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下长河》热播,剧里的人物各有千秋,聪明巧舌高士奇,奴颜婢膝徐乾学,治河奇才陈天一,真才实干靳辅,以及康熙、明珠、索额图、伊桑阿等人物,让整部剧鲜活出彩。
只是,于振甲这一人物,让人又气又恨,但气愤之余,又不免让人肃然起敬,连康熙都舍不得杀他,这是为什么呢?
(资料图)
首先来谈谈,于振甲为何令人又气又恨。
于振甲作为进士出身,任桃源县县令,在闹灾荒时,无所作为,甚至连自己都快被饿死了。
如果不是陈天一当机立断,替于振甲做出决定一起去“抢官粮”,想必只能眼睁睁看着老百姓饿死,自己也难免饿死的命运。
在黄河泛滥时,于振甲抗拒执行靳总河的命令,为了守住桃源县的安宁,听之任之下游三省的决堤,百姓受灾惨重,饿殍遍野,疫情蔓延。于振甲却依然认为自己无错。
在新婚当晚,新娘子得知于振甲,就是造成自己父母去世,家人离散的罪魁祸首,心如死灰,了无生趣,在于振甲离开新房后,立即上吊自尽。
虽则如此,于振甲为何却躲过了被杀头的命运呢?康熙为何对这样的罪臣网开一面呢?
康熙朝内忧外患,党派林立
康熙的志向远大,攻台湾、葛尔丹、治黄河,渴望一统天下,为后辈子孙打好稳固的江山。
鳌拜党虽早已清除,以索相党、明珠党为首的派系,对政权威胁巨大,康熙不得不早做提防。
选拔才子、提拔清官,任用人才,如高士奇、靳辅、陈潢、于振甲、施琅等人逐一得到器重。
为了让靳辅安心治河,康熙妥善安置靳辅妻子,保下靳辅无意之下杀人的儿子靳治豫。
为了实现陈潢的治河心愿,甘愿忍受陈潢的直言冒犯。
对于怀有家仇的施琅,也是给予了充分地理解,最终施琅出兵台湾圆满完成任务。
所以对于心怀百姓、至善至孝的于振甲,康熙有什么理由不网开一面呢?
黄河决堤当晚,靳辅没杀他
康熙对于于振甲的刚愎自用,冥顽不灵颇为头痛,甚至气极到怼他为“倔种”!
康熙本来是准备杀他的,只是他却不能这么做。
靳辅深得他信重,对于治河管理功绩重大,靳辅在重大关头时,都没在令牌之下斩立决于振甲,那自有靳辅的道理。
康熙了解过后也深以为然,认同了“于振甲有可能成为一代名臣”的说法。
在皇权、高官面前,于振甲无畏无惧,刚直进谏,并切实为了一方百姓着想,虽然缺少了大局观,只是错已铸成,让他将功补过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于振甲是断案奇才
剧里于振甲判的两个案子,深得民心。
其中一个案子是母亲状告儿子,家中穷得揭不开锅,只剩一只可以每天下蛋的老母鸡,儿子竟然将母鸡杀了,煲了给刚生孩子的媳妇吃。
于振甲判决时,忤逆母亲当施以杖刑。
母亲立刻护住儿子,凄然道,她的本意不是这样,只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迫于无奈才状告儿子的。
于振甲饿得颤颤巍巍,走路摇摇晃晃,举起板子,作势要施杖刑,然而板子却无力抬起来。于是杖刑算是施过了,因为是他没有力气施刑。
他另外将自己养的每天会下蛋的老母鸡送给了两母子,皆大欢喜。
于振甲严于律己
于振甲每天晚上会做功课,计较自己当天的得失。
他每天用两只碗,一个碗装白子,一个碗装黑子,区分自己当天的善事与“恶事“。
当善事多于“恶事“,当天他才可以安心就寝。
于振甲事母极孝
孝子是康熙朝时备受尊崇的。
于振甲在饥荒时,煮了两只鸡蛋,全给了瞎母,瞎母给回他,说一人一个。
他悄悄地又夹回给了母亲,自己装作吃完了饭,匆匆装作扒了几口饭,就放碗说有事要出去办,让母亲慢慢吃。
母亲给他缝的鞋底,于振甲上朝时不小心掉了,他伤心不已。
康熙送了一双新鞋给他,他坚拒不收。
于振甲说:“我如果收了鞋子,衣服配不上鞋子,那衣服也要换新的,衣服换了新的,那官帽等等也要换新的……“
虽然一双新鞋,在旁人看来只是一双新鞋,不足挂齿,但是在于振甲看来,这可能就是贪污腐败的开始,也会对他的修行有损。
严于律己,刚正不阿,体恤百姓的清官,康熙无论如何也做不了杀头的决定,甚至为他升官。
然则如此,康熙并不是没有惩罚于振甲。
于振甲升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被派去三省安抚灾民,看到三省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疫情肆虐,荒无人烟。
他终于后悔了,在上书给康熙的奏疏里,他刀刺胳膊,沾血于纸,字字泣血。
保一县而毁三省的后果,于振甲终于尝到了。
为此,以后他将全心全意为百姓谋更多福祉,对康熙也更加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