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赵国即使击败了秦国,也不具备统一天下的资本。什么是统一天下的资本呢?我们看看秦国和赵国的对比就能得知了。

一、秦国无后顾之忧,赵国处于四战之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秦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其实历代君主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第一,秦惠文王时期,拿下了蜀地。

秦国名将司马错提出建议:得蜀即得楚。当时张仪强烈反对,他支持先打韩国。而司马错却表示,打下蜀地,既能够得到人力物力,而且还能占据楚国的上游,将来攻打楚国事半功倍。最关键的是,可以彻底消除西南地区的后顾之忧。

因此秦惠文王支持司马错的主张,并且派遣司马错攻打蜀地。当时蜀国和巴国正在内讧,司马错大军顺利平定蜀地,将这里变成了秦国的大粮仓。

第二,宣太后灭义渠国。

义渠国一直在秦国的西北部,是秦国的心腹大患。每次秦国大军东出函谷关时,义渠国的军队就杀到秦国腹地,导致秦国首尾不能相顾。

为此秦孝公都不得不选择迁都咸阳,以此避免和义渠等北方游牧集团抗衡。到了秦宣太后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宣太后与义渠王主动结合,还生了2个儿子。

这使得义渠王丝毫没有了防备,结果宣太后将义渠王引诱到宫中斩杀,再派兵消灭了义渠国。自此秦国就没了西北地区的后顾之忧。

由此可见,秦国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他们打赢了就继续进军,打输了只要退守函谷关,谁也进不来。

反观赵国,它的后顾之忧可就太多了。别的不说,三家分晋以后,魏国和韩国,其实也十分觊觎赵国的领土。大家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一旦赵国击败秦国,变得强大了,魏国和韩国,哪怕出于自保,也得背后偷袭赵国。

除此以外,赵国的东北部还有燕国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赵国的背后。只要赵国长驱直入地攻打秦国,燕国一定会果断出手偷袭赵国背后。

此外,赵国的东部还有强大的齐国。齐国可不是吃素的,赵国击败秦国变得强大起来,那齐国肯定不能坐视不理啊!

这几个国家一旦合起伙来收拾赵国,你说赵国还能扛得住吗?

二、秦国综合国力强盛,赵国单纯强于军事。

秦国坐拥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渭水、汉水、长江,这3条母亲河,足以支撑秦国养育大量百姓。而且秦国拿下巴蜀之地以后,又增加了一个天然大粮仓。

由此可见,秦国的自然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除了自然条件,再加上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那秦国就更厉害了。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在军事、经济、文化层面,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军事上采用军功制,老百姓们踊跃参军,积极杀敌,战斗力与日俱增。

经济上采用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政策,鼓励生产,使得秦国的粮食产量越来越多,足以支撑后续的战争。

所以说,秦国在长平之战时的综合国力是非常强的。当时赵国与秦国的大军,在此地对峙了3年之久。赵国已经完全扛不住了,可秦国却依旧游刃有余,这就是综合国力的差距。

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后,军事能力的确很强。可赵国巅峰时期,只有2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生产能力上没有较大的突破,因此经济上完全无法和强大的秦国相比较。

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击败了秦国。那么秦国龟缩进了函谷关,赵国一时半会儿啃不下函谷关,这个时候赵国的尴尬局面就出现了。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后续力量支撑继续作战,要么被秦军反扑,要么就是退守自己的国土。本质上改变不了什么。

三、秦国奋六世之余烈,赵国昏君层出不穷。

秦国自从秦孝公以来,君主是一个比一个英明,这可真是老天帮助秦国啊!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变得强大。

秦惠文王任用司马错,拿下蜀地,任用张仪,分裂六国。秦武王攻占韩国的宜阳,使得秦国有了东出的根据地。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消灭义渠国,任用白起,先后多次击败赵魏韩燕楚等国的联军,任用范雎,远交近攻,定下统一六国的国策。

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的确差了点,不过也不是昏君。秦庄襄王时代,也曾任用吕不韦灭掉东周。

所以说,秦国这几代君主,全都是英明神武之辈,赵国拿什么去跟秦国比较呢?

赵武灵王的确很强,胡服骑射,灭亡中山国,但他也是以悲剧收场。赵惠文王,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使得赵国蓬勃发展。此后赵国的君主就一个比一个混账了。

赵孝成王在位期间,侵吞上党郡,结果爆发长平之战。赵国最终因为国力不济,贸然出兵,从而导致45万大军全军覆没。

赵悼襄王在位期间,放弃任用廉颇、李牧等名将,在攻打燕国的时候,被秦国偷袭,夺走了邺地的9座城池。

赵王迁就别提了,听信谗言,杀害名将李牧,罢免司马尙,任用宗室为将,结果导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国攻破,赵国灭亡。

由此可见,除了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以外,赵国实在是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君主。这和秦国完全无法形成对比。

因此,其实长平之战中,赵国取胜,由于他们的国君昏庸无能,也不可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

总结:统一六国,必须要有天时地利人和。

秦始皇恰好具备了这一切。六国暗弱,君主昏庸,这给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天时。秦国国力强盛,奋六世之余烈,占据有利的地势,这给了秦始皇良好的地利。

至于人和,秦国人上下一心,为了争取军功,士兵们都很努力。秦国高层们的目标也十分一致,文臣有李斯、吕不韦、蒙毅,武将有王翦、王贲、李信、王龁、蒙骜、蒙恬等,这些人全都有统一六国的心愿。

很明显,这些赵国都不具备。所以说,即使长平之战让赵国侥幸获胜,也只是延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而已,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