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是民国赫赫有名的一方军阀,一生八次临阵倒戈,惯常见风使舵,得了一个“倒戈将军”的绰号。比起“冯玉祥”这个名字,他的本名却鲜为人知——冯基善

冯玉祥

冯基善为什么会改名为冯玉祥呢?这一切还要从他的父亲冯有茂说起。


(相关资料图)

1845年,正是道光皇帝在位时期。这一年的安徽巢县竹柯村的一户穷苦的冯姓人家,又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便是冯玉祥的父亲冯有茂

冯有茂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四张嘴吃饭,能够艰难长大成人,也实属不易。大哥做了泥瓦匠,自己和三弟学裁缝,四弟当佃农。本来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还算安稳,但是太平军的到来,搅乱了这一切。

乱世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座本就破败的晚清乡村,大量青年为了不被太平军裹挟,纷纷外出逃难。

冯有茂也逃离家乡,在外地一个地主家帮佣。地主的儿子酷爱习武,准备考武举,冯有茂生的敦实健壮,于是被选中作为陪练,想来也挨了不少拳脚。

武举考试开始了,冯有茂也报了名,地主少爷名落孙山,冯有茂却有幸考上了武庠(官办的武术学堂),毕业以后顺利进入淮军体系,在名将刘铭传麾下作战,终于过上了顿顿饱有钱拿的日子。

淮军的炮兵

后来,冯有茂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山东济宁,他在军中的职务也升到了哨官(约等于现代军队中的连长)。暂时无战事,冯有茂又是个军官,很快就了结了终身大事,和当地一个游姓良家女子喜结连理,先后生下了7个儿子。

名将刘铭传

就在冯有茂的长子冯基道出生的次年,淮军刘铭传部就遵照朝廷的旨意裁撤了。军营都没了,身为文盲的冯有茂自然没有了安身之处,只能选择举家南下回到安徽老家。

回村务农的冯有茂不死心,继续准备考武举,没考上,只好再次投军,又重回淮军体系。

冯玉祥

1882年的九月,冯有茂夫妇生下第二个儿子,按照族谱取名冯基善,这便是后来举国闻名的冯玉祥。冯玉祥生在父亲当时的驻地河北沧州,后来军队移驻保定,冯玉祥便在保定度过了童年,于是这个安徽人家的孩子,一生都带着保定口音。

当时的冯家有多艰难呢?冯有茂郁郁不得志,夫妻俩竟然双双染上鸦片瘾,本就拮据的家庭更加入不敷出。生长在这样穷困潦倒的家庭里,冯有茂的7个儿子,夭折了5个,只剩下冯玉祥和哥哥冯基道。

冯有茂对长子寄予厚望,唯一读书认字的机会都给了冯基道,而已经10岁的冯玉祥,却在父亲的“人才培养”计划之外,整日和野孩子们四处撒欢。

1891年,在冯有茂的多次疏通走动之下,军中同僚把一个骑兵的职缺分给了他。冯有茂喜出望外,当即决定,取消长子冯基道的上学计划,补缺进入淮军当了个大头兵。

正是因为哥哥的突然入伍,上天给了冯玉祥一个读书识字的机会——反正学费都交了不能退,你就去顶替你哥去上学吧!

现在有一种学生,读书时候文具和教辅材料准备齐全,但是精力都放在准备工作上了,正经的知识却一点没有学进去,被揶揄为“差生文具多”。冯玉祥的家庭情况,显然不具备培养这种学生的条件——穷得连纸笔都没钱买,让冯玉祥课上认真听蹭用同学的笔墨纸张,回家以后再用土法炮制的工具反复练习。

怎么个土法炮制的工具的呢?一根细竹管插上一束麻,便是一支毛笔;一滩黄泥用水匀开,便是墨,自家的墙皮当做纸,如此艰难学习了一年多,冯玉祥便也离开了学堂。为何?

原来自从老大冯基道被送去当兵后,家中的经济状况有了些许好转,冯有茂苦心孤诣地就想把二儿子也给送进去,心心念念地等着补缺的机会,当然了,也少不了多处奔走活动。

冯玉祥真迹

终于,机会又给他老冯等来了。当时营中有个缺,苗姓管带也有意给冯有茂的儿子留着。但是,有补缺的机会,那可不只是几十几百双眼睛盯着,这位管带大人一时间想不起来老冯的二儿子叫啥名字了,又恐一时迟疑让其他人给占了去。

最后,当机立断,填了“冯玉祥”三个字,把这个缺额给占住了。

平时的训练和备战,冯玉祥都不需要参加,只有在领取饷银的时候出现就行了,其余时间可以自己安排,这其实就是吃空饷了,但是在保定府的淮军这儿,这叫做“恩饷”

冯玉祥

就这样,冯有茂年仅11岁的儿子冯基善,自此改名冯玉祥,有了军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