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是《韩非子》系列作品的第十三篇,题目取自全文开头的人名,据推测应当是韩非向韩王上书时的言论。


(资料图)

文章的主旨与前述《说难》《孤愤》等篇类似,都是为了阐明法术之士向君主进言的困难,论说法术之士推行变法改革时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

不同之处在于,《和氏》一篇抛开了枯燥的逻辑推理和纯粹说教,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引导读者形成联想,更能让人产生一种灵动的画面感。

全文共分为三个段落,其中第一个段落,韩非创作了一个与和氏璧来历有关的寓言故事,讲述了楚人和氏向楚王进献玉璞却屡被刑戮的悲惨遭遇。

这里和氏所进献的宝玉,正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在古代的经典文献中,经常将其与“隋侯之珠”等名贵珠宝并列,以代指当时最为珍贵的宝物。

比如范雎未见秦昭襄王时,曾专门上书以陈述观点,其中就有一句:

臣闻 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

其中的“和璞”,指的就是还没有现出原形的和氏璧,与砥厄、结绿、悬黎一样,都是当时人们心目中最名贵的宝物。

范雎说这段话意在表明:起初这些美玉都被厚厚的外皮包裹着,就算是再精巧的工匠,也无法一眼就辨别出来,可最终它们却都成了名动天下的宝器。

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外貌平平,你把他放在人堆儿里,就算是圣王也未必能将其辨别出来,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对国家一无是处。

我范雎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其貌不扬,但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东方六国君主不能任用我,那是他们有眼无珠。

您秦王的境界不知道要高出他们多少,可不能像他们那样以貌取人啊,万一不小心错失了我这样一个人才,那得多可惜啊!

无独有偶,后来到秦王政时期,因郑国疲秦、嫪毐叛乱、吕不韦被废等事件接连发生,秦国公族趁机鼓动秦王颁发了《逐客令》,要求所有外来的宾客必须限期离境,客卿李斯也在受逐之列。

为了劝说秦王打消这个荒唐的念头,李斯作《谏逐客书》一文,也拿珠玉宝器与人才作类比,说: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其中的“随和之宝”,指的就是“随侯之珠、和氏之璧”,与其同列的既有宝剑良马、也有旗帜钟鼓,这些东西大都珍贵无比,但都出产于东方六国,并不是秦国的国产货。

李斯罗列这些珍宝器物意在表明,如今秦王宫室里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秦王并没有因为他们是进口货就嫌弃厌恶,反而珍爱无比,可见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不掺杂额外属性的。

倘若你执意要求只要不是国产的物品就不用,那么等把这些东西都清空了,大王的宫殿里也就不剩什么了。同样的道理:

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 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所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从穆公时期的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枝,到孝公时的商鞅、惠王时的张仪、昭王时的范雎,这些帮助秦国走向富强的名臣,哪个不是外来的人才?

因此我们说,封闭保守、拒绝使用外来人才的时代,往往是虚弱的时代;开放包容、能够不拘一格重用外来人才的时代,往往是最强盛的时代,这些都是被历史一再证明了的。

眼下你所驱逐的这些士人,虽然没有出生在秦国本土,但都愿意向大王效犬马之劳,也都是可用的人才。倘若就因为他们不是秦人就一棒子打死,就等于是自断臂膀去资助敌国,减损自家的劳动力去充实仇敌的阵营。

还有比这更蠢的事情吗?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拿珍贵的珠玉宝器来比喻难得的人才,也算是古已有之的传统,这并不是和氏璧所独有的殊荣。

而和氏璧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宝物中脱颖而出,以至于逐渐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使得如今的我们依旧耳熟能详,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和氏璧的身上实在是附着了太多传奇故事了。

在这些或附会 或虚构的典故中,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都跟和氏璧产生过千丝万缕的关联,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又让其声名达到了爆火出圈程度;而秦始皇将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流传后世的传言,更是给和氏璧赋予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但事实上,在可靠的历史典籍中,有关和氏璧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其传承的过程又经历了哪些曲折,我们其实很难找出什么实在的证据,

反而是假借和氏璧的名气而穿凿附会胡乱编造出来的故事不在少数。而《韩非子·和氏》篇就是其中的典型,他所要讲述的,正是有关和氏璧来历的传说。

一、和氏献宝的寓言

故事是这么说的:

13.1 楚人和氏 得玉璞 楚山中,奉而 献之厉王。厉王使 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为诳,而 刖其左足。

在这里,我们需要先交代一下背景。

首先,是关于和氏的称谓问题。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被称为“和氏”的楚国人,至于他究竟叫什么,韩非以及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都没有给出明确的交代,一直到了司马迁写作《鲁仲连邹阳列传》的时候,才出现了“卞和”这个名字。

但这个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答案也同样不清不楚。

其中的一个疑点在于,故事的开头,韩非首先将其称为“和氏”,看起来好像是出自和氏家族的人。但在后文中,又接连出现了“王以和为诳”,以及“和曰”等句式,这样一来,“和”似乎又变成了他的称谓。

假如我们现在探讨的是一个发生在欧洲的故事,这样的叫法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就比如我们熟悉的威廉·莎士比亚,他的本名叫做威廉,莎士比亚则是他的姓氏。用姓氏称呼一个人本就是西方的传统,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在中国也这么称呼,就很有些莫名其妙了。

当然了,这个问题也并非完全无解。因为在春秋时期,人们确定一个家族的“氏”,候选条件除了官职和封地的名称之外,祖父的字也是一个常用的选项。假如“和”就是他的字,那么无论将其作为称谓,还是当成现代意义上的姓氏,也都不会让人感到奇怪了。

但问题到这里还不算完。春秋时期一个家族获得了新的“氏”,往往意味着他们要别出原来的宗族,建立属于自己的宗庙,这种事情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往往意味着沉重的负担,

因此所谓的“礼不下庶人”,也算是对庶民的一种特殊关照。而假如和氏本身就是一名贵族,那么依据“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楚王再怎么恼火,也不太可能对他施以“刖刑”的处罚。

反过来说,如果汉代出现的“卞和”这个名字真实存在的话,那么按照春秋时期的命名规则,韩非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就应该将其称作 “卞氏”,

这块玉璧在命名的时候,也不应该称为“和氏璧”,而是要改为“卞氏璧”,这样的结果恐怕任谁都无法轻易接受。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和氏的名字跟身份都有着解不开的谜团。无论你采取了哪种说法,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释,也都会让人感到别扭。

其次是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按照韩非的交代,和氏生活在春秋早期,一生先后经历了楚国的厉王、武王、文王三代君主。

其中最早的厉王,名叫熊眴,即位于公元前758年,主政的年代距离标志着西周灭亡、东周开始的公元前770年,才刚刚过去十几年的光景。

这个时候周朝还处于二王并立的时代,楚国的君主也还没有称王,因此到公元前741年去世的时候,熊眴的谥号还因循着楚人的传统,被称作“蚡冒”。

蚡冒去世当年,他的弟弟熊通就发动了政变,杀死其继承人自立为楚君。到公元前704年,因向周王提出为自己提高名号的请求未得许可,熊通一怒之下自上王号,开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蚡冒大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追授为王,得到了楚厉王的谥号。

熊通在位时间共有51年,一直到公元前690年才去世,死后谥为楚武王。他的儿子熊赀继承王位,在位共15年,到公元前676年去世,谥为楚文王。

到这个时候,中原地区由齐桓公所创立的霸主秩序,才刚刚出现了一些苗头。

最后,是有关的地理背景。

和氏所生活的楚山,又被称为荆山。

依据《大辞海》及某百科的介绍,我国境内被称做荆山的不止一处,分别位于湖北省南漳县西北、陕西省富平县、河南省灵宝市、安徽省怀远县、甘肃省灵台县。

其中位于湖北和安徽的两处荆山,在春秋战国时期大体上都位于楚国境内,且如今都有类似于卞和洞、抱璞岩、抱玉岩的名胜,都认为是和氏得玉的所在。

不过按照《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楚国在蚡冒主政时期,仍处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莽荒阶段,活动范围仍没有脱离其最早发源地,其统治疆域还远远没有拓展到安徽境内。

因此假如韩非所叙述的故事背景有其真实依据的话,那么和氏发现璞玉的所在,也只能是位于今湖北境内、武当山东南、汉水西岸的荆山。

让我们还回到寓言故事本身。

故事最早发生在楚厉王时期。

当时和氏在楚山中偶然间得到了一块原生的玉石荒料。这种原石由于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因此被称为“玉璞”。

通常情况下,当玉石的主体部分仍被外层表皮包裹着的时候,人们很难通过简单观测的方式,分辨出玉矿石与普通石料的区别。即便你凭借长期断玉的经验,认定了其中蕴含着玉石,但想要判断其价值,也总得把风化层剖开了才行。

不过,和氏大约很有些未卜先知的本领,并不需要剖开原石,仅凭肉眼就断定里面一定藏了一块稀世珍宝,于是就恭恭敬敬地捧着玉璞来到王宫,打算将其进献给楚厉王。

楚厉王听说后很高兴,于是就请专门从事玉石雕刻业务的工匠来作鉴定。可没承想,王宫里的玉匠不仅眼拙,认不出这是块好玉,而且还手懒,没等剖开外皮就斩钉截铁地下了结论,说:“这根本就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嘛!”

鉴定的结果让所有人大失所望,楚厉王听了更是信以为真,认为和氏有心欺瞒自己,因此就命人砍去了他的左脚以示惩戒。

这是和氏第一次因被人误解而受到肉刑的处罚。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 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 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后来楚厉王去世,楚武王即位,和氏见楚国换了主人,就又捧着璞玉到王宫献宝。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楚武王处理问题的方式跟他的前任根本就没什么分别,也是胡乱叫了一个玉工前来鉴定,而玉工也没有剖开原石,就十分笃定地认为:“这就是一块石头!”

楚武王一听,也认为和氏有意欺瞒自己,于是就让人把他剩下的那只右脚也给砍掉了。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 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 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氏接连献宝两次,结果非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把两只脚都给搭进去了,境遇不可谓不悲惨。

碰到这种有理也说不清的混账事,照一般人的想法:

要么就是自己动手,或者找人把石料剖开,里面是不是藏了一块好玉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要么就是自认倒霉,干脆放弃得了。反正对方也不识货,你干嘛非要跟自己过不去呢?把宝玉留给后代当传家宝他不香吗?

可要不怎么说他和氏就不是一般人呢?经过这么两次遭遇,他已经完全变成了废人,可内心却依然坚持原来的想法。他总觉得,好鞍就是得配好马,这么名贵的玉石,也当然要献给全楚国最尊贵的人,而且还必须得让最灵巧的工匠,打造出最精美的样式来,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错误,那都是对天生宝玉的亵渎,而自己这双手显然没资格剖开玉璞。

于是乎,天下第一犟种就这么诞生了。

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和氏唯一的念想就是等待,等待一个慧眼识珠的君主,等待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机会。

只可惜,和氏的运气实在不佳,他所面对的这位楚武王,是一个超长待机超长续航的超能君主,在楚王的位子上一直待了五十多年。而我们的和氏,就这么悲痛而又凄惨地等待了五十多年。

随着时光的流转,楚武王也终于经不住时间的摧残,依依不舍地驾鹤西去了。和氏终于在生命即将耗尽的前一刻,等来了楚国新的主人,楚文王。

国君出现轮替,这对于和氏而言本该是好消息才是,但有了前两次的经历,如今的和氏却陷入了彷徨之中。他既舍不得让这块稀世宝玉埋没人间,又不敢贸然进宫去献宝——毕竟自己两条腿都没了,假如新任的楚王还是一个暴脾气,到时候一刀砍下来,真不知道自己还能损失些什么了,因此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无奈之下,他只好抱着玉璞在楚山痛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都流干了,眼角里渗出了血水,依旧不肯罢休。

和氏的事迹很快就传到了楚文王的耳朵里。听到这个故事,刚刚即位的楚文王感到十分费解,于是就派人前去询问,说:

“天底下被处以刖刑的人多了去了,可也没见过有哪个人会像你这样,都过去几十年了,还哭得这么悲惨啊!”

和氏的回答很让人动容。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 而题之以石,贞士 而名之以诳,此吾 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 理其璞 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他说:“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是被砍去的双脚,真正令我感到悲伤的,是世人的有眼无珠。明明是一块举世珍奇的宝石,却被诋毁为普通的石头;明明是诚实忠贞的有识之士,却被污蔑成欺世盗名的骗子。这世道竟如此荒唐,世人竟如此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能不令人感到痛心吗?”

俗话说,在这个智商普遍过剩的时代,走心是唯一的技巧。听了和氏的陈述,楚文王果真走了一次心,命人将这块玉璞的外皮剖开,竟然真就得到了一块光泽璀璨的宝石。

时隔五十多年,这块被和氏奉为至宝,但却被两任玉工鉴定为假,被两代君主弃如敝履的美玉,终于露出真容得见天日。为了纪念和氏坚守理想信念的伟大精神,楚文王遂将其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块在此后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长盛不衰的稀世珍宝——“和氏璧”——就这样诞生了。

二、法术之士为什么很难得到重用?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实际上不难发现,和氏抱璞泣血的故事尽管凄婉动人,但显然并不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一切都仅仅存在于韩非汪洋恣肆的想象之中。

韩非之所以要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出来,其目的还是为了宣泄其作为“智术之士”怀才不遇的孤愤之情。

在和氏献璞的故事中,献玉者“和氏”所代表的,正是向君主直言进谏、倡导改革的“法术之士”,他们所要献出的宝物,就是能够引导君主富国强兵的“法术”。

“和氏”所面对的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代表的是“法术之士”所要进言的君主,而鉴定珠宝的“玉工”,扮演的恰恰就是包括权势重臣和左右近臣在内的,所有阻挠变法的群体。

“和氏”所代表的法术之士,一心想把自己的宝物献给君主,可横亘在他们中间的“玉工”,却总是想方设法出面阻挠。

为了不让君主发现宝物的价值,不让献宝者受到君主的青睐,这些玉工竟然连剖开玉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愿意做,以至于献宝之人因受诬陷而屡屡遭受刑罚,宝物还依然保持着刚刚被发现时的原始状态,这样的结局还不够荒唐吗?

因此进入第二个段落,韩非紧接着就发了一通感慨,解释了法术之士 难得重用的原因。

文章说:

13.2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

珍珠美玉,从来都是为人君者迫切追求的宝物,天底下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珠光宝气的诱惑。哪怕是坐在权力金字塔顶端的帝王,也难以逃脱这一规则的限制。

就拿和氏璧来说吧,战国中后期的秦昭襄王,听说它流落到了赵国,为了能够一窥真容,不惜要拿十五座城池来作交换;蔺相如为了替赵王守住宝物,不惜拼上自己的性命;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更是将其制作成了皇帝印玺,可见其价值有多高,它对君主的诱惑有多大。

然而,任它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是君主梦寐以求的天下至宝,它的价值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但当和氏恭恭敬敬地将其进献给君主的时候,也依旧要冒巨大的风险。

要知道,当它刚刚被发现,还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时候,其朴素无华的外表,虽说算不得有多完美,可也不至于对君主构成什么危害啊!

可即便如此,和氏还是被玉人说成是骗子,被君主砍掉了双脚,为自己的忠贞和智慧付出了惨重代价。直到后来“荆山泣血”的故事流传开来,楚文王才终于受其感召,命人认认真真地剖开玉璞,让这块被冷落许久的稀世珍宝得见天日,展现出它真正的价值。由此可见,对天然宝石进行价值鉴定有多难!

但不管怎么说,和氏璧毕竟是有实物价值的宝玉,即便玉工见识浅薄,有眼不识“荆山玉”,可只要他肯勤于动手,愿意剖开玉璞的外皮探求究竟,和氏璧的价值就总会有得到世人认可的一天。

而与之相对的是,智法之士向君主进献的“法术”却是无形的,人们很难通过肉眼判断,估量其潜在价值,也不可能通过几样简单的工具,剖视其丰富内涵。

以此类推,智法之士在前进路上会遇到多大的阻碍,一旦进献不成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之不僇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

这一方面是因为,尽管法术的价值远高于和氏璧,但当今的君主对于法术的追求,其紧迫感未必能比得上对和氏璧的追求。

毕竟珍宝美玉是能看得见的,也能够第一时间就刺激拥有者分泌多巴胺,让他迅速产生强烈的愉悦感。

而法术却是看不见的,需要君主经年累月地投入资源,耐心等待好几年甚至好几代,才能真正看到效果。

但君主本人也有好逸恶劳之心,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决心和耐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其发挥效用。

另一方面,法术之士推行变法,需要禁止群臣和士民的自私与邪恶之心,必然会触动人们的既得利益,也必定会迎来疯狂的报复,其结局一定是悲惨的。

因此,掌握了法术的“有道者”之所以还能苟活于人世间,之所以还没有遭到屠戮,不过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帝王之术,还只是像未剖开外皮的玉璞一样,没有来得及进献给君主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趍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陈;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

因为君主一旦掌握了权术,开始运用权术手段明察秋毫,那么万乘大国里那些独断专权的大臣就没办法擅权便私、胡作非为了,千乘小国里那些左右近臣就不敢狐假虎威、为所欲为了,君主的地位自然也就稳固了。

国家一旦开始运用法治,对治下的臣民循名责实、信赏必罚,那么平日里在街市上游手好闲的浪荡之人,就会因为惧怕法律的制裁不敢再好吃懒做、无事生非,只得乖乖地扛起锄头下地干活,为国家财政贡献赋税;

那些平日里好勇斗狠的游侠之士,也会因为担心受到惩处不敢再快意恩仇,只能纷纷投奔战斗一线,将他们的勇力和热血抛洒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家攻城略地、开疆拓土、建立功业。

这也就意味着,真正能够通过法术获利的就只有君主一人,其余所有人都会因此而利益受损

也正因为如此,法术之士必然会成为奸邪弄权者眼中的仇敌,成为好逸恶劳者眼中的酷吏,必然会被所有人视为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

他们会纷纷向君主进言,把重视名节的法术之士诬陷成沽名钓誉的骗子,将其推入和氏所谓“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的境地。

他们会想方设法地诱导君主废止法术,诛杀法术之士,对法术的推行构成强烈干扰 。

—— 前述寓言故事中的“玉工”,千方百计阻挠“和氏”献玉,存的不就是这个心思吗?

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倘若这个时候,君主不能圣心独断,无法排除权势重臣的非议,无法抵制士民百姓的诽谤,自然也就没办法独立地将自己的思想与法术理论融会贯通起来。这就像前述的楚厉王、楚武王那样,对“玉工”的欺瞒浑然不觉,反而把忠心诚意的“和氏”当成了骗子,又怎么可能认识到宝玉的真实价值呢?

君主的思想一旦动摇了,那么光凭法术之士“铁肩担道义”,就算是奋战到死,他们的学说也很难得到认可,他们所倡导的法术也很难坚决推行下去,这也是大多数执守信念的“和氏”们所面临的必然结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