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代罗隐的《筹笔驿》:
本人就是川渝人,江油关自然是去过的——邓艾偷渡之后的第一站,关守马邈主动投诚,其妻子殉节而死。
而如今在关前有一座庙宇,树立的是一位女子像,经年香火繁盛。有明代碑刻曰:汉守将马邈妻子李氏。这是在祭奠这位夫人的精神,这也是在讥讽那位靠投降活下来的蜀将。这算不算蜀亡后四川老百姓对谯周的感谢?
(资料图片)
且不说那时的谯周能否划归投降派、魏分。也有幸瞻仰过谯周墓——地处南充文化公园(后又改迁),靠近时顿时发现屎尿纵横,臭不可闻,便颇为喜欢老百姓如此“没素质”的行为。这算不算大多数人的正常生理反应?
通常来看,世家大族掌控言论,封锁文化,能量大;古代老百姓被教育隔绝,没有文化,素质低。但事实却是,没文化并不代表会被蒙蔽。
再扩大一点。我生在川渝,也算巴蜀人。小时候看过祖辈留下的乡俗,带白头巾,为什么带白头巾呢?为了纪念诸葛亮。世代川人为汉丞相戴孝!如今却有一大批自诩有文化的专家说——诸葛亮是穷兵黩武,帮我们四川人鸣不平。
难不成我们四川人全是傻子,被蒙蔽了1800多年?
自古以来,投降派最喜欢说的是:老百姓知道什么,保全家人,吃好喝好就行。然而,他们又要教育老百姓要感谢谯周、秦桧、小汪给了大家活路,诋毁诸葛亮、岳飞、杨靖宇负隅顽抗,这又是什么逻辑?
如今很多人说诸葛亮是穷兵黩武,就因为《三国志》有一句“民有菜色”。其实这句是吴主孙休批驳蜀末时刘禅昏庸、黄皓乱政、诸葛瞻无为,拿孔明做的正面例子。
这可真是把断章取义、历史发明演绎得淋漓尽致。而诸葛亮在世时蜀汉经济很好。同样是《三国志》给诸葛亮治下的评价是“道不拾遗”:意思是治理良好,百姓各守其业。
诸葛亮234年去世,“民有菜色”是263年的蜀汉光景。中间距离快30年了。
即便是蜀汉末年的“民有菜色”,也强过这些文化人鼓吹的盛世西晋。看看《晋书》吧,这才是四川老百姓要把谯周吊起来打的原因。
意思是在西晋的治理下,蜀汉的老百姓因为繁重的徭役而开始弃养、溺毙男婴。不是说听谯周投降能活吗?此时是公元270年左右。离蜀亡10年。既然10年之后,跟谯周就没关系了,那么为什么又要把“菜色”扯上30年前的诸葛亮呢?
是的,蜀汉也需要拉人头进行抵抗,抵抗就会有死亡。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所在的庙堂能否让大多人过上好日子。例如刘璋时期也投降,为什么我们不嘲讽李严、法正和孟达呢?
这就要看投降是不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如果法正代表着刘璋手下那批士族、门阀的声音,他也是要被吊打的。如果是老百姓的声音,结果就是人民甘愿与先主抗击强魏。祭奠用心平而劝诫明的汉丞相。
蜀亡时,成都的景象是“军众钞略,死丧狼藉”。老百姓是否应该感谢谯周?史书上的寥寥数字,似乎让现代人忘记了历史上大多数庙堂更替时的血腥残忍。
刘禅可以当安乐公,谯周们可以升官发财,但炼狱始终会留在人间。有史所载的:
姜维:”身死族灭。“且内脏也被挖了出来。卫继:为乱兵所弑。关氏后代:被灭籍。蒋显、蒋斌:为乱兵所屠。此外,魏军还闯入刘禅的皇宫,肆意对待宫嫔。《蜀志后妃传》里就有一位李娘娘誓死不从而自尽的记录。
以及太子刘璿等等。这些都还是达官显贵。那么普通老百姓在史书上只会高度浓缩在那8个字里。请问,此时的谯周在哪里?
众所周知,灭蜀大军兵分两路。被堵在剑阁的钟会,率领的是本部官军。而偷渡成功的邓艾,所带的2万人是些什么人呢?
在这2万人里,记录下来提拔重用的不过30余人。那么邓艾该如何“许以重报”?既然升迁无望,那么战场上激发出来的兽性自然需要在成都的老百姓身上释放了。
这是谯周劝谏刘禅的原文。
就是一个思想:主公,当1次俘虏不可怕,可怕的是当2次俘虏。此时投魏,不失封公的待遇,如果先投东吴再降,地位可就更低了。
这是当时刘璋投降的原文。
一个是从庙堂者自身得失来评估价值。一个是黎民疾苦的角度出发。投敌与投明的区别还不够明显吗?
公元234年,汉丞相诸葛亮病亡。各地纷纷请求为其立庙,后因不符礼制(周礼,非君王不立庙)未被允许。于是,成都、贵州、云南乃至陕西的老百姓便私自在自家门前、荒野之中、道路两旁自发地为其祭祀。
一直到蜀汉末年,刘禅同意在沔阳立庙,才中止了这一行为。此时离孔明去世已足足过了快30年。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少有的以下逼上的有趣现象。
公元263年,钟会伐蜀。专门去定军山祭奠了诸葛亮的陵墓,还禁止军士在一旁伐木。这是在作秀吗?显然不是,因为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成为四川老百姓的思想寄托,是不能去触碰的形象。
即使是侵略者,也只能本着“尊重民俗习惯”来约束行为。易言之,欲要征服之,必先尊崇之。那么请问,这是一个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的形象吗?
公元347年,桓温伐蜀。遇见昔日丞相府任职的百岁小吏。问他:现在国家比诸葛亮时期的治理如何?小吏回答:武侯在时,倒没觉得怎样,武侯死后,还没见过能比得上的。
即使是晋初:司马昭和司马炎也是非常善待诸葛亮后人的,但凡不是决意求死,都给予足够的厚待。所以,这是抵抗与投降的原因吗?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折。小人之泽,五世而折。意思是:好的传承一般到第5代就断了,而坏的家风,也需要5代来消化。只是这一条并不适用于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巴蜀抵抗精神中。
或许谯周带来的痛苦历经2代就忘了,或许你们现在真的把孔明涂抹成另外一个样子了。而无论是五胡、靖康、崖山,大乱过后,追慕抵抗者的精神又岂止10代、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