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的“金刀计”,看似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却没考虑到苻坚的“仁慈”,功败垂成。慕容垂逃过一劫,成为“前秦”的掘墓人,王猛失策了。
古代谋士,出谋划策、领兵作战、治国理政都精通的,也就两人而已,诸葛亮、王猛。张良、赵普、房玄龄、刘伯温,仅限于谋划,领兵打仗不行。
370年,为了“前秦”的万世基业着想,王猛决定实施“金刀计”,除掉慕容垂。“金刀计”的整个过程,都是精心策划,让人防不胜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69年,桓温北伐“前燕”,被慕容垂击败,晋军阵亡三万余人。慕容垂能力强悍,战功显赫,但皇帝慕容暐、摄政王慕容评猜忌他,甚至想将其除掉。
慕容垂不忍心手足相残,带着一家老小投奔“前秦”,得到苻坚热情招待。慕容垂不但能领兵作战,还担任高级官职,继续率领本部民众。
古代帝王,论仁慈、宽容、大度,没人比得上苻坚。即便是以善待“后周”宗室著称的赵匡胤,以及不杀功臣的李世民、刘秀,都自愧不如。
“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秦”最有机会统一全国,苻坚、王猛君臣搭档,可以横扫强敌,无坚不摧。可惜,苻坚的仁慈,终究要付出代价;十六国时代,是狼性的时代,仁慈没有市场。
王猛看人很准,他知道慕容垂不可靠,慕容垂率全家来投奔,并非真心归顺“前秦”,而是迫不得已。慕容垂雄才大略,长子慕容令刚毅果决,岂能屈居他人之下。
慕容垂刚来投奔,王猛就建议苻坚除掉他,对慕容家族斩草除根。王猛知道,鲜卑慕容氏天生就带有“叛逆”的基因,且心狠手辣,一旦得势,就会掀起大浪。
杀慕容垂,苻坚当然不同意,对待投降、投奔,或者被俘虏的皇族,苻坚可谓是仁至义尽。修筑房子,授予高级官职,率领本部民众,甚至带兵打仗,这就是苻坚对“敌人”的态度。
苻坚仁慈,王猛只好实施“金刀计”,为朝廷消除潜在的隐患。为了计划能顺利实施,王猛做了周密部署,环环相扣,让人防不胜防。
王猛平日里跟慕容垂多有往来,相互饮酒,指点江山。为了麻痹慕容垂,王猛经常请客吃饭,还跟慕容垂称兄道弟,两人成为“朋友”。
370年,王猛准备率兵出征,讨伐“前燕”,宴请慕容垂。酒过三巡,王猛流下眼泪:“此次远行,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希望能留下一件物品,睹物思人。”
话音刚落,王猛就把身上的礼品送给慕容垂,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慕容垂雄才大略,毕竟是豪放之人,没有王猛那么“精”,便将祖传“金刀”送给王猛。
大军出征之日,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也跟着去,就当作是“投名状”,这是江湖规矩。金熙,慕容垂铁杆亲信。行军到半路,王猛扣下金熙的家人,让他去给慕容令传话,鼓动他造反。
金熙传话:“苻坚、王猛假装对我们好,是想利用我们灭燕国;一旦燕国灭亡,我们的死期也就到了。我听说燕国皇帝有了悔意,他们想重新和好,让我们抵御后秦。我现在已经出发了,因事情紧急,没能写亲笔信,故而让金熙带来金刀,以此为证。”
金熙,慕容垂铁杆亲信,“金刀”又是祖传宝物,慕容令不得不信。王猛与慕容垂饮酒,为远征“践行”时,慕容令被调去军中掌管马匹,故而不知“金刀”真相。
更关键的是,慕容垂雄才大略,也不会坐视燕国灭亡。桓温北伐时,慕容垂也是被猜忌,直到大军压境,慕容暐才不得不让他领兵出征。想到这里,慕容令更加相信父亲要回来,故而连夜逃走,投奔“前燕”而去。
慕容令到来,“前燕”上下摸不着头脑,慕容暐本就痛恨慕容垂父子,又担心慕容令是奸细。一不做二不休,慕容暐痛下杀手,慕容令战败而亡。
慕容令逃走,慕容垂有口难辩,也带着家人逃走。抵达蓝田时,慕容垂被秦军抓获,押送回长安。谁知,苻坚居然宽恕他:“人各有志,慕容令叛变,与你没有关系,况且他也救不了燕国。”
王猛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准苻坚的“仁慈”。王猛想让苻坚杀了慕容垂,苻坚却原谅了对方,还重用有加。苻坚的“仁慈”,终究自食其果。
383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惨败,慕容家族乘势起兵,攻打长安,成为“前秦”的掘墓人。燕军攻打长安,苻坚痛斥被俘虏的国主慕容暐:“我对你们慕容氏不薄,你们就这么对我吗?”
骂归骂,苻坚还是舍不得杀慕容暐。后来,慕容暐想突袭宫廷,与慕容冲里应外合,苻坚忍无可忍,才处死慕容暐。384年,慕容垂建立“前燕”。385年,苻坚从长安突围,对姚苌处死,好心没好报。
王猛的“金刀计”,终究败给了苻坚的“仁慈”,前秦江山毁于慕容家族之手。慕容家族靠不住,恩将仇报,不得不防。后来,刘裕北伐,对慕容家族、姚氏家族都是全部处死,以免成为苻坚第二。
参考书目:《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