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得好:“十层单不如一层棉。”寒冬时节,人们得益于棉花的温暖。中国是世界上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棉花并非中国本土作物,它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古时称为吉贝、白叠、木棉或梧桐木,用它织成的布称为白叠布。几千年来,棉花在中国的旅居过程中发生了不少趣事。

棉花由“丝绸之路”传入


(资料图)

在棉花出现之前,古人衣料的主要来源是麻葛、丝织品和毳皮。麻、葛一类植物纤维织成了布,因普通人大多着布,“布衣”成了老百姓的代称。

棉花进入中国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也不排除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可能性。陆上丝绸之路中有一条是北路,即通过甘肃、新疆境内的“西北丝绸之路”传入;另一条是南路,即经过四川、云南境内的“西南丝绸之路”传入。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在棉花的传入上,南路早于北路。

早在汉代,人们就已初步将棉花纺织成布匹,没有染色的棉布称为“白牒”,已染色的棉布则称为“彩牒”。汉代学者王符在《潜夫论·浮侈》中有“文组彩牒”的表述,这里的彩牒即是棉花纺织染成的精美棉布。

印度棉花最先到达中国云南和缅甸边境,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哀牢夷”。云南的棉纺织技术已具有相当的水准,云南哀牢山区和澜沧江流域的棉纺织业发达。据《后汉书》“哀牢夷”条记载:“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织成文章如绫锦。”梧桐木华即棉花,也就是说人们能利用各种染料印染出斑斓多彩貌似绫锦的棉质花布。

云南当地生产的一种棉布叫“广幅布”,由于幅宽质优,很受青睐,并被汉王朝大量征调。

南北朝时期,我国边疆地区与内陆的交往日渐频繁,由云南、新疆等地运往内陆的棉织品逐渐增多。据记载,仅海南林邑、阿单罗、干陀利、婆利、中天竺等诸侯小国,每年贡献给朝廷的棉织品数量就相当可观。南朝时,上至皇帝、下到官员多用这种棉布制成衣服。

由于那时的棉花多产自边疆地区,中原和江南地区还没有种植棉花,人们虽然享受了棉花织布的福利,却不认识棉花。在记载中,有人将棉花写成高大的树,有人将它记录成一种草。

唐代官员曾为棉布代言

到了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完全畅通,西北地区生产的棉织品流入中原的数量持续增长。唐上元年间(760年—761年),新疆高昌地区为支援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曾以赊放的方式收集大批军需叠布运往中原。

唐代,棉花种植开始向中原等地区普及。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是我国最早介绍植棉的农书之一,其三月篇有“种木棉法”,精练概括了棉花栽培技术,全文虽不到200字,但记载的栽培技术比较全面,从棉花的种子处理、播种期到整地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的防治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对棉花的植物学特性也作了精细分析。

隋唐时期,广西棉花的种植、纺织和染色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由于广西出产的棉织品式样颇多,质量精美,色彩鲜艳,除供应广西本地,还远销京城长安及全国其他地区。其中尤以“桂布”“桂管布”在全国驰名,深受人们喜爱。

桂管布因产于岭南桂管地区而得名。桂管是唐朝的行政区,驻桂州治(今桂林),其管辖区域在当时属偏远地区。桂管布就是今天的木棉布,属于老粗布。这种产于广西的桂布,被当时在杭州的白居易写进了诗歌。因为白居易曾用其做新棉衣,十分高兴,赋诗赞美道:“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这说明棉布已广传中原地区,成为唐代一种普遍的纺织品。

据《太平广记》记载:唐文宗时,左拾遗夏侯孜“常着桂管布衫朝谒”。他常穿着用桂管布做的粗布衣服上朝,文宗问他为何穿如此粗糙的衣衫,夏侯孜说,桂管产的这种布,因为粗糙比较厚,可以御寒。文宗皇帝因此用桂管布做衣服,满朝官员竞相仿效。有了皇帝的“代言”,“桂管布”一到长安,很快被抢购一空,其价格猛涨。

宋代以后,东南各地种棉多了起来,并逐步引入江东地区,进而发展到长江流域。江南种植棉花最早是在上海的松江地区,当时松江一带土地贫瘠,从福建、广东引进棉种种植,随之纺织等工艺技术在当地传播,轧花、弹花、纺纱、织布等手工业也随之兴起。

松郡棉布衣被天下

中国大规模种植棉花、消费棉品出现在元代,松江府人黄道婆将海南的纺棉技术带到上海,带来了中国棉纺织技术的飞跃。

黄道婆早年流落崖州(今海南岛崖县),从当地黎族人身上学到一整套棉纺织加工技术。元成宗元贞年间(1295年—1297年),黄道婆搭海船从崖州回到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她看到家乡棉纺织技术十分落后,就结合当地棉纺织生产,总结出一套融黎族棉织法和当地纺织工艺的新技术,广传于人,一举改变了当地棉纺织生产的落后状况。

棉纺织业的大发展带动了棉花种植,许多稻农纷纷改种棉花,当时松江府东乡“大半植棉”,形成“棉七稻三”的种植格局。松江出产的棉织物品种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标布、龙墩布、丁娘子布、药斑布等。

种棉花、搞纺织甚至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特别是随着棉纺织业地位的日益提升,妇女作为棉纺织业的主力,在家庭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当时,纺织技术高超的姑娘身价倍增,媒人盈门。当地厚嫁盛行,大凡女子从七八岁就学习纺纱,十一二岁就学织布,父母因女儿多年对家庭的贡献,多备丰厚的嫁妆以作补偿。因此成婚后,松江的新媳妇与其他地区相比,享有较高的礼遇。

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技艺展演,中学生现场展示由黄道婆改进的三锭脚踏棉纺车纺纱。

到了明代,人们对棉布的需求进一步增长。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以行政命令强推植棉。到了明代中叶,因种棉范围渐推渐广,甚至挤占了桑蚕种植面积。明末时,种棉业发展到黄河流域,基本普及全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随着棉花的推广,江南松江府成为元、明、清三代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赢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誉。

专家分析,需求是决定元明清三代棉花引进、推广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宋代中国人口破亿,此后除元代外,中国人口爆炸式增长,国民穿衣吃饭的压力骤增,比丝麻更高产、廉价的棉花刚好适应这种刚需。清代于19世纪后期又从海上引进了更为高产、优质的陆地棉和海岛棉,也是需求使然。

清代棉纺织品已大量出口。据史料记载,嘉庆、道光年间,从广州出口到欧美和亚洲的日本、东南亚等地,中国产的紫花布曾风靡英国,成为当时英国绅士的时髦服装。

文内图片来源:新华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