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汉武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其最大的政绩莫过于反击匈奴。在其漫长的统治生涯中,光是攻打匈奴,就耗费了长达20多年的时间。而在这20年里,匈奴人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浩劫,就如班固在《汉书》中所云:
三岁,武帝崩。前此者,汉兵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孕重惰殰,罢极苦之。自单于以下常有欲和亲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匈奴人悲惨到什么程度了呢?在汉武帝去世之前,匈奴人被打得“孕重惰殰”。说白了,就是连妇女都被追得纷纷流产,以至于“罢苦至极”。匈奴从上到下,都失去了与汉朝争雄的锐气。
匈奴人自称“百蛮之长”“天之骄子”,之所以会沦落到这般田地,主要是因为汉军改变了战法,从和亲和防守,改为向匈奴主动进攻,甚至到了“深入穷追”的地步。而在此前,即使是虎狼秦朝也没有追得那么远,打得那么深。以至于匈奴人躲进了大漠腹地,依然面临着汉军突袭的威胁。
在笔者看来,匈奴男子以及匈奴妇女之所以被追得那么惨,除了汉军敢于深入猛追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汉军改变了“猛追”的方式。即抓住天时,在春季对匈奴进行袭击。
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继位的七十多年时间里,汉朝对匈奴一度采取了守势。当时汉朝刚从秦末大乱的余烬之中诞生,民生凋敝、国内一片废墟,无法与刚刚一统大漠的匈奴一争雄长。因此汉朝一开始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即以和亲的手段与匈奴修好,利用女人和金钱暂时制止匈奴的入侵。事实上,这就是一种变相的纳贡。
和亲政策为汉朝赢得了发展的时间。在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之下,汉朝的国力日益强盛,人口迅速恢复到3000多万,粮食连年丰收,粮仓里的粟米层层堆积,放到腐烂都没人吃。
更可喜的是,由于汉朝一直鼓励民间养马。到了汉景帝末年,汉朝的公私马匹已经成群结队,多达数十万匹之巨。
巨额的财富累计以及庞大的马匹储量,终于给了汉武帝以反击匈奴的资本。因此汉武帝决定改变以往消极防守的态度,对匈奴施以主动进攻,消灭他们的人畜,从根源上消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为此,汉武帝训练了强大的骑兵,甚至不惜雇佣匈奴人为他们做训练;以上林苑为基地,培养了以卫青、公孙敖、苏建等人为首的新型军官团队。不仅如此,汉武帝还亲自颁发《斩捕匈奴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斩杀匈奴人的赏格,鼓励大家踊跃参军,奋勇杀敌、立功封侯。
公元前133年,汉匈大战正式爆发。汉武帝原本想将匈奴单于引起自己在马邑设置的包围圈,一劳永逸地将匈奴主力全歼。但由于走漏了风声,导致单于落荒而逃。从此以后,愤怒的匈奴单于发动了汉朝的全面战争,整个汉朝北方的边郡都陷入战火和杀戮之中。
为了打击匈奴的嚣张气焰,汉武帝决定利用深入猛追的方式,对匈奴展开反击。但是反击匈奴是极其困难的。
二、
大漠气候极寒,冬季最低温度可以低至零下50度。汉军的人和马都难以适应,遇到暴风雪就容易大批死人。
同时大漠里还极度缺水,缺乏粮食。汉军在漠北的所有消耗,都必须通过内地的运输。在没有铁路、汽车的汉代,粮食运输是相当艰难的。主父偃曾表示,将粮食从内地运到北方前线——“二十钟而致一钟”。
即如果把二十“钟”粮食运到军中,到达目的地只剩下一“钟”;同样的,把二十“石”粮食送到军中,实际也仅仅得到一“石”。从这里看,送达率仅有区区5%。还没等把粮食运到前线,其中大部分已经被运粮队自己消耗掉了。
不仅如此,大漠中缺乏地标,汉军进入大漠后很容易迷路,找不到匈奴主力,以至于无法完成战术目标。更有甚者,还有可能中匈奴人的埋伏,然后被全歼。
虽然有种种困难,但汉武帝还是慷慨激昂地说:“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匈奴人以为汉军不敢深入大漠,汉军就偏要深入大漠给他们看看,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
公元前129年秋,汉武帝命令汉军兵分四路,每一路都有1万骑兵,大举出击匈奴。万事开头难,在出击大漠方面,汉军的经验还是零,必须不断地试错,用鲜血和生命找出匈奴人的破绽。
而在这第一次出击之中,稚嫩的汉军果然被匈奴人狠狠地教训一顿。
四路大军之中,老将李广全军覆没,自己也被胡人俘虏;公孙敖这一路则损兵7000人,又是大败;而公孙贺则连敌人的一根毛都没找到,一万骑兵去,一万骑兵空手而回。唯独只有卫青获得了小胜,找到了匈奴的龙城,斩首700余人。相比于汉军惊人的损失,这点收获是微不足道的,仅有取得对匈奴首胜的政治意义。
事后总结,汉武帝君臣们发现,汉军战斗力和斗志并非不强——要知道,李广被4倍的匈奴骑兵所围,也杀到了最后的一兵一卒。这次出击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出击的时机选错了,就不该在秋季出击。
秋季是匈奴人战斗力最强大的时期。《汉书·匈奴传》记载:
“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
在汉朝人的记载中,不止一次提到秋季匈奴“马肥”。因此匈奴袭扰汉朝边境时,一般会选择秋冬时期。根据下表现实,我们可以从《汉书》之中能找出匈奴入侵汉朝的三十个样本,其中67%的入侵发生于秋冬时期。
匈奴之所以在秋冬季节进军,主要原因有这样几点。
首先在秋冬时期,匈奴战马的状态是最好的。夏季时,大漠草木生长,匈奴人赶着牲畜四处放牧。由于营养跟上了,牛马羊的奶水丰富,正好能做出乳酪长期保存。同时,匈奴人开始宰杀牛羊,制作肉干。同时收集毛皮,开始制作衣服。
到了秋季,天气寒冷,草木尽衰之时,牲畜已经增加了很多重量,过冬的衣服已经制作好,奶酪和干肉也已经准备好。正值秋高马肥之时,就能对汉朝的边境发动袭击。
而此时,汉朝农民的庄稼更好收获,匈奴人正好可以大抢一把,为他们的冬季做储备。
正如颜师古所说:“盛秋马肥,恐虏为寇,故令折冲御难也。”简单翻译来就是“秋季的胡人最难抵御。”
除了“马肥”之外,匈奴人的弓箭在秋季时也最为强劲。晁错上曾说:
“陛下绝匈奴不与和亲,臣窃意其冬来南也,壹大治,则终身创矣。欲立威者,始于折胶,来而不能困,使得气去,后未易服也。愚臣亡识,唯陛下财察。”
对于笔者标黑的折胶,颜师古引用苏林的话语解释道:
“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常以为候而出军。”
原来,弓弩需要用胶来粘黏。弓弩喜燥恶湿,春夏温润,弓弩很容易受潮,导致磅数和威力的下降。因此在春夏期间保养弓弩,必须把弓身放在火上烘干;与之相对,秋季的大漠干燥多风,弓箭也处于一年之中状态最好、威力最强的的时候。
宋代理学家熊禾也说: “北狄畏暑耐寒,又秋气折胶,则弓弩可用,故秋冬易为侵暴,每留屯以防。”
秋季的匈奴马快、弓强,处于一年之中最强的时期。秋季与匈奴作战,简直就是头铁,找死。怎能不败呢?
三
因此,汉朝仔细研究匈奴的情报,制定了春季进攻匈奴的方略。因为在仲冬和春季之时,是匈奴一年之中最虚弱的时候。
大漠气温寒冷,到了秋末,气温就可以降至零下30度以下。此时匈奴人必须赶着牲畜寻找一座大山的背风之处,用以避寒。在那里还有一些没有枯死的草,可供匈奴的牛羊过冬。
在气温稍稍高一点的冬季,匈奴牲畜大约会减少20%的体重;但在严酷的冬季,牲畜可能损失50%以上的体重。如果遇到大雪灾,牲畜就会成片的死亡。
由于缺乏营养,匈奴的战马会变得十分虚弱。到了冬末春初,战马会瘦弱到连骑手都扛不住。汉朝名将赵充国说:
“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他种中,远涉河山而来为寇。”
这也证明,汉朝人非常清楚,春季是匈奴最弱小的时候。因此必须防止在秋季与匈奴作战,必须防守到春季,再向匈奴发动反击。如果不遵从这样的铁律,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公元前102年秋,浚稽将军赵破奴率二万骑出朔方击匈奴,结果半路上全军覆没。
天汉二年 ( 前 99) 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三万骑出酒泉,准备进攻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召李陵,让他负责为贰师护卫粮草辎重。但年轻气盛的李陵想自己独立领兵立功,不愿附属于他人。在没有骑兵的情况下,他宁愿以少击众,带领五千步兵捣单于庭。武帝 “壮而许之”,又诏老将——伏波将军路博德在半路接应李陵。
路博德非常有经验,认为秋季绝不是出击匈奴的时候,因此他奏报汉武帝:
“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简单翻译来就是,秋季匈奴马肥,不能和他们作战。因此路博德希望将李陵留到春季,然后再从酒泉、张掖从东西方同时进击,必可击败敌人。
然而李陵却自恃兵强,就是不肯听,结果深入大漠后,遭遇8万匈奴骑兵的重围,最终全军覆没。
因此在对匈奴实施反击绝大多数时候,汉军都采取春季出击的方略。史书记载道:
“其明年春,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子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羊百余万。”
“其明年(元朔元年)春,汉遣卫青将六将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饮酒醉。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围右贤王……”
经历了第一次出击匈奴的失败,汉武帝和卫青改变了战术,在春季时发动进攻,果然连战连胜。
更令汉武帝君臣惊喜的有两点。首先,汉军击杀了1.5万匈奴人,自身的损失却很小,甚至是“全甲而还”。很显然,春季的匈奴非常孱弱,根本无法与汉军抗衡。
相比于匈奴,汉朝在春季反而有更强大的力量。汉朝是农耕民族,农时在策划军事活动时是必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秋季是庄稼丰收的季节,如果在秋季进军,可能会耗费大量人力以至于耽误农时。
而春季进军则不然,秋季的粮食已经收割、储存并运送到前线。秋冬之时,匈奴战马因缺乏牧草而瘦弱;而汉朝的战马可以吃粮食来补充营养。根据汉朝简牍的记载,汉朝战马除了吃草之外,还要使用豆、麦等庄稼作物。因此相比于匈奴的战马,汉朝的战马将更壮、更快。
其次,汉军还俘获了多达百万头的牲畜。这是因为春季时,匈奴用于躲避风寒的地点比较固定,因此会产生大量牲畜的聚集。春季深入大漠,就有机会缴获大量牲畜。
因此在后续的作战中,汉朝在绝大多数出击中,都采取了春季进军的战略。
根据统计,西汉出击匈奴,春季占据了总次数的55%,而夏季则占据28%,至于秋冬两季,其次数之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初战获得大胜之后,每年的春天,匈奴人都要处于胆战心惊之中。
公元前122年春季,卫青率领汉军大举出击,斩首一万多人。霍去病也在此战中横空出世,冠绝诸军,斩杀2200多人。。
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领4万骑兵军队攻入河西,取得了大胜,总共斩首4万,俘获4万。
到了公元119年春,汉武帝决定对匈奴发动决战,他派卫青和霍去病分领一支军队,发动了漠北之战。此战中,汉军总共斩获敌首8.5万级,俘获了不计其数的牲畜。从此以后,匈奴远遁于漠北,不复进入漠南。
都说蛇打七寸,汉朝抓住了匈奴的软肋,对其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穷追猛打。春季本来就是匈奴人相对“固定”的时候,他们带着妻子孩子以及大量牲畜居住在一起,躲避大漠的奇寒。但当汉军杀来,匈奴人就得没命地逃走,那些大着肚子的匈奴妇女又如何不“孕重惰殰,罢苦至极”呢?
四、
更令匈奴人恐惧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不仅在春季出击,在秋冬时期同样也会出击,而且出击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到了东汉时期,汉军对匈奴的出击已经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春 季 占 29. 4% ,冬 季 占 32. 4,夏 秋 两 季 共占 38. 2% 。
到了东汉,为何汉军就可不遵循春季深入大漠反击匈奴的铁律呢?
这是因为从西汉时期,汉朝为了反击匈奴而做出了六大举措,分别是移民实边、屯田、设立边郡与开发河西、改善马政、入粟拜爵、集兵制度改革。
这六项政策归根到底,都是加强边郡的人力和物力,让各边郡拥有独立抗击匈奴的力量。
卫青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南地后,汉武帝设立朔方、五原郡,前后募集70万移民于该地。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后,汉武帝又建立武威、敦煌、张掖、酒泉四郡,又迁徙大量罪人、贫民于该地。
这些移民和流放刑徒通过屯田,为军队提供大量粮食,不需要再从内地调运粮食。与此同时,这些移民还可以成为抗击和反击匈奴的兵源,必须从内地调集军队。相比于内地出身的军队,本地人组成的部队更有动力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劳动果实。
与此同时,汉武帝还改善了马政,引入良马和优良的马饲料;鼓励商人将粮食运送到边境;同时还改革地方兵政,充实边郡部队的战斗力。
到了昭宣时期,汉朝边境人口炽盛,其生产的粮食不仅能足食足军,还能支援内地。汉朝边军兵强马壮、补给充足,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战斗力都超过了匈奴。因此汉军的出击不再受季节的桎梏,想什么时候出击就什么时候出击。而这一切,都是汉武帝选择春季出击匈奴打下的基础。
汉军的强势让匈奴再无与汉朝的争雄的勇气,最终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向汉朝屈服,而汉朝也成功地赢得了汉匈战争的胜利。
匈奴单于称臣之后,汉匈两国长时期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到了汉宣帝年间,汉匈人民相处良好、相互贸易,出现了难得的和平的局面。没有汉军的穷追,匈奴妇女再也不用担心孕重惰殰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