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之时,平王将他的二儿子姬烈分封到了汝坟,从此姬烈的家族在此定居。
(相关资料图)
到了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灭周,姬烈的后裔失去了自己的封地,于是他们改姓为周,并继续居住在此。由此便形成了大名鼎鼎的汝南安城周氏家族。
到了汉高祖一统天下,当时汝南安城周氏的先祖周仁被高祖封为了汝坟侯,并赐予正公的尊号。但是像这样的非军功封侯只是一种荣耀而已,周氏家族政治地位在当时并不显赫。
到了周仁的五世孙周燕的时候,他也只是做到了郡决曹掾,只是一名郡吏而已。
但同时也是在周燕时代,周氏家族逐渐走上了显赫之路。
而周燕为家族崛起所做的努力是极为惨烈的。
周仁作为郡决曹掾掌管一郡的法律事务的。
可能当时有一个家伙得罪了太守,但是太守又实在找不到那人的什么罪状,便决定无罪杀人。
作为太守的下属,掌管一郡律法事务的周燕极力劝阻,但是太守不听执意杀人。
结果那个人的家属跑去告御状,一下子惊动了朝廷,朝廷复查。
如果被朝廷查明真相,那么太守逃不过一死。
这时周燕却找到太守,让太守将签署法令时的名字都写成周燕的名字,并且告诉太守到时候就说自己生病了,将一切罪责推到周燕头上就行。
而出去之后,周燕又找到知道这件事的郡吏,抽出自己的宝剑对他们说,如果有人问你们,只管把罪责推到我周燕头上,谁要提到府君,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最后周燕被收捕入狱,严刑拷打之下,周燕仍旧没松口。
而这种罪所受的刑罚是蚕室,也就是腐刑。
这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巨大的侮辱,周燕认为自己是“平王之后,正公玄孙,岂可以刀锯之余下见先君”。所以绝食而死。
有人可能会对周燕的做法很奇怪,他为什么要替太守顶罪呢?
当时的郡吏往往是由太守所征辟的,因此两者之间构成君主关系。
郡吏称太守为府君,称本郡为本朝,郡吏常常为太守“死节”。
而周燕的顶罪就是这种表现。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时太守往往是外地的,而郡吏则出自本地,太守掌握着“察举”这样关乎郡吏及其家族的前途的大杀器。
因此郡吏向太守效忠,太守则举荐对方或者对方家族的子弟。两者之间利益往来。
所以周燕替太守顶罪也有这层目的。
同时两汉之时儒学盛行,一些世家大族往往家传儒学,这是他们保持地位的根本。
如果这个家族没有儒学传家,则可以通过奉行儒学所提倡的一些精神比如“忠义”来达到提升家族地位的目的。
因此周燕这种做法除了向太守效忠之外,也是为自己家族带上“忠义”的光环,以此为自己家族的提升做出努力。
毕竟哪个上司不喜欢替自己顶罪的下属呢?
周燕是死了,但是他的五个儿子最后都做到了太守、刺史。
周氏一族的政治地位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