中屯田时,姜维已经基本被压制了,这时候为何不见诸葛瞻敢上书弹劾奸佞误国的宦官黄皓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刘禅当时正是宠信黄皓的时候,所以诸葛瞻不敢弹劾黄皓。他敢弹劾姜维是因为他看出了刘禅对姜维的不满,因此他才敢弹劾姜维。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瞻的人品比其父诸葛亮差了不少,其实诸葛瞻不仅在人品上不如其父诸葛亮,他在各方面都远逊于诸葛亮,甚至蜀汉败亡他也要负有直接的责任。

被父亲诸葛亮一世英名所捧杀的诸葛瞻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老来子,诸葛亮生他的时候已经46岁了,诸葛亮去世时他年仅8岁而已。诸葛亮在生前的时候就已经对还是孩童的诸葛瞻未来成长有顾虑了,诸葛亮在去世的这一年给在吴国当大将军的哥哥诸葛瑾写信,在信中诸葛亮对诸葛瑾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这意思是说诸葛瞻年幼时聪慧过人,但是反而有些担心,他担心诸葛瞻幼年时太过聪慧容易骄傲,将来反而难成大器。

所以诸葛亮在临终前特意写了《诫子书》来警醒诸葛瞻,但是很可惜诸葛瞻最后还是让诸葛亮对他的担心成真了。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瞻幼年时十分聪慧,记忆力超强,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就这能力水平来说绝对是妥妥的一位大才子,不过很可惜他是诸葛亮的儿子,他老爹诸葛亮的名声太过于响亮了。

由于诸葛亮在巴蜀地区深得民心,当时的巴蜀人民都十分信服诸葛亮,因此作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自幼也就在关注下成长。自幼诸葛瞻就被巴蜀人民寄予厚望,只要他在仕途上稍微取得一些成就,他就会被各种吹捧起来,甚至明明蜀汉的很多政策并非诸葛瞻制定,巴蜀人民也都愿意把这些功劳归于诸葛瞻身上,并称诸葛武侯又为大家办实事了。

在这种环境下诸葛瞻的成长之路异常顺利,成长的道路上顺风顺水,只有鲜花和掌声陪伴,他并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这些就造成了诸葛瞻的能力被过分吹捧,他越发过于自信,听不进他人劝告。

当初诸葛瞻在姜维执掌军政大权时是坚定的北伐支持者,诸葛瞻的堂兄也就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在吴国担任大将军,诸葛恪也是坚持北伐,但是北伐也都是无功而返,也有穷兵黩武的问题。

诸葛亮的旧部张嶷认为诸葛恪不顾吴国国内的不满,连续北伐穷兵黩武,将来必会遭致大祸,因此张嶷就劝诸葛瞻给诸葛恪写信劝阻其北伐。可是诸葛瞻却认为诸葛恪有魄力有胆识,不仅不劝阻诸葛恪北伐,反而还极力支持诸葛恪北伐。

最后诸葛恪北伐被魏国打败,在国内威望受损,很快就被吴国宗室孙峻诛杀,诸葛瑾的后人几乎被诛戮殆尽。

在邓艾奇袭蜀汉时,诸葛瞻带领蜀汉三万禁卫军驰援,而他的对手魏国名将邓艾仅率领一万远征军。这时候诸葛瞻又开始过度自信,在他率军抵达涪县后,他的部将黄崇建议抢先占据险要地势,不让邓艾的远征军进入平原地区。而诸葛瞻却自认为自身能力出众,再加之他统率的都是蜀国精锐禁卫军,所以他根本不把邓艾的一万远征军放在眼里,也没听从黄崇的建议。

就是由于诸葛瞻的过度自信,他没能抢占先机,导致邓艾轻易率军进驻平原地区,最终邓艾从容地排兵布阵以少胜多打败了诸葛瞻,邓艾很轻松的用一万远征军就把三万的蜀国精锐禁卫军打败了。

等到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关时,他已经处于战略被动局势了,他没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再加上对手又是名将邓艾,所以最后绵竹关很快失守,诸葛瞻带着儿子诸葛尚还有部将黄崇一同壮烈殉国。

其实诸葛瞻的天赋绝对是过人的,毕竟他老爹诸葛亮优秀的基因摆着呢,但是他也被老爹诸葛亮的盛名所累,使得他成年之后变成了言过其实、眼高手低的人,可以说他算是被诸葛亮的盛名给捧杀了。

诸葛瞻被诸葛亮的盛名所累,他过度自信导致了蜀国精锐最后败给了邓艾的远征军,他最后战死殉国倒不要紧,结果由于他的失败致使邓艾兵临成都,吓得刘禅直接投降了,所以蜀汉之败亡与诸葛瞻也有直接关系。

如果诸葛瞻不是诸葛亮的儿子,以他的能力和天赋在仕途上慢慢起来,也许他也能成为中兴蜀汉的名臣。可惜他年少聪慧,从小又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没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因此太过于顺利的成长环境反而耽误了他。

写在最后

其实《元和郡县志》中借着诸葛瞻之口说得很对,说出了蜀汉败亡的三大基本因素,黄皓误国、姜维穷兵黩武、诸葛瞻兵败绵竹,这三大因素基本就是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虽然诸葛瞻生前意识到了黄皓误国和姜维穷兵黩武,但是他没有他老爹诸葛亮那般能力和魄力,他有的只是官场的圆滑和见风使舵,这也注定了他没有能力去力挽狂澜,拯救不了蜀汉。

可笑的是由于诸葛亮在蜀汉如神一般的存在,使得蜀汉百姓和后主刘禅都拿诸葛瞻当成了救命稻草,把蜀汉的命运交给了一个言过其实、眼高手低的人,注定了蜀汉要败亡。

不过诸葛瞻最后战死殉国,没有屈膝投降,也算没有辱没诸葛亮一世英名,他的气节和勇气也是值得让人敬佩的地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