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虽然是宦官曹腾之后,但家中颇有积蓄,父亲曹嵩官至太尉,所以他在年轻的时候交游甚广,结识了一些好朋友,比如袁绍、许攸、娄圭、刘勋等人。后来曹操与袁绍翻脸,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并且统一了北方地区,在这个过程中,许攸、娄圭、刘勋先后投奔曹操,并且发挥了一些作用。然而,这三个人却被曹操杀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许攸

许攸字子远,是南阳人,少年的时候就与曹操、袁绍结为好友。189年,袁绍逃出洛阳,从这个时候开始,许攸就投靠了袁绍,他跟随袁绍来到了河北,组织讨伐董卓的事宜。许攸善于谋划,是袁绍的主要谋士之一。在官渡之战期间,许攸提议偷袭许昌,但遭到了袁绍的拒绝。与此同时,许攸的家人因为犯罪被捕,“攸不得志,遂奔曹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曹操闻讯大喜,光着脚出门迎接,抚掌笑道:“子远,卿来,吾事济矣!”在许攸的谋划下,曹操最终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接着又在攻取冀州的过程中立功。许攸自恃是曹操的好友,公开在酒宴上称呼曹操的小名,引起了曹操的反感。许攸仍然不知收敛,还对旁人说:“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结果有人将许攸告发,“遂见收之”。

二、娄圭

娄圭字子伯,也是南阳人,少年时就与曹操相识。东汉末年,娄圭也在南阳拉起了一支队伍,依附于荆州的刘表。当时,娄圭召集了一些军队,打算前往荆州,结果发生兵变,军中有个名叫王忠的人,他不想南下荆州,“因率等仵逆击之,夺其兵”,然后率领千余人投奔了曹操。曹操对娄圭还是非常不错的,“军国大计常与焉”。

后来在与马超交战的过程中,娄圭献策“起沙为城,以水灌之”,这才让全军能够渡河。事后,曹操赞叹道:“子伯之计, 孤不及也。”后来,娄圭、习授乘车外出,他们看到曹操出行,习授赞叹道:“父子如此,何其快耶!”娄圭说了一句话,结果被习授举报,惹来杀身之祸。娄圭说道:“居世间,当自为之,而但观他人乎!

三、刘勋

刘勋字子台,是琅邪人,与曹操也是旧交,在中平年间担任过沛国建平长。刘勋是袁术的老部下,后来被袁术任命为庐江太守。袁术败亡后,刘勋接收了他的残余力量,实力得到了增强,引起了孙策的注意。199年,孙策偷袭庐江,“勋众尽降”,刘勋带着百余人投靠了曹操。刘勋被封为列侯,历任河内太守、平虏将军。

213年,在劝曹操称魏公的百官中就有刘勋的名字,然而没过多久,刘勋就被曹操处死了。关于刘勋的罪状,史书的记载很模糊,“日骄慢,数犯法,又诽谤”。最后分析一下,许攸之死是自找的,娄圭、刘勋则有些冤枉,他们和崔琰的情况差不多,都触碰到了曹操的“神经”。曹操这个人看似豁达大度,实际上心思缜密、“外宽内忌”,特别是到了晚年,猜忌心极强,即使是布衣之交,也绝不留情。

参考资料:《三国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