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难兄弟曹植,最被人熟悉的还是“七步成诗”的典故。在《世说新语》当中记载,曹丕称帝后,嫉妒曹植的文采,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并且要求诗中须得描述兄弟之情,又不能有兄弟二字。如果曹植不能按规定作诗,就处死他。

曹植虽然迫于当时的魏文帝曹丕的威势,但依然在七步之内作出诗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成,曹植得以幸存,曹丕也不好再为难曹植。这个典故虽然没有在正史当中存在,但却体现出了魏文帝曹丕对自己这位兄弟曹植的态度,的确有着处处为难之意。


(资料图片)

究其原因,有着几个方面的缘由:

一是,当初曹植是曹丕继位的有力竞争者。

曹植当初深受曹操的喜爱,尤其是曹植的才学,受到曹操的认可。当初曹操讨伐孙权,就留曹植在邺城,足见当时曹操对曹植的器重。

曹丕

但是曹植酒后破坏法令,让曹操最终立曹丕为世子,最终曹丕得以在曹操死后接掌大权。而曹丕得权和称帝后,对于之前与自己争夺世子之位的曹植,当然是处处为难,像逼迫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的确符合曹丕与曹植之间的关系。

二是,曹植对曹丕代汉称帝的表态。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死后,曹操继承王位,同年曹丕称帝。但是当时曹植听说曹丕代汉称帝后,穿上丧服为汉朝哭丧,这件事传到了曹丕耳朵后,曹丕对曹植十分不满。

但当时卞夫人还在世,劝曹丕要善待自己的兄弟曹植,于是曹丕便只好把曹植到处遣调。曹植也就是在不断的迁封途中,感受到了来自兄弟曹丕的为难。而曹植很多传世的作品,也就是在不断迁徙途中所创,著名的《洛神赋》,就是曹植在被封为鄄城王,奔赴鄄城的途中,路过洛水感怀自己悲惨命运所写。

曹植

魏文帝曹丕在位时,曹植多次徙封:黄初二年(221年)​,曹植被徙封安乡侯;黄初三年(222年),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黄初四年(223年),曹植徙封雍丘王;曹丕驾崩后,魏明帝曹叡继位,曹植依然多次徙封:太和三年(229年),曹植徙封东阿;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陈王;同年十一月,四十一岁的曹植病薨。

才华横溢的曹植,也在曹丕、曹叡两帝的不断“为难”之中,蹉跎了岁月,误了一生抱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