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黄河第一战


(资料图片)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东渡黄河后与日军的第一次交锋,也是1894年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首个胜利。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扬言要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继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日军开始向我国华北大举进攻。日军深知,欲全面控制华北,必先占领素有“华北之锁钥”之称的山西。

9月初,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相继沦陷。山西的实际掌权者、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匆忙指挥军队布防。

然而,日军凭借着对中国兵力部署的了解,选择迂回进攻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灵丘县,夺取防务空虚的平型关,向南直取山西首府太原。日军这一进攻战略令国民党军队措手不及,战局急转直下。

一时间,山西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在此民族危亡之际,能不能打一场挫败日军锐气、鼓舞全军士气的大胜仗,成为了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

115师主力开赴平型关前线 资料图

9月23日凌晨,八路军总部给115师下达了“向平型关出发、痛击来犯之敌”的作战命令。

就这样,勇敢无畏的八路军115师背负着人民的期望,日夜兼程,奔赴晋东北抗日前线。

平型关战斗要图 资料图

23日上午,115师旅团以上领导拟定了作战方案:整个伏击部队在平型关东南侧的关沟至东河南镇约10多里的山地上摆成一字长蛇阵。“蛇头”“蛇腰”“蛇尾”分别执行对敌的“拦头”“斩腰”“断尾”任务。

当天,115师参战部队连夜出发,却恰逢倾盆大雨。大雨很快带来山洪的暴发,齐胸的湍流把战士们冲击得寸步难行。面对困难,战士们咬紧牙关,终于在天亮进入了设伏阵地。

25日7时许,设伏部队发现由100余辆汽车组成的敌军车队由西向东进入了八路军的伏击圈。随后,又有一支由200余辆大车组成的日军运输部队也闯入了八路军的设伏阵地。

伴随着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埋伏已久的战士们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随着战斗的进行,我军武器射程短、弹药少的劣势逐渐暴露了出来。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我军指战员决定立即发起冲锋,战士们与日军展开激烈的白刃肉搏。

资料图

战斗进行得极其惨烈。拼杀声一直持续到15时左右才逐渐沉寂。战士们用子弹、大刀和拳头歼灭了来犯之敌,夺取了此战的胜利。

作为八路军东渡黄河后与日军的第一次交锋,奔涌不息的黄河水见证了英勇无畏的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坚毅决心。平型关战役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神话的传奇。这一仗打击了日军的狂妄气焰,打出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更打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誓将日寇逐出中华的决心与信念。

主播丨邓婉颖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邓婉颖

文案、责编丨邓婉颖

美术设计丨杨桦 赵墨

音频丨张诗剑

校对丨王瑜

参考文献丨《平型关大捷——我军打击日寇的“头响炮》

《历史 | 平型关大捷》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收听更多《大河脉搏》文章,请关注“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从菜单栏—主题栏目—大河脉搏获取更多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