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七年三月明宪宗生母太皇太后周氏崩,孝宗谕令礼部为太皇太后议定谥号。礼部起初拟“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睿皇后”,但在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等的强烈反对下又改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太皇太后”并获得孝宗首肯。

有什么区别么?如果周氏泉下有知,估计要被气吐血。因为没了“睿皇后”这三个字,意味着她奋斗一生的事儿还是不能落定,成不了正儿八经的“皇后”!


(资料图片)

宣德九年,年仅五岁的周氏被选入宫中与皇太子朱祁镇一起生活。对于周氏来说这是非常幸运的,这种安排意味着她不是普通的侍女,而是作为未来皇帝的嫔妃来培养。但同时这也是“不幸”的,这也意味着她没有资格成为皇帝的嫡妻。

正统七年五月在太皇太后张氏的安排下,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钱贵之女钱氏被册立为皇后,随后周氏被册立为嫔。原本名分已定,做不得它想,但是命运却开了个玩笑。钱皇后婚后一直无法生育,而周氏则在正统十二年为英宗诞下了皇长子(朱见深)。

周氏应该也是这个时候燃起了成为皇后的心,因为宫中就有个现成的“榜样”。英宗的生母孙太后当年就是凭借生下皇长子,挤掉了宣宗的正牌皇后胡善祥晋升为皇后。

不过英宗并不想向自己的父皇学习,既不册立皇太子也不进封周氏。明显就是支持钱氏,等待其诞下子嗣,但是气运此时站在了周氏这一边。

正统十四年御驾亲征的英宗在土木堡遭遇惨败,自己也成了也先的俘虏。为了皇朝的稳定,孙太后紧急册立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随后登基的郕王朱祁钰尊英宗为太上皇,并将周氏进封为皇贵妃。

虽然其后几年周氏和还朝的英宗一起被软禁于南宫,她的儿子朱见深也被朱祁钰废除了皇太子。但是周氏母子的身份、影响以及地位在这种政治浮沉中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景泰八年因为皇朝继承人长期空悬,加上朱祁钰重病,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联合宫中孙太后发动“夺门之变”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位。英宗虽然为了稳定皇朝以及自己的地位,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但是他一直坚决反对进封周氏为皇后。

上复辟,太监蒋冕白于皇太后,谓后无子,周贵妃有子,请立周贵妃为后。上怒,立斥之。

《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二》

此时的周氏就只能选择等待,因为成为皇后有两种途径。一是被皇帝明媒正娶或者进封为皇后,二是由后嗣皇帝为先帝“封”皇后。既然指望不了自己的丈夫,那就等自己的儿子登基。但是英宗的态度和手段也很坚决,他用遗诏来绝周氏的心思。

皇后钱氏名位素定,当尽孝养,以终天年。德王等王俱与善地俾之国。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 ...... 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 ......

英宗在遗诏不但再次重申了钱氏皇后的身份,而且指明了她身后的待遇“合葬”。废除殉葬的目的很明确,防止周氏和皇太子以此逼死钱皇后。

丈夫的态度也彻底激怒了周氏,皇后的位置非抢不可。周氏的攻击异常地简单粗暴,英宗驾崩后不久,周氏就让司礼监太监夏时以宪宗的名义向内阁传话。其称钱氏久病身残,没资格做太后(也就是废钱氏皇后名位)。

注:英宗被俘后,钱氏因伤心和恐惧日日伏地恸哭,不但哭瞎了一只眼睛,也导致一条腿残疾。

内阁李贤和彭时以先帝“遗诏已定,何事多言”为由,拒绝了夏时的要求。夏时则拿出宣德朝旧例来压内阁,“子为皇帝,母当为太后,岂有无子而称太后者?宣德间有故事”。

真要耍起嘴皮子来,周氏和内阁大学士们相比还是很欠火候的。彭时表示宣宗换皇后是因为当时胡皇后上表自废,如果钱皇后现在上表自废,由谁来同意呢?难道有人想让身为儿子的皇帝(宪宗)背上“弃母不孝”的骂名么?(钱皇后是明宪宗的嫡母)

被内阁将死的周氏只得接受了内阁“两宫并尊”的方案,也就是钱氏和周氏同时称皇太后。看上去身份好像一致了,但其实啥也没变。对她俩的叫法上就有明显的区别,钱氏被称为“慈懿皇太后”,周氏则简单被称为皇太后。

因为她们相对于她们最重要的那个人 -- 明英宗,仍然一个是皇后(嫡妻),一个是贵妃(妾)。

不能直接废钱氏的皇后身份,周氏又换了个方法,把属于钱氏的皇后待遇全部抢过来。这个“待遇”不是指她们在宫中的吃穿用度标准,甚至也不是她们在宫中日常受到的礼仪对待。而是她们身后的“待遇” -- 系帝谥、合葬、祔太庙。

“系帝谥”指皇后谥号取用皇帝谥字,例如以谥号称呼明英宗的话,可以叫他“睿皇帝”,他的皇后也可以被称为“睿皇后”。“合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死同穴,与皇帝葬于同一墓穴中。“祔太庙”指皇后神位与皇帝神位一起入太庙享受祭祀。

按照明朝的制度,后宫嫔妃中只有皇帝的嫡后才有资格享受这三项待遇。

成化四年六月二十六日,慈懿皇太后钱氏崩,宪宗在召集群臣商讨丧葬事宜时突然表示需要“另择吉地”来安葬钱氏。朝堂上下都不傻,大家清楚是周氏不想钱氏和英宗合葬,而且这事干成后,系帝谥、祔太庙也绝对要挨个折腾。

礼部尚书姚夔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理由很简单祖宗礼法和先帝遗诏。姚夔还把话给挑明了,他说如果皇太后有“顾虑”,可以身后一起合葬。最后他还警告宪宗,不遵从祖宗合葬之制以及先帝遗命,是要被朝堂、天下、宗藩、后世“议论”的。

注:姚夔的话威胁性很强,他是在暗示宪宗的行为会让他在道义上无法符合做皇帝的要求。皇朝的传统价值观虽然认为臣民没资格推翻皇帝,但是无道的皇帝也是没资格赖在位置上的。

为了给周氏和宪宗足够的压力,七月初三近两百名朝堂重臣以及在京公侯,跪伏于文华门前“哭门”,要求皇帝遵从先帝遗诏。迫于压力周氏和宪宗不得不退让,为钱氏上谥号“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安葬于英宗显陵并将神位祔太庙。

至此钱氏的皇后身份彻底无法改变了,不过在这场斗争中周氏也实现了保底。朝臣们出于妥协同意了周氏身后也系帝谥、合葬、祔太庙的要求,也就是说周氏可以成为皇后。

谨按成化四年间慈懿皇太后崩逝之日,群臣会议有二后并配之文。

《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九》

但这板上钉钉的事情,却被那个传说中受她保护才顺利长大并登基的明孝宗(朱祐樘)给推翻了,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修改周氏谥号。

注:关于这段公案,笔者觉得不是孝宗无情,而是《明史》中所谓的万贵妃迫害后宫嫔妃以及宪宗子嗣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这件事情乾隆也考据质疑过,笔者之前也有图文说过此事,有兴趣的可以翻看。

孝宗之所以推翻当年的妥协,主要是三点。

一是他们的关系不好,虽然具体原因笔者不确定(可能是周氏在后宫比较跋扈),但是有很多证据可以旁证这一点。例如孝宗一直不同意崇王朱见泽(周氏的另一个亲生儿子)入京朝觐周氏,甚至在周氏生命最后几年,屡次提出想见一见自己儿子都不能如愿。

明朝虽然不允许藩王们擅自离开藩地,但是也没有不允许藩王朝觐的规定。同时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崇王朱见泽有谋逆的能力或意图。最后一位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想见一见自己的儿子,这也不是什么理解不了的事情。孝宗如此不近人情,只能说他和周氏之间关系不好,有矛盾。

二是虽然当年达成了妥协,但是孝宗并没有参与。他不愿意平白地去背这个破坏祖制的坏名声。三是一旦同意后,他自己也要惹上很大的麻烦。孝宗的生母纪氏也不是皇后,要不要给自己的生母争取“系帝谥、合葬、祔太庙”的权力?孝宗本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愿去干这种和整个朝堂斗争的事情。

因此内阁一反对,孝宗就就坡下驴改“睿皇后”为太皇太后,并且也不动神色的无视当年“祔太庙”的约定,周氏的神位被奉安于奉慈殿。周氏奋斗几十年,即将到手的成果也就此化为乌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