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名为“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刘备托孤”是三国史中的经典桥段。关于这场“托孤”,研究者历朝历代不乏其人,即便到现在,也有不少意见不一的阐释者。

历代帝王图中的刘备

“刘备托孤”发生在公元223年,这一年刘备在奉节病逝。死前,他做了一番政治交代。


(相关资料图)

史书记载,“春二月”,诸葛亮奉诏自成都到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病笃,“托孤于丞相亮,李严为副”。刘备和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君可自取”,取的是什么?史学家众说纷纭。一是说取的是皇位,所谓“自取”,要么是自己取而代之,要么是自行在刘备其他孩子里挑一个取而代之。还有一种说法是,取的是权力。如果刘禅实在不行,那你诸葛亮可以“自擅”“专权”。

对刘备的这个遗嘱,诸葛亮哭着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意思是要竭尽全力辅佐刘禅,死而后已。

刘备又写了诏书给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样,当事双方,他都有了明确的交代。

这场“托孤”大戏中,刘备还交代要以“李严”为副。这显示了他具备长远的眼光。

魏蜀吴三分天下,儿子年幼,如何能在三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潜在的威胁是什么?刘备不得不察。在他病逝前几年,关羽、张飞接连被杀,他拒绝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愤而亲征东吴,不料也是铩羽而归,退守白帝城。

此时东吴山越不宁,濡须、江陵都面临曹魏的侵扰,自顾不暇,已无余力攻取蜀汉。刘备对此洞若观火,他致信东吴前线大将陆逊说:曹魏大军已在江陵,我如果再次东袭,你觉得怎么样?陆逊回信说:恐怕你军刚刚被我打败,创伤未愈,无暇东进吧。两方议和。

所以刘备托孤之时,所患不在孙吴、曹魏,而在内部。他要稳定政权内部,避免出现大的波动。

蜀汉政权内部分为两派:一是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的荆州集团,有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人;一是原来的刘璋旧部,可称之为益州集团,有董和、黄权和李严等人。

刘璋旧部是公元214年刘备迫使刘璋投降后收服的,作为本土派,他们对荆州集团持有较强的敌对情绪。此时,关羽、张飞已死,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也必然要考虑到益州集团的平衡。而李严为中护军,既突出了荆州集团,又没有舍下益州集团,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维持蜀汉政权。更何况,李严本身具备较强的军事才能。这对蜀汉政权未来的征战,都是有利而无害的。

三国史中,不光有“刘备托孤”,孙吴、曹魏也都托孤的戏码。

历代帝王图中的孙权

公元200年,孙策在曲阿被刺杀,临终前传位给弟弟孙权,托孤名士张昭:“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这个临终遗言,和刘备的有很高的相似度。但显然,张昭也并没有自取之。孙权以张昭为长史,以周瑜为中护军。

当时孙氏集团内部也存在两股力量,一是淮泗集团,一是江东士族。

张昭本是徐州人,东汉末年为避战乱南渡。孙策创业时,起用张昭,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他。孙策托孤于他,也是为了“缓解与宾旅寄寓之士之间的紧张关系,团聚他们以巩固在江东的统治”。

对孙策之死,孙权很是伤心,要大办丧礼,还要守孝。张昭对孙权说:这是痛哭的时候吗?“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你这样拘泥礼法,疏于防范,贻误战机,和敞开门户迎接强盗进来,有什么区别?他让孙权脱去丧服,换上战袍,扶他上马,“使出巡军”。在张昭、周瑜的辅佐下,最终稳定了江东局势。

在曹魏这方面,曹丕、曹叡都有托孤之举,所托之人都有司马懿。司马懿资历深,功绩大,是一个托孤的好人选。但同时,这也多多少少为直接埋葬曹魏政权埋下了伏笔。

历代帝王图中的曹丕

翻看中国古代史,从较早的周武王托孤周公旦到清代咸丰帝托孤八大臣,时常能见到帝王家的托孤大戏。刘备托孤、孙策托孤,结局都比较圆满,但更多的还是以悲剧收场。

如汉武帝,传位于幼子刘弗陵,托孤于霍光等四人。但这四人很快就互相倾轧,最终权力集中在霍光手中。霍光专权跋扈,甚至只让新帝宠幸其外孙女一人。其死后,子侄眷恋权力,因谋反而被灭族。

再如清代,鳌拜与康熙帝的故事更为有名了。1669年,康熙帝设计捉拿鳌拜并将其治罪,这还被写入了武侠小说之中。

所谓托孤,是人临终前,委托他人照料遗留的子女。但帝王家的托孤,带来了权力的重新分配。托孤臣子间的互相倾轧,幼帝年长后与托孤臣子间的权力争夺,酿出一幕幕政治悲喜剧。或许也正因为此,“托孤”才会被人关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