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顾廷烨和明兰成婚后,是分府另住的。于是,要办一场“开府宴”。
为了这场宴会,却让聪明的明兰愁坏了。甚至,她还忧心忡忡的对顾廷烨说:
“我怕宴会办砸了,会有人说闲话,说我是小家子出身的,果然是个没能耐的庶女。”
(资料图片)
那么,这个“开府宴”究竟暗藏了多少玄机,让机敏聪慧的盛六姑娘,如此担忧?
古人的“开府宴”,是一门大学问
原著中,盛家有三个未出嫁的姑娘,分别是:嫡次女如兰,庶四女墨兰和庶六女明兰。而她们因为跟着不同的长辈生活,日常学习的内容也不同:
如兰:跟着亲娘王大娘子学管家,看账本;
墨兰:跟着母亲林姨娘,学诗词歌赋;
明兰:跟着主母盛老太太学习道理规矩,最主要的还是跟着房妈妈学女红。
所以,对于办“开府宴”这种事情,对于明兰这个小庶女来说,并不擅长。虽然,盛老太太曾经教过明兰一些。可是,盛老太太对明兰的规划是:
明兰需要独立办理的最大场面,大约就是请些个把姐妹妯娌小姑吃顿七菜一汤的便饭。
于是,明兰惆怅了。
对于“宴会”,其实讲究是很多的:
宴会的宾客安排:要将有亲的放在一起,要将有仇的分桌安排。于所以,光把宴会的场面办气派了不算牛,你还得知道高门大户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且,还要安排各家带来的丫鬟、婆子和小厮,以及车马的停放;
收礼的讲究:对于来“送礼”的人家,不能回绝,却也不能全收。因为,害怕其中有一些人不怀好意,如果是今后拜托主家帮忙办事还好,就怕胡乱攀附关系,借着顾家的名头,办坏事;
回礼的讲究:若是人家送来的礼原封不动的退回去,意思是‘别来烦我,我跟你不熟’,若是收下礼物后,迅速回赠一份同等价值的礼,意思就是‘需要保持些距离’,若只稍稍回送一点意思意思,表示愿意接受对方的善意。
而此时的顾廷烨,是朝廷的新贵,皇帝的宠臣。所以,顾家的宴会,更是暗藏玄机!
顾家“开府宴”上的“五大”玄机
明兰是庶女出身,所以,这个“开府宴”,从一开始恐怕就有好多人等着看笑话。而且,这个“开府宴”还暗藏了“五大”玄机:
1、凸显盛家人的长袖善舞
盛家,一直标榜“以诗书传家”,所以,盛紘要求子孙不能喝酒打牌外加赌博。而明兰的“开府宴”的名单上,有爵的纨绔和军营里的兵鲁子比较多。难免安排筹子,箭瓠,签筒,酒令牌等酒桌玩意儿。
所以,明兰比较担心盛紘和长柏会觉得无趣。然而,明兰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表情严肃的长柏,就与表情更加严肃的符勤然和裘恕坐到一起,端庄肃穆的谈起话来,不知道的人瞧见,还当他们是在开追悼会。
而盛紘则和五老太爷‘一见如故’了,从年少苦读到成家立业,最后到子女教养。最后,盛紘的真诚,让五老太爷眼眶发热,顿时把盛紘看作知己。
可见,盛家的兴旺,离不开盛紘和长柏负责的长袖善舞。不管开头是什么样,总之结尾总是能结交一些“好友”,顺带扩充人脉。
2、对于“危机”,明兰巧妙化解,让众人高看“庶女”
原著中,在明兰的宴会上,给顾廷烨塞妾的甘夫人出现了。而她的一出场,就大咧咧的跟明兰说:
“瞧你今日忙成这样,我这做长辈也是于心不忍,不如叫凤仙也出来帮个忙,顺带好叫我见上一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凤仙。其实,原著中的凤仙是甘夫人的老公甘将军,赛给顾廷烨的。而且,凤仙来到顾廷烨身边,明兰与顾廷烨还未成婚。
只是,顾廷烨不仅没有搭理过凤仙。甚至,还把她晾到一边。所以,甘夫人急了,选择在宴会上,逼迫明兰将凤仙领出来:
宴客场面,作为主家的明兰,是断然不能发火的,更加不好和宾客争执;
甘夫人这时提出把凤仙领出来,明兰是刚成婚的小媳妇,脸皮薄,作为主家又不好推脱,只能答应;
若是凤仙出来,甘夫人领着她在众人面前一见礼,那就算过了明路,成了顾廷烨名副其实的妾了,而这么隆重场面认下的妾,可以称为贵妾了。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明兰自然是知道的。可是,明兰答应了,还说了一通话,巧妙的化解了危机:
“早就听说凤仙姑娘才艺过人,当年乃教坊司一绝,今日我正怕那几个女先儿镇不住场面,不如请凤仙姑娘出来弹唱歌舞一番,甘夫人,您说如何?”
明兰的这一番话,说的都是事实。而且,哪怕是过了明路的妾室,也不过是大户家了供养的“玩应儿”,上不了台面,于是,甘夫人气的的浑身发抖。
不过,明兰这样巧妙的化解了“危机”,也让周遭的贵妇们,不敢小觑了她。
3、逃不出妯娌关系的小沈氏,迁出英国公与沈家的烂账
皇后的妹妹小沈氏,虽然刚来京城不久,却在京城贵妇圈里,混得明白。于是,在明兰的开府宴上,小沈氏出了大力气。
不过,小沈氏看见了婆家的嫂子,就蔫了。就连一旁的袁文缨都说:“好厉害的嫂子哟,比婆婆还威风呢。”
对于小沈氏怕嫂子这件事,明兰和袁文缨表示不解。最后,寿山伯夫人给她们两个讲了京城的混乱人际关系:
小沈氏的娘家嫂子,是英国公的嫡女;
英国公嫡女,奉旨嫁给了沈国舅,就是小沈氏的哥哥;
小沈氏的哥哥又娶了原配的妹妹小邹氏,做妾;
小邹氏被封了五品宜人,在沈府后宅,处处与英国公嫡女作对。
而英国公救过小沈氏的公爹郑老大人。
于是,形成了这样的混乱局面,郑老大人的大儿媳妇对于沈家纵容妾室,欺负英国公家嫡女,很少不平。
同时,也为后续英国公、沈国舅与邹家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4、趁着开府宴,顾家人“站队”,如兰更点破顾家人的“厚脸皮”
明兰的“开府宴”,自然是少不了顾家人的。
而此时,顾廷烨没有袭爵,顾家人还没有意识到危机。而且,顾廷烨是皇帝宠臣,于是,在开府宴,每个顾家人都有小心思:
四房的炳二太太,上来就当着宾客的面要沾光:“烨二兄弟如今可出息了,皇上亲赐奴仆银两帮着立府,可是天大的恩典!将来可得提点提点自家兄弟,好叫咱们也沾沾光。”
这时,炳二太太的嫡亲婆婆训斥了她:
“你今日是来吃酒的还是来逼债的?还没完没了。”
于是,明兰对四老太太一笑,并在心里盘算:宁远侯府从来不是铁板一块,顾廷烨如今正当权,自然会有人靠过来。只看哪个聪明的,知道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头了。
而四老太太是一个,四老太太的大儿媳妇煊大太太也是一个。至此,顾府“站队”的人员,已经明确。
可是,炳二太太并不没有就此消停,她竟然提出要搬来和明兰同住:
“弟妹这园子叫我瞧了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来了就不想走了!我瞧这偌大的宅子也空旷,也不知我有没有福气和弟妹做个伴?搬来一道住着,也热闹些不是。”
这话一出,顾府的女眷们都对炳二太太生了怨怼,煊大太太拽扯了她的胳膊,说:“你胡咧咧什么呀?公婆尚在,你往哪儿搬呀!”可是,炳二太太却装糊涂地说:“那咱们这房都搬过来不就是了?”
于是,连一向斯文的四老太太,都要开口大骂。
这时,我们的如兰小可爱开口说话了:
“不是早就分家嘛了,怎么还赖着住一起?莫不是想省饭钱吧。”
其实,在这样的宴会上,炳二太太是有不对。可若四老太太真的开口骂了炳二太太,就是触了主家的霉头,也让明兰的面子不好看。
更让打算看热闹的小秦氏伤了颜面,于是,她忍不住对炳二太太怒目而视起来。
最后,炳二太太终于熄了火。而顾家的四老太太和煊大太太也明确的站了队。
重头戏——《琉云翘传》,为曼娘的疯狂做了解释
《琉云翘传》是原著中的一出戏,不过也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某朝中期,一位名妓因缘际会结识了一位少年探花郎,两人倾心相爱;探花郎将名妓赎身并入了良籍,不过探花郎的父母容不下烟花女子。于是,这名女子留信出走。
后来,探花郎被点为巡边御史,于边疆巡视之际恰遇羯奴大举进犯,探花郎马上要城破身死,这时忽然羯奴中帐大营大乱;探花郎抓住时机,打败羯奴,战后清点才知道,自己是被名妓所救。
最后,名妓得封诰命,被后人成为琉璃夫人,探花郎官位直至太师。他们的故事更被列入了《名臣传》和忠良祠。
而顾廷烨初次见到,柔弱不能自理的朱曼娘时,她就唱着《琉云翘传》。于是,在顾廷烨外出时,小秦氏把朱曼娘带进顾府时,明兰曾问朱曼娘:
“高学士舍下一身锦衣荣华,抛却恩师和双亲的期许,众叛亲离也要娶了琉璃夫人,真是羡煞我等一干平庸女子了。观你行事,也不像那贪图舒适安逸的,携子几千里追随侯爷,是个有大志向的呀。莫非你想效仿琉璃夫人,叫侯爷也不顾世人成见,明媒正娶了你?”
明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影视剧中的朱曼娘是为了荣华富贵,抛弃了顾廷烨。而原著中的朱曼娘更加疯狂:
攀附侯府公子顾廷烨后,用计谋生了两个孩子;
每天劝说顾廷烨脱离侯府,自立门户;
为了向顾廷烨表真心,带着昌哥跑去战场寻找顾廷烨。
曼娘也的确景仰琉璃夫人,处处想学她。而对于曼娘的所作所为,顾廷烨更是内心直冒冷汗:
“曼娘像个无底洞,永远摸不到底。知道她会骗人,谁知她还敢杀人,知道她敢杀人,谁知她连亲人也下得去手。唯一的兄长就那么利用完丢弃掉——为达成她的目的,竟是无所不为,多阴损的事都敢做。”
如果说影视剧中的曼娘,是为了荣华富贵,才做出一系列疯狂的事情,还可以理解的。
那么,原著中的曼娘,则是为了一个执念,而癫狂。
编后语:看似一个简单的“开府宴”,暗藏的玄机却是不少的。因为,开府宴”是明兰的“成人礼”,更是明兰生活的分水岭:
“开府宴”结束后,明兰再也不是盛家的庶六姑娘,也不是害羞的新晋小媳妇,而是,堂堂正正的顾夫人,更是皇帝亲封的诰命夫人。
而顾廷烨的“自立门户”,也是从开府宴,正式宣告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