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刘禅,即《出师表》,其中有这么一句话: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翻译过来就是“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说刘备对季汉众臣有殊遇之恩?
可以用魏延举例子,刘备在汉中战胜曹操后,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但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
【资料图】
刘备任用魏延守汉中,反常之处绝不仅仅是没有选张飞而已,这其中反映出刘备本人,或者说蜀汉集团的用人准则。这些准则,选拔出了诸葛亮口中的“侍卫之臣,忠志之士”,并且充满与时代对抗的理想化味道。
首先,魏延不是士族。
汉末,是士族的时代,所谓士族,就是世代为官的家族,这些家族在事实上使得选拔人才的方式变为了世袭,由于累世为官,他们垄断了教育资源(书籍,老师),控制了上升通道(选拔族人、门生,或者与其他家族互相推荐),掌握了社会舆论(褒贬时政,品评人物,比如月旦评),最终霸占了大量的土地,成为了豪强。
到了汉末,这个阶级已经无可避免地,必将成为统治阶级,比如袁绍的家族,荀彧的家族,孔融的家族,杨彪的家族等等。
要想站稳脚跟,就得依靠士族、任用士族,把资源向士族倾斜,默认甚至制度化士族的特权,就可以换来他们的支持。
然而士族,在刘备的用人法则里,不具备特殊性,蜀汉的四大将军,外加一个合传的赵云,没有一个士族,诸葛家虽然算士族,但是寒门而非豪门,雪球没能滚起来,庞统和诸葛亮的情况差不多,糜竺糜芳是大商人。
在这一点上,曹刘的立场一致。曹操是坚定地与士族作斗争的,他杀孔融,杀边让,放逐祢衡,这些都是当世名士,更重要的是,曹操用人的准则,是天下皆知的“唯才是举”(虽然大权还是诸曹夏侯掌控)。
用今人的眼光看,当然觉得唯才是举简直是人尽皆知朴实无华的道理,难道不该这样吗?可是放到汉末,唯才是举就是在切士族的蛋糕,士族要的是垄断仕途,让本阶级永远有官做。一旦唯才是举,不管什么出身的阿猫阿狗,都有可能跻身统治阶级,他们的蛋糕就小了,他们的特权就没有了。
唯才是举,对那个时代来说,简直就是在倒行逆施,因此曹操一死,曹丕马上跟士族妥协,士族拥护他当皇帝,他则实行士族代表陈群设计的九品中正制,而这一制度,就是将士族对仕途的实际垄断,制度化,明面化。
这就是士族的时代,蛋糕都是你们的,只要把皇位给我留着,曹魏也就从寒族政权变为了豪门政权,最终被一个根正苗红的大士族-司马家取代。
在这一点上,蜀汉可以说坚持得更加彻底,刘备的继任者诸葛亮,治理蜀汉最亮眼的一笔就是他执法严明。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而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己最亲近的人犯了错都杀,你们士族犯错还会放过吗?谁都别想着有特权,这样一搞,蜀汉的百姓能不爱他吗?大士族能不恨他吗?
曹魏妥协,蜀汉坚持,这种坚持源于刘备,承于诸葛,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是在与时代对抗。
可以在蜀汉君臣的身上,找到很多更贴近人性本身,更远离其所处时代的价值观,使得现代人很容易对远在1800年前的这群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其次,魏延不是益州人。
汉末,中国的所有重心都在北方,蜀汉和东吴是妥妥的地方政权,而作为地方政权,就要面对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政策要不要向本地人倾斜?尤其是,要不要对本地士族倾斜?
站在本地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你用他们的地方做基本盘,他们却得不到半点特权,甚至还被排挤,还想他们支持你?做梦。
而站在外来政权的角度来看,如果它的政策向本地人倾斜,那么久而久之,这个政权就会变成一个本土政权,还是个本土地方政权,那还有北伐中原的能量吗?
蜀汉和东吴都是外来政权。蜀汉的基本盘是益州,高层则是刘备从北方,从荆州带过来的老班底。东吴的基本盘是江东,高层则是孙策带过来的淮泗将领。
然而两国可谓背道而驰。孙权走的是一条彻底的本土化路线,把自己的政权和江东士族牢牢地捆在一起:比如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这些姓氏在吴书里一抓一大把。
这样做的好处是,东吴政权十分的稳固。一旦有外地入侵,本土士族将会冲在第一线,因为这是他们的政权。而坏处就是,他们对于天下的兴趣并不大,偷袭荆州袭击盟友也是为了保全自己全据长江避免被顺流而下攻击,所以东吴的对外战争可谓极其拉胯。
因此孙权最不讨喜的地方不在于他是孙十万,而是由于他彻底的本土化,使得东吴政权最先丧失了统一的能量。
蜀汉集团恰恰相反,坚持不以益州人为主。益州两个门户,东边的荆州,坐镇的是从北方带来的关羽,北边的汉中,坐镇的是从荆州带来的魏延,没有益州人的位置,这也是选魏延不选张飞的原因之一,北方、荆州各选一个代表。
与第一条不向士族倾斜一样,诸葛亮也忠实地继承了这一原则,他身边的近人,马谡,杨仪,他的接班人,费祎,蒋琬,姜维,通通不是益州人。
这样的坏处就是蜀汉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本地人的反抗从未停止,最后劝降刘禅的谯周就是本土士族的代表,尽管对于诸葛亮本人,谯周十分推崇。
而好处就是,蜀汉这个政权,从未丧失过进取心,夺取益州之后,是得汉中,进攻襄樊,托孤白帝之后,是平南中,连年北伐。
用天下的人才,是为了得天下,兴复汉室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刘备塑造的意识形态,偏安一隅,是蜀汉从来都不能接受的。
很多人不理解北伐,为什么差这么多却不停地主动进攻?因为人才班底会老,外来的,也会慢慢地变成本地的,久而久之,蜀汉也会走上东吴的老路,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本土化政权。
最后,魏延的资历浅。
在被提拔为汉中太守前,魏延仅仅从刘备入蜀才开始有记载,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因为数有战功,迁升为牙门将军。
蜀汉这个政权,可以说是爆炸式增长的。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还在荆州被曹操撵着跑,建安十六年(211年),已经开始入蜀了。
这样的扩张速度,对人才的供给是个巨大的考验,或者说,这是对刘备的眼光和姿态巨大考验。刘备当初可以向一个小自己二十岁的年轻人请教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如今就可以把一个毫无背景的将领放到封疆大吏的位置。
而从结果来看,刘备认可魏延,不认可马谡,看人的眼光之毒辣,可见一斑。破格提拔所要面对的压力自不必多说,放到刘备身上反而不是最大的亮点了。
综合以上三点,刘备用人,包括继承他政治路线的诸葛亮用人,是拥有极强的对抗时代的理想化味道的。
本应该倾向于士族,但他没有;本应该倾向于本地人,他也没有;本应该按资排辈,他还是没有。顶着时代的压力,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也认可兴复汉室,你就放心来,他更不会猜忌,动不动就杀人。
所以,诸葛亮那句话的意思是说,各位“侍卫之臣,忠志之士”,各位非士族,非益州的人才们,如果不是先主,你们大概率没法出人头地,不是你们能力不行,是时代的限制。
实际上,刘备这个人的理想化色彩,还不仅在于他的用人准则。在官比匪恶,人人屠城的三国时代,襄阳的老百姓却自愿跟着刘备走,注意,不是刘备要迁他们,因为百姓被迁在这个时代是稀松平常的,而是这些百姓自愿跟着刘备逃。
哪个军阀是爱民的?哪只乌鸦又更白一点呢?历史告诉我们,刘备确实不一样。
在上下相疑,信任危机的时代,刘备却对跟随他一起起于微末的两个白衣-关羽张飞,恩犹父子,几十年来,没有对命运的妥协,没有被利益的腐蚀,未变。
君不见,荀令君与曹丞相分道扬镳,陆逊出将入相死于非命,田丰准确地预言了未来,却死于主公的面子。
在黄权投降曹魏之后,客观地说出了错在自己,不在黄权,善待了黄权的家人,黄权之子黄崇也为这份殊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理想化,意味着现实强大的阻力,甚至可以断言,在士族阶级接管中国政权的时代,如果蜀汉不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妥协,是绝无存活的可能的。
但,这又怎么样呢?是非成败转头空。当时间的尺度拉到两千年,成败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故纸堆中看到了怎样的人性光辉,这些光辉,将天空照得亮如白昼,不论古今。
在汉末代表新时代的士族,也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占据着北方的曹魏,偷袭盟友苟活的孙吴,终结了三国时代的司马晋,和如流星般稍纵即逝的蜀汉,老百姓会更怀念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