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一生共育有三子二女,“三子”是萧皇后所生元德太子杨昭、齐王杨暕,以及萧嫔妃所生赵王杨杲;“二女”是南阳公主(母萧皇后)和杨氏(李世民妃嫔,其母未知)。
考虑到高祖李渊建唐是在武德元年(618年),而炀帝杨广的一部分子嗣已经不在人世(比如杨昭),为了全面反映炀帝后人结局情况,笔者这里一并附上给大家参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元德太子杨昭一脉
杨昭是杨广的长子,自小便获得了家族的宠爱,“生而高祖(杨坚)命养宫中”。
杨昭这孩子生性乖巧。
那天,三岁的杨昭正在玄武门(皇宫北门)摆弄石狮子,刚好被路过的杨坚夫妇看到。当时杨坚正犯腰疼病,遂将手倚靠在独孤伽罗肩上,“举手凭后”。杨昭看见了,就回避在一边,“如此者再三”。
对此,杨坚感叹道:“这孩子天生长者仁心,都不用外人教导啊?”
于是,杨坚就问他,你见了爷爷躲什么呀?又开玩笑地说,要不要爷爷给你娶个媳妇?
没想到,这一问,竟然把杨昭问哭了:
“汉王杨谅(杨坚四子)未结婚时,总在您这里。一朝娶妻,就出外去了。我怕离开您,因此哭泣。”
听孩子这么一说,杨坚内心颇有感触,遂对杨昭更为钟爱。
九年后,杨昭12岁,被“立为河南王。仁寿初,徙为晋王……后三年,转雍州牧。”
虽然进行了分封,但考虑到孩子年龄实际上并不大,杨坚还是把他留在了京师里。
公元604年,杨坚离逝,杨广嗣位,大隋的天空有了新气象。
杨广这人和他爹杨坚迥然不同,喜欢四处巡游,于是杨广刚一登基,“便幸洛阳宫”,让杨昭留守京师。转过年来,杨广身在外地就直接“遣使”诏令立杨昭为太子
——在中国历史上,“立储”是绝对的大事,有相关的礼典流程,一般情况下都要求皇帝亲自在场。杨广如此处理“立储”一事,要么说明他不在意,要么说明他对这个儿子不是特别放在心上。
此时的杨昭“有武力,能引强弓。性谦冲,言色徇徇,未尝忿怒……”对臣子也不错,“臣吏有老父母者,必亲问其安否,岁时皆有惠赐。”
说实话,相较于他爹杨广,杨昭是个好太子,若未来能够嗣位登基,想必大隋国祚不至于此。
大业二年(606年),杨昭赶往洛阳朝见父亲杨广。想必是好长时间没见到父亲了,杨昭待了数月之后还不想回去,想要多待一段时间,“欲乞少留,帝不许”——笔者揣测杨昭之所以如此,大抵和他小时候豢养深宫远离父母有关。杨昭是想和父母多相处一段时间吧?
虽然杨广“不许”,但杨昭也不急着走,就又“复拜请”。
杨昭这个人比较胖,“体素肥”,竟然“因致劳疾,甲戌,薨”。
得,杨昭竟然因此而离开了人世。
杨广这个当爹的确实过份,杨昭死后,他也就“哭之,数声而止”了。哪有个为人父的样子呢?
杨昭生前育有三子:韦妃生恭皇帝杨侑,大刘良娣生燕王杨倓,小刘良娣生越王杨侗。
我们先看杨侑:
杨侑“字仁辅”,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改封代王。
自杨广东征高句丽(612年)时起,杨侑便长年留镇长安。
大业十三年(617年),高祖李渊晋阳起兵,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年号“义宁”——当然,大家能看得出来,这种所谓的“拥立”,实际上就是一种过渡。毕竟,当时杨广还活着,李渊还不想做得太过份。
果然,转过年来,杨广被宇文化及弑杀以后,李渊逼迫杨侑禅位,“逊居代邸”。
武德二年(619),杨侑因病驾崩(一说遇害),时年15岁,葬于庄陵,谥号为恭,没有子嗣,以族子杨行基袭封。
再看燕王杨倓:
杨倓“字仁安,敏慧美姿仪,性好读书,尤重儒素,非造次所及”,因此受到了杨广的“钟爱”,“常置左右”。
然而,也是因为杨广的这个“常置左右”害了杨倓。
武德元年(618年),杨倓连同杨广一起被宇文化及弑杀,“时年十六岁”。
最后是越王杨侗:
杨侗“字仁谨,美姿仪,性宽厚,大业二年(606年),立为越王。”
杨广每每巡幸之时,便令杨侗留守洛阳,因此,宇文化及江都弑杀隋炀帝时,杨侗并未被一并诛杀。
相反,宇文化及等人弑杀杨广以后竟然“以(杨)侗元德太子之子,属为最近”,“遥拥”为帝,是为隋明帝。
宇文化及弑杀了爷爷杨广和兄弟杨倓,现在竟然要立杨侗为帝?这脑子里想得是什么,就真得说不清了。你把杨侗立为皇帝,就不怕他报复你吗?
果不其然,宇文化及不久就反悔了,改立秦王杨俊(杨坚三子)子杨浩为天子。
已经有了一个天子,现在又立了一个,杨桐随即意识到这就是杀身之祸,即“招怀”了瓦岗军的首领李密。李密一看,杨侗是“正统”,我这等于是被朝廷“招安”啊,于是立即遣人请降,并出兵对付宇文化及。
好景不长!眼见隋室没落,杨侗的“洛阳团队”核心成员,手卧重兵的郑王王世充起了反心,遣大臣“入见曰”:
“天命不长,郑王功德甚盛,愿陛下揖让告禅,尊唐、虞之际。”
这就是赤裸裸的逼迫杨侗让位啊!杨侗当然不高兴,毕竟自己也才没做几天天子,于是严辞拒绝了臣子们的“逼宫”。
王世充要比宇文化及聪明地多,没有像他一样直接弑杀天子,而是又派人对杨侗讲:
“现在天下尚未安定,需要有能力的长者(指王世充)出面。等到四海安定以后,再立你为明君不好吗?若此,我一定会遵守承诺的。”
王世充第二次上书给足了杨侗面子,如果杨侗再不接受,恐怕就会有杀身之祸了。王世充手握兵权,杨侗“光杆司令”一个,自然不是对手。
最后,杨侗迫不得已,“逊位于世充,遂被幽于含凉殿”。
然而,幽禁才仅仅是个开始,一个月后,王世充命人鸩杀了杨侗,是年为武德二年公元619年。
至此,太子杨昭一脉没落,除了杨侑有一个族子杨行基嗣爵以外,杨倓和杨侗的子嗣如何,史书均无明确记载,大概率是无后了。
聊完杨昭,我们再来看其弟杨暕和杨杲一脉
杨暕“字世朏,小字阿孩。美容仪,疏眉目,少为高祖所爱,进封齐王,增邑四千户”。
如果不是哥哥杨昭英年早逝,可能杨暕这一辈子也就是个“齐王”而已。显然,哥哥一死,杨暕的机会便来了,“朝野注望,咸以暕当嗣”。
杨广也对自己的二儿子抱以厚望,“敕吏部尚书牛弘妙选官属,公卿由是多进子弟”。
这种情况下的人,很容易“飘”,杨暕也不例外,“以是骄恣,昵近小人,所为多不法”。不久,杨暕就因为一些事而得罪了杨广。
有一次,杨广的姐姐乐平公主杨丽华给杨广介绍了一个美女,“言柳氏女美”,可是杨广竟然“未有所得”。
杨丽华寻思,可能是皇帝不中意吧,于是转手就把这个女人介绍给了齐王杨暕,杨暕倒是不客气,“纳之”。
可过了些日子,杨广竟然问姐姐那个柳氏女哪去了。杨丽华不敢隐瞒,便说在杨暕府上。
杨广一听就不高兴了,我是皇帝啊,你这个做儿子的,怎么能跟我抢女人呢?
由是,杨广“不悦”。
又有一次,杨暕跟随杨广前往汾阳宫狩猎。杨暕“大获麋鹿以献”,而杨广的队伍则啥都没捞着,这使得杨广“好没面子”,于是便问“从官”是怎么回事。“从官”们说是野兽们为“杨暕左右所恶,兽不得前”。
杨广得知详情以后,忍无可忍,遂“发怒,求暕罪失”。
上面已经提过杨暕“所为多不法”,现在皇帝要找你的罪过,那还不是很容易?
其时,杨暕考虑到哥哥杨昭还有三个儿子,“恐不得立,阴挟左道为压胜”。
“压胜”这种事,历来为皇家所忌讳,你现在竟然对自己的亲侄子行“压胜”之术,这令到杨广愤怒,一怒之下,便把杨暕身边的“宠臣”杀了个精光。
杨暕呢?
考虑到杨杲年幼,杨广对侍臣说:
“我现在就杨暕这一个儿子了,不然,我就把他杀了以谢天下。”
就这样,杨暕免于一死,但“恩宠日衰,虽为京官,不复关预时政”,退出了大隋的政治舞台。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杨暕以及他的两个儿子也受到了诛杀。
值得一提的是,宇文化及叛乱之初,杨广还以为是杨暕发动的叛乱,阴谋夺权;而杨暕就更倒霉,临死之前还以为是杨广对他下的手——想来,这父子俩也只能是去到阴间释惑了。
杨暕虽死,但他还有一个名为杨政道的遗腹子在世。
后来,阴差阳错,杨政道和奶奶萧皇后得以北上投奔突厥。突厥处罗可汗立其为“隋王”, “中国人没入北蕃者,悉配之以为部落,以定襄城处之”。
再后来,李世民贞观年间,杨政道回归大唐,“授员外散骑侍郎”。
至此,杨暕一脉虽然没落,但好在子嗣未绝,依然可以延续下去。
相比杨暕,赵王杨杲就悲惨地多了,小小年纪就没了性命。
杨杲“小字季子。聪令,美仪容。年七岁,以大业九年封赵王”。
杨杲这孩子很有文学才华,杨广“有所制词赋,杲多能诵之”,而且非常孝顺,见到杨广身体不适“不进膳”时,他“亦终日不食”。因此,杨杲也是深受杨广喜爱。
宇文化及弑杀杨广的时候,他就在杨广旁边,被一并诛杀,时年十二岁。
到这里,杨广三个儿子及其后代的情况就全部讲完了,总起来看,他们的命运都不是太好,特别是长子杨昭的三个儿子都未得善终,实在是令人唏嘘。
最后,我们来看杨广的两个女儿南阳公主和李世民妃杨氏
南阳公主是杨广的长女,母为萧皇后。
南阳公主“美凤仪,有志杰,造次必以礼”。
十四岁(约599年)时,南阳公主嫁给了许国公宇文述的三子宇文士及——他的两个哥哥即为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是的,没错,就是他俩弑杀了隋炀帝,大家可以从中看出这种复杂关系。
宇文化及江都“弑逆”以后,遂携隋宫室北上,这里边既有萧皇后,也有南阳公主。
不过,也该他倒霉,宇文化及在抵达聊城(今山东聊城)以后,遭到了夏王窦建德的进攻,并惨败被俘。是以,萧皇后南阳公主等隋朝宫室们又落到了窦建德的手中。
窦建德便趁机“接见”了这些隋朝宫室们。大家都是女眷,跟一个“叛军”首领会面,自然是十分害怕,唯有南阳公主“神色自若”。
窦建德与之交谈时,“主陈国破家亡,不能报怨雪耻,泪下盈襟,声辞不辍,情理至切。”这使得窦建德和“观听者莫不为之动容损涕,咸肃然敬异焉”。
是时,窦建德准备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等“谋逆”之人一并诛杀,斩草除根。这里边也包括宇文士及和南阳公主之子——年仅十岁的宇文禅师。
或许是南阳公主之前的说辞“感化”了窦建德,窦建德决定“网开一面”,遂派虎贲郎将於士澄劝说南阳公主:
“……您的儿子,按法也要从坐诛杀。如果您不愿意,说一句,我们也可以留着他的性命。”
这本身是窦建德给南阳公主的一次机会,只要她说两句,就可以保住儿子的性命,不料她却说:
“虎贲你原来也是隋朝贵臣,你想杀就杀,这种事又何必多问呢?”
见到公主的答复如此决绝,窦建德“竟杀之”。
就这样,年幼的宇文禅师丢了性命。
或许,有朋友问,为什么南阳公主就不能服个软呢?
这可能还是源于其内心的仇恨。毕竟,宇文家族弑杀了自己的父亲杨广,而宇文禅师又是宇文家族的后人——至少在她眼里是,她已经恨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当时宇文士及并不在聊城,而是早就“开溜”,“自济北西归大唐”。所以,宇文士及并没有受到窦建德的诛杀。
两年后(621年),秦王李世民攻克洛阳,俘获夏王窦建德,以及原有的隋朝宫室。宇文士及也参与了这场战事,因此得以和南阳公主在洛阳相见。
宇文士及希望和公主复合,“请复为夫妇”,然而却遭到了公主的拒绝:
“我跟你有仇,现在之所以没用刀子杀了你,就是看在‘谋逆’那天,你不知情的份上。”
宇文士及确实对于哥哥们弑杀杨广之事不知情,但见妻子如此说,他还是想坚持坚持,于是又“固请”。
可这激怒了南阳公主:“等我死了,咱们再见吧?”
南阳公主这话说得是太重了!宇文士及一看,“知不可屈,乃拜辞而去。”
之后,南阳公主看破红尘,出家为尼去了……
至此,南阳公主一脉彻底没落。
除南阳公主外,杨广还有一个女儿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为唐太宗三子吴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之母。
这个杨妃大约是在李世民攻克洛阳后(621年)被“罚没掖亭”,之后,又被李世民选入宫中的。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立太子,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态度似乎有点问题,一度认为其“仁弱”!他曾对长孙无忌说:
“你劝我立稚奴(李治小字),可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社稷,该咋办?我觉得吴王李恪很像我,我打算改立他,你觉得怎么样?”
李恪于武德三年(620)“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十年,又徙封吴王……”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但和吴王李恪没有血缘关系。所谓“娘亲舅大”,于是当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打算废掉李治改立李恪时,坚决反对。
李世民无奈,也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这次谈话最终还是传到了李恪的耳朵里,使得他对长孙无忌“深恶之”!
双方由此结下了“梁子”!
永徽三年(652),“房遗爱谋反案”爆发!长孙无忌抓住机会,将李恪牵扯其中!
明年(653年),吴王李恪因此“被赐自杀”,年仅34岁。
李恪“谋反”,顺带着把弟弟李愔也牵连进来,导致其被“黜为庶人,徙居巴州。寻改为涪陵王,乾封二年薨。”
至此,杨氏一脉也彻底没落。
由上可知,杨广女儿这一脉的运数也不佳:南阳公主儿子被诛杀,婚姻破裂,自己则遁世出家;杨氏的儿子们则由于李世民的一句“类己”而受到牵连,就更加不值。
小结:
综合来看,杨广的后代们,无论是儿女辈,还得孙子辈,其命运大多凄惨,令人唏嘘。这是否是命中注定?我们不得而知。如此,也就难怪,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人不愿意出身皇家了。
大家以为然否?
参考:《资治通鉴》、《隋书》、《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