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就跟大家聊聊《三国演义》中,扑朔迷离的吕伯奢灭门惨案,让曹操背负了千载骂名的幕后黑手,竟然是一头猪。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三国演义中的案情。熟悉这段历史的童鞋,可以直接看底部结论。三国演义是这样说的,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所以赶紧逃出了京城,在途经一个县城的时候,还被当时县城里的县令陈宫抓住了。但陈宫感念曹操是一个义士,愿意弃官跟随曹操。于是,曹操与陈宫两人就来到了成皋这个地方,曹操要去见他父亲的好朋友吕伯奢,希望能在吕伯奢家里歇歇脚,吕伯奢知道曹操是逃犯,但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因为当时家中无酒,所以吕伯奢就自己去邻村买酒,留下他的五个儿子招待曹操与陈宫。曹操与陈宫闲坐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后面有异响,曹操毕竟是个通缉犯。这时候已经是惊弓之鸟,所以他就偷偷的过去查看,听见了有人在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误以为他们,要将他与陈宫缚而杀之。所以他就与陈宫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们二人冲进了后殿,将吕伯奢的五个儿子及其另外三个家人全部杀死,杀完这八个人以后,他们才赫然发现。桌案上,躺着一只已经被绑好四足的猪,正狡黠的看着他们俩,眼神中流漏出得意的神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原来他们听到的人家说的,缚其四肢杀之,说的是猪,不是他们。但此时后悔已晚,所以二人赶快收拾行囊,逃出了吕伯奢家。在路上,他们不巧正遇到了吕伯奢,老吕骑着驴,驴身上还驮着几葫芦酒。吕伯奢问他们要去哪,曹操含糊了两句,策马飞驰而过。可没走多久,曹操似乎想起了什么,便折返马头,追上了吕伯奢,将其一剑杀死。

曹操这时候,说出了那句后来经世的名言。宁叫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陈宫听罢这话,大失所望。所以愤然离去,从此走向了与曹操对立的一条道路。这大概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记载,罗贯中先生不愧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这个故事编的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而且似乎合情合理。

但编的毕竟就是编的,如果细加思考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些不合理之处。

第一点就是,吕伯奢为什么会亲自去买酒,吕伯奢家里有五个儿子,还有家丁仆人。像买酒这种事情,完全可以委托另外一个人去,不管是儿子也好,还是家丁也好,吕伯说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陪客人上。所以,吕伯奢自己去买酒,听起来不太合情理。

第二点,吕伯奢知道曹操是被通缉的。那么接待这样的人,是不是应该悄悄的接待,然后悄悄的送出庄。尽量不要让别人发现,他又怎么可能吩咐家人杀猪宰鱼,大摆宴席。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家来了逃犯。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那只猪。既然曹操能听到人说话,说缚而杀之,何如?难道他们就听不到猪叫的声音吗?猪在被绑的时候,会拼命的挣扎,也会发出刺耳的尖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杀猪的。那个声音特别大,不可能都盖不过人声。如果曹操听到了猪叫的声音,一定会知道后面的人在干什么,不会误以为他们要杀自己。那么这只猪为什么没有叫?

下面的推理,可能有些荒谬。不过呢,正如,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曾经说过,在排除了诸多的可能性以后,如果只剩下一种可能性的话。那这种可能性就是真相,尽管他听起来特别的荒谬。

这只猪当时一定知道,他不能叫。他再怎么叫,他终究还是会被绑起来。还是会被杀,还是会被做成红烧肉,还是会被大家食用。所以他忍住了不叫。他在争取一个机会,就是让曹操误以为后面的人,是想要对他和陈宫动手。所以曹操会先下手为强,最后他还真赌赢了,曹操杀死了吕博说的家人之后。也发现了这只用狡黠的眼睛,看着他们的大肥猪,曹操成功仓皇出逃。路上又杀死了吕伯奢。由此还背上了千古的骂名。

而这只本猪。则幸免于难。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推论,吕伯奢系列杀人案,背后的元凶,就是这只猪,这绝对不是普通的猪,能够杀人于无声,他不是猪,是天鹏元帅。史学家们在分析这起案件的时候,想到了各种可能性,唯独忽略掉了最重要的线索。

这只猪,在吕伯奢灭门事件,尘埃落定之后,变成了一个帅哥,直奔高老庄去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