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陕西考古人员挖掘出一座大型唐代墓葬。在甬道内,他们发现了一方《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这其中的上官氏,便是唐朝的传奇女性----上官婉儿。
要了解上官婉儿这个人,那就必须从其祖父上官仪说起。
公元664年,上官仪向李治建议废黜武后,武则天当然不能容忍,于是构陷上官仪。不久,上官仪与其子上官庭芝被杀,家中女性也都被没入掖庭为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时,还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对此一无所知,其母郑氏是个要强的女人,在劳累一天后,仍然会挤出时间教女儿读书习字。
上官婉儿毕竟有一个文采风流的祖父,有这样出色的基因,所以刚接触书本,便显示出了其过人天赋。后来,郑氏又联络到了上官仪的学生裴炎,有了此人的帮助,上官婉儿得以进入内廷艺文馆读书。
转眼之间,上官婉儿便十四岁了,她也成长为宫里有名的才女。
而下令处死祖父的武则天呢,也由皇后晋升为“天后”,而且她还想要更大的权力。
尽管罗致了一批寒门子弟作为“北门学士”,但身为女人的她,也迫切需要一个同为女人的智囊和私人秘书。
仪凤二年(公元667年),武则天在殿上召见上官婉儿,当场出题。
上官婉儿不假思索,用其漂亮的书法写下千言。
看罢上官婉儿写的文章,武则天顿时便起了怜才惜才之心,不但免去了其奴婢身份,还让她做了自己的贴身秘书(内舍人)。
提拔仇人的孙女做内舍人,确实体现了武则天的宽大心胸。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就此完全信任上官婉儿。
有一次,上官婉儿忤逆了她的旨意,气愤之下,武则天命人在上官婉儿的脸上刻了字。
为了遮掩,上官婉儿便在伤疤处画了朵梅花,不料却意外地引领了大唐的时尚潮流。
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上官婉儿从少女步入了中年,尽管武则天倚重她到了秉国衡政的地步,但聪明的上官婉儿清楚——武则天行将就木,自己势单力薄,需要另攀高枝。
神龙元年(公元705),她与一批李唐旧臣合作,铲除张氏兄弟后,顺势逼迫女皇退位,天下重归李唐。
作为功臣,上官婉儿晋升为“昭容”,位列二品。
唐中宗一朝,是上官婉儿最辉煌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她“独当书诏之任”, 草拟诏令,批复奏折,留下颇多政绩。比如,她曾奏请将成丁年龄由20岁至60岁改为23岁至59岁,从而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
政事之外,上官婉儿还成为新一任修文馆的馆主,极力提倡诗风改革。修文馆始建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置在门下省,其祖父上官仪曾在此工作。这里主要负责教授学生,管理图书,参议朝政,是一个冷衙门。
上官婉儿上任后,在馆内增设大学士一职,由三品以上官员出任。在其余的馆内人员选聘方面,她并不看重身家背景,大胆起用一批如宋之问、沈佺期等品德有争议的才子。
作为一名文艺女青年,上官婉儿本身是很有才情的,她的诗歌作品,继承祖父之风而自成一体,一扫宫体诗的婉媚、阴柔,显得雄丽阔大,初显盛唐气象。
比如这首《三冬》: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该诗作于冬日陪同唐中宗巡游途中,当时正有漫天飞雪,目力所及,尽是茫茫雪原,上官婉儿这首诗描绘的是皇家壮观的仪仗队伍。
全诗气势磅礴,如果不是提前告知,很难相信是出自女性诗人之手。
公元709年正月,君臣游览昆明池,按惯例众人要赋诗唱和一番。
上官婉儿作为裁判,手持众人诗稿,高立彩楼之上,只见她把一页页写好诗文的纸随手抛下彩楼,楼下的诗人表情各异,或叹息,或惊呼,或仰颈而望。
最后,她的手中仅剩沈佺期和宋之问的诗作。经反复吟诵,还是宋之问诗中的“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一句打动了她。于是,宋之问的作品被判定为第一。
但是,这样诗文唱和的日子没过上多久。
公元710年6月20日深夜,李隆基发动政变,除掉了弄权的韦后与安乐公主,将其父李旦推上皇帝宝座,史称“唐隆政变”。
在这场变乱中,上官婉儿也不幸香消玉殒。
睿宗李旦为此十分哀痛,下令以礼安葬。
对于上官婉儿之死,《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说她是韦皇后一党,因而被杀,但其墓志铭中却透露了不一样的信息:
唐中宗上台后,放任韦皇后胡作非为。
上官婉儿曾多次劝谏中宗制止她们,但中宗没有一次接受,于是她请求辞职,中宗坚决不许;她要求削发为尼,中宗也夺刀不许;她饮下鸩酒,以死相要,中宗又请来良医,救下了她的性命。她再三请求降为婕妤,中宗这才接受。
在史书中,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似乎没有交集,但墓志铭中却出现“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的字样。
其实,这两人年龄相仿,又长期处于权力中心,不但有过交往,而且往来还很密切,无论是从政治立场还是私人感情来说。在唐隆政变中,她们合谋“相王旦参谋政事”,共同为李旦的上位立下了功勋。
当然,两人的合作也引发了李隆基的不安,因为他对女性干政十分反感,虽然姑姑太平公主曾与自己通力合作,但随着共同的敌人烟消云散,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
为了削弱太平公主的力量,李隆基杀掉了与太平公主同一阵营的上官婉儿。
太平公主痛惜上官婉儿之死,便命人收集其遗作,编纂了《上官昭容文集》二十卷。
另外,她还游说哥哥李旦以昭容之礼为上官婉儿下葬——下葬的墓地特意选在太平公主的丈夫、女儿墓址附近。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命太子李隆基监国。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同年7月,追谥上官婉儿为“惠文”。
次年,太平公主以谋逆罪被赐死。
同时,李隆基下令捣毁武攸暨和上官婉儿之墓,还给她打上了“淫乱后宫”的标签,承受千年污名。
然而,上官婉儿毕竟是古代少有的集诗才、政才于一身的传奇女性,唐代诗人吕温在《上官昭容书楼歌》一诗中称赞道: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
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歌阑舞罢闲无事,纵恣优游弄文字。
玉楼宝架中天居,缄奇秘异万卷馀。
……
其中一句“不服丈夫胜妇人”可以说是对上官婉儿一生最大的肯定。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管是生前身后,我相信上官婉儿的故事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
甫瞻松槚,静听坟莹,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