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降计在古代战争中使用过的次数很多,但最广为人知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期间,东吴大将黄盖玩的那出诈降计。
在史书中,对于黄盖诈降于曹操的情节着墨不多,此次诈降计出名的原因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专门描述和小说情节的广为人知。
在小说中,围绕着黄盖诈降,用了好几个章节的内容来配合,如虚构的“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精彩剧情。
(资料图片)
有《三国演义》帮着吹捧,黄盖和他的诈降计想不出名都不行。
论东汉末至三国时期,诈降计其实并不新鲜,在“赤壁之战”前,曹操早期就中过诈降计,在濮阳和吕布大战时,就被诈降计诓骗入城,差点被吕布干掉。
三国鼎立后,特别是魏国和东吴,都比较喜欢玩诈降计。
其中,东吴在使用诈降计上享受到的甜头是最多的,获得了收益也是最大的。
除了被誉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东吴因此而获得大胜外,于公元228年发生的魏国和东吴之间进行的“石亭之战”,也是孙权指使番阳太守周鲂向曹休诈降引发的。
这一仗东吴诱敌深入,击败了曹休率领的十万大军,论消灭敌军的数量,还在另一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之上。
公元231年,东吴派出将领孙布向魏国扬州刺史王凌行诈降计,这次诈降计只成功了一半,骗过了王凌,却没有骗过镇守合肥的魏国征东将军满宠。
满宠识破诈降计,拒绝出兵配合王凌,《三国志·魏书二十六·满宠传》中记载:
刺史王淩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
东吴最后只干掉了王凌麾下的几百骑兵。
东吴对魏国使用诈降计是比较上瘾的。
魏国对此也是有来有往,能用诈降计时也不拒绝,只不过没有东吴玩得精通,只能小打小闹。
公元230年,魏明帝曹叡指使一个口才很好,叫隐蕃的人向东吴诈降,曹叡不是因为某场战争需要隐蕃当内应,是希望他能到东吴当上主管刑狱的廷尉,再凭借权力构陷、挑拨东吴重臣,引发东吴内乱。
隐蕃来到东吴后,得到了孙权的信用,起步就当了上廷尉监。
不过,他仅在东吴潜伏不到一年,就因为获知东吴正在用诈降计诓骗魏国扬州刺史王凌,为破坏东吴的计谋,他仓促间在东吴发动叛乱,失败后被杀。
公元245年,从魏国投奔到东吴来,且在东吴官至征西将军、九江太守的马茂勾结几位东吴官员,准备伏杀孙权后归魏,事败被杀,马茂也被很多史家认定是诈降到东吴来的。
公元250年,魏国大将文钦(文鸯之父)向东吴大将朱异(朱桓之子)诈降,想诱使朱异出兵迎接自己归吴,然后伏击吴军。
这是想重演“石亭之战”时东吴用的诈降计,反过来坑东吴一把,但相同的招数在善用诈降计的东吴身上是没用的,文钦的诈降直接就被识破了。
公元253年,蜀汉大将军费祎在一次宴席上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身亡,有推测说郭循早前归蜀其实是诈降,这个论点略有争议。
如此推测为真,这就算是魏国使用的相当成功的一次诈降计了。
相比起魏国和东吴频繁使用诈降计,蜀汉政权对此的态度却很奇怪,从刘备到诸葛亮,再到蒋琬、费祎、姜维,都极少使用这种成本极小,收益却很大的计策。
比较知名的诈降计是蜀汉亡国时,姜维实在没办法了,才想出诈降钟会,试图怂恿钟会发动叛乱,借此复国。
另外,关羽走麦城时,曾向东吴诈降,但他的诈降不是想假模假洋投降东吴,而是为了忽悠东吴,为自己跑路找机会,但也被东吴识破。
《三国志·吴书十八·吴范传》中记载:
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竟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耳。”
《三国志·吴书二·吴主传》中也记载:
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骑。
关羽就是为了跑路,跟蜀汉亡国时的姜维一样,被逼得没办法了。
此外,就没有蜀汉政权中的将领使用诈降计的记载,小说《三国演义》中倒是写过,如诸葛亮指使姜维向曹真诈降,但这是虚构的情节。
大家都在用,独蜀汉不用,我猜想应该是蜀汉政权从刘备起,直到姜维,都认为自己是大汉正统,估计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希望能堂堂正正的获胜。
如刘备,他在跟庞统谈论夺取益州的问题时,就强调自己要跟曹操反着来,以宽、以仁、以忠行事,并扬言“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虽然他后来还是夺了益州,可这种指导思想是切实存在的,是刘备及其势力的立身之本,至少,要看起来是这样。
再说诸葛亮,他估计即使有机会用诈降计也会放弃,他一生唯谨慎,魏延提出偷袭长安的战术,他都不愿意,要堂堂正正地压过去。
诸葛亮的战术思想至少是能影响到蒋琬、费祎、姜维等一帮诸葛事业继承人的。
因此,在刘备、诸葛亮两代掌权人的影响下,蜀汉政权中的将领们秉承了尽量少使用阴谋的思想,其中自然包括诈降计,蜀汉虽然在三国中实力最弱小,也依旧喜欢堂堂正正战胜敌人。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