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王”是明朝在富庶之地洛阳的藩王。明朝“伊王”一共八人,其中一人为追封,生前在位的七位伊王。伊王从1391年朱元璋分封到1564年被削其世封共存在170余年。
伊定王朱諟锊是第四代伊王。朱諟锊[音lüè],生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三月十一日。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四月,安嫡四子。14岁的朱諟锊被册封为郏城王。亲哥朱諟钒去世之后,朱諟锊凭借嫡子身份进封伊王。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五月十三日,伊王朱諟锊去世,享年54岁,在位33年,谥曰定。谥法“纯行不爽”曰定,是一个美谥。朱諟锊是难得没有受过皇帝斥责的伊王。
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河南大旱,明孝宗朱祐樘派到河南的清军御史都召了回来。由于旱灾严重,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只能成为流民。所谓的“清军御史”,就是朝廷派到各地清查军卫逃兵的专职官员。清军御史的存在更激化了矛盾。《明孝宗实录卷七十一》“庚午,召河南清军御史回京。以连年灾伤且方有治河之役故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巡抚河南都御史徐恪指出河南境内有很多很多水渠,本身就不缺水。为什么有旱情就是因为这些水渠被本地王府以及豪强之家强行占有。皇帝一番追查下来,发现在河南汝州一带堵塞水渠的是伊王朱諟锊府中的护卫军丁。经细查知道了原因。
朱元璋当年封伊王的时候,把伊王府洛阳中护卫指挥使司设在了汝州。明初采取“寓军于民”,全国各地都有卫所,既要备战也要种地,王府护卫也不例外。在汝河南岸原有一座聚宝堰,伊王府和附近百姓都依靠其灌溉田地。渐渐地聚宝堰的水利资源都归了王府,导致数十年来周边府县所需稻米都要到伊王这边来采购,可谓是利归藩王,怨归朝廷。渠南三十里,旧有聚宝堰,伊府于其地置庄田,分校兵主之。初,与民均堰利。久之,强弱渐判,府庄得什七,民得什三。又久之,民得益少。—《仁义渠始末记》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江西清江人彭纲来到。进士出身的汝州知州彭纲巡查四乡以了解民间疾苦,聚宝堰的弊端自然也不例外。思前想后彭纲决定在汝州城东十里铺一带重新开渠设堰。在知州彭纲的亲自策划指挥之下,工程很快竣工,全渠长约十八里,取名仁义渠。
仁义渠是汝州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它依托北汝河为水源地,于城东十里铺(今纸坊镇石庄)设堰开置渠口,东行约十五里,尾水泄入黄涧河中(今纸坊镇料棍张村附近)。仁义渠开通以后,灌区内的农作物旱涝保收,盛产的稻米。
仁义渠的开通,对伊王府的收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伊王朱諟锊在本府官员的蛊惑之下,上疏朝廷要求将仁义渠毁去。此时彭纲已经升任河南按察司佥事,新到任的知州赵永祯据理力争,又通过疏浚仁义渠和聚宝堰,给足了伊王朱諟锊的面子,这才保住了这个利民工程。讲道理的伊王朱諟锊,此事最终得以圆满解决。《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四百八十六卷·汝州部文艺一·汝州仁义渠记》“始伊藩以己田在下流,至是谋专利,上疏争阻符责部使者甚峻。官君与后太守西蜀赵君中吉据君文移辨对,卒归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