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田丰劝袁绍不要攻打曹操,袁绍没有采纳,还把田丰关了起来。结果袁绍大败,田丰被杀。事实的真相是,袁绍不仅采纳了,而且还贯彻执行,田丰的计谋真有那么不堪吗?
公元191年,袁绍夺取冀州后,听说田丰很有才智,对其大以招揽,并委以重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年,公孙瓒攻破青州,进军界桥,袁绍靠着田丰的计谋打败公孙瓒,获取幽州、青州,平定了河北,统一了半个北方。
在袁绍与曹操即将争夺谁是北方主宰的时候,田丰从综合方面提出,先别急着出战,应该步步为营,因为河北经过连年战火,军士已经疲惫,应当先休养生息。那要怎么做呢?
首先,让袁绍派遣使者经常去许昌觐见天子,如果曹操胆敢阻拦,就状告曹操欺辱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派大将提兵驻守黎阳,在黎阳多路对曹操产粮之地进行骚扰,使得曹操疲于奔命。
这样一来,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不仅可以趁势稳定内部与发展经济,也不停地消耗曹操,不出三年,曹操即便不亡,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且曹操所在的河南是四战之地,待到时机成熟,领兵直奔许昌,一战即胜。
这就是著名的“三年疲曹”计划。
此计划看似相当地高明,但实在是太过理想化。
首先,曹操会阻拦袁绍的使者觐见天子?答案是否定的,可以从其后的孙权、刘表等诸侯的使者都没有遭到阻拦就看得出,曹操不会那么做。
其次,袭扰战看上去挺不错的,但别忘了,曹操可是奇袭战的专家,公元199年,曹操带兵偷袭冀州所属的黎阳。袁绍还没出手袭扰,曹操已经先一步动手,更是在撤退时将于禁留守黄河渡口延津。
关键的问题是,田丰觉得袁绍耗得起,曹操耗不起。可他忽略的一点是,曹操及其团队的能力。袁绍统一河北时,曹操借此迅速崛起,这么强的团队,如不快速消灭,未来的机会就很小。
由此可见,“三年疲曹”计划绝对是行不通的。
实际上,在整个官渡之战中,田丰所出的计谋都很理想化。
公元200年1月,曹操东征刘备,带兵直往徐州,田丰再次劝谏袁绍,趁曹操大后方空虚,可以带兵趁虚而入,偷袭许昌,同时跟刘备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势,一举消灭曹操。
奇袭许昌这个计谋同样经不起推敲。
首先,袁绍在曹操东征刘备时,确实是派兵进攻过曹操防线黄河渡口延津的,只是被于禁守住了。
其次,在曹操东征前,更是留了诸多将领驻守官渡,将官渡防线打造的很稳固。曹操布置了两道防线,无论是官渡还是延津,袁绍短时间内都不能将之拿下。
还有,曹操曾经征陶谦就是后方出了乱子,所以这次他将荀彧留下坐镇许昌,更是留下了不少兵马,以防被袭。况且,袁绍要袭击许昌,必先渡过黄河,黄河渡口有于禁在,从其他地方,几万大军在短时间内是没法奔袭到许昌的。
综上所述,奇袭许昌,那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曹操东征刘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获全胜,不仅拿下了徐州,更是俘获了关羽,刘备败逃到袁绍处。
田丰这时又提出他的计谋,曹操善于用兵,不要主动出击,应当联合刘表孙策等人,多地袭扰曹操,使得曹操顾左而不能顾右,不出两年的时间,曹操就会从内部崩溃。
这就是著名的“庙胜之策”,意思就是跟曹操打持久战。
但曹操哪里是什么情况,占据河南肥沃的土地,手下团队的综合水平都要比袁绍的高,更是推行了屯田之策,再给曹操一点时间,袁绍还拿什么跟曹操斗。
其次,袁绍在官渡之战打的就是持久战,把曹操都耗得不想打了,有了撤兵的念头。延津,白马失利后,袁绍并没有急着跟曹操打仗,先是高筑墙,占领制高点对曹操放箭,射得曹军天天举着盾牌过日子。在粮道被曹操劫掠后,派上万部队护送粮草,同时还派遣刘备袭扰曹操的大后方。也就是说袁绍完全是按照田丰的计谋执行的,并没有什么不采纳他建议之说。
公元200年8月,乌巢粮草被劫,袁绍正面出击曹操大本营被打得大败而归,袁绍一气之下,命人杀死了田丰,一代谋臣就这样早早地结束了生命。
曹操的部下荀彧曾这样评价他“刚而犯上”。历史记载的是劝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监禁。官渡之战后,被袁绍所杀害。事实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官渡之战他所出的三条计谋,真的不怎么样。
田丰具有着建安学子的浪漫色彩,但在三国那个时代,实用就是硬道理,想当然了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他跟曹操手下的荀彧郭嘉不同,他没有纵观全局,所出的计谋也就理想化了。在他同时代的荀彧郭嘉,他们不仅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且老早就将袁绍及他的团队研究的透彻。这就是他们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