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夺取江东和荆襄之地发动赤壁之战,却被周瑜采用火攻计策击败,带领败军逃窜至华容道,诸葛亮派遣关羽前往此地拦截曹操。

诸葛亮自祁山出兵发动北伐战争,企图割据陇西、攻略长安,为光复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马谡请缨戍守战略要地街亭,意在保障蜀军后勤畅通。


【资料图】

关羽、马谡都为了回报诸葛亮的信任并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决绝地立下了若任务失败甘愿受斩的军令状,这两人最终也确实未能完成诸葛亮交给他们的重任,关羽放走了曹操,马谡指挥不当导致街亭失守。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放了关羽一马却毫不留情地斩杀了马谡呢?这其中到底有何玄机?且听笔者慢慢分析。

首要原因:对国家影响的不同

关羽、马谡二人虽最终都任务失败,但这样的失败对蜀汉政权的后续影响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的,这是二者结局不同的首要原因。

曹操在孙刘联军围追堵截的危急境地之下恓惶逃至华容道,义薄云天的关羽念及旧日情分最终为魏王让开生路。

关羽的放行看似贻误战机,未能让孙刘联军解决对于他们威胁最大的敌人,但从长远来看,对蜀汉政权的影响显然是正向积极的。

曹操返回许都后虽再无力南下进犯,却依然有能力重整旗鼓、稳定局势,将精兵陈列于魏吴边境的襄樊、寿春、合肥等地,继续威胁着心思难定的孙吴政权。

在这样的制衡之下,孙吴一不能出兵攻略荆州和西川,二必须继续与刘备修好以联合抵抗最为强大的敌人,于是最为弱小的刘备终于觅得喘息之机,立足荆州、进取西川,最终达成三分鼎立的局势。

若曹操真的在华容被擒,失去领袖的北方陷入混乱,抽出身来的孙吴将矛头对准刘备,那局促于一隅之地的刘备还能不能建立蜀汉基业就难说了。

诸葛亮发动北伐企图割据陇西、攻下长安、克复中原、还于旧都,计划很美好但第一步就夭折在了街亭。

马谡的失败导致蜀军粮道被断且腹背受敌,面临进退失据的险境,诸葛亮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战略目标,手忙脚乱地带领全军退回蜀中。

本就国小民疲、资源匮乏的蜀汉为动员北伐付出了极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街亭一役又损失了无数兵勇和物资,这样的打击使得蜀汉政权沉沦日久。

这么看来,马谡失败带来的影响无疑是负面消极的,将马谡评价为祸国殃民、怙恶不悛似乎也不为过。

赦免三国鼎立的实际奠基人,惩处摧毁北伐大业的罪人,诸葛亮这样的操作并无不妥之处。

次要原因:两人行为的本质区别

令关羽得以保全而马谡身首异处的次要原因,是两人在执行任务时,各自行为细节上的本质区别。

军人以无条件服从命令为天职,以精准地执行上级的规划为基本素质,这是亘古不破的原则。

关羽在执行拦截曹操的任务时,除了最后因为报答恩情而放走曹操的行为之外,在其他的每个步骤上都忠实地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执行。

诸葛亮曰“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关羽便带兵前往上级指定的地点;诸葛亮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关羽虽持有异议,却还是坚定不移地遵照执行。

反观马谡,其行为简直可以当成是“服从命令、精准执行”的典型反面教材。

在进行开战前的动员部署时,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要求马谡“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但马谡将这一切抛之脑后,轻信自己纸上谈兵的泛泛经验,选择在要道侧边的山上扎下兵营。

轻率的军事部署使得马谡被包围在山上,水源被敌人切断,军心涣散之下,街亭很快陷落。

如此无视领导的指示,自作主张、我行我素、肆意妄为,最终导致任务失败,领导若不对这种落后的盲动分子进行惩戒、以儆效尤,那人人争相效仿,皆以随心所欲为荣而耻于上行下效,这队伍还怎么带?

除了服从命令方面,关羽与马谡在行为细节上的另一大差距则是对于责任持有的的态度。

关羽顶天立地、问心无愧,放走曹操后,关羽明知自己违反了之前立下的军令状,若回去就是被处死的下场,却仍义无反顾地回营向诸葛亮请罪,全然无惧地坦白道:“是从那里来。关某无能,因此被他走脱。”

马谡则首鼠两端、畏葸不前,根据《三国志》记载,马谡兵败后既不收拢残兵也不回师复命,而是畏罪潜逃,甚至连累了收留他的朋友。

对于责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使得关羽、马谡二人高下立分。饶恕关羽这样勇于担当的中流砥柱,可以显示领导的宽厚仁德,亦可为其之后戴罪立功为继续团队作贡献创造机会;处理马谡这样渎职逃避的害群之马则昭示着领导的赏罚分明,是净化团队的必要举措。

潜在原因:地位和能力差距悬殊

决定关羽和马谡结局不同的潜在原因即是两人在身份地位及对于蜀汉政权的重要程度这两方面的巨大差距。

众所周知,关羽同蜀汉政权的头号领导人刘备自青年时代就相识相知,二人在桃园结下刎颈生死之交。随后,关羽矢志不渝地跟随刘备转战四方。

关羽个人能力出类拔萃,不仅武力值爆表,可以亲自提刀上马于万军丛中取敌人主将的首级,还是难得的统率型人才,既可信手拈来地指挥马、步、水三军承担战略要务,又可主导一州军政拱卫中央。

关羽对蜀汉政权贡献良多。刘备入川后委关羽以驻守荆州的重任,担任封疆大吏的关羽鼓动一州之兵在荆楚大地上同曹魏主力多线开战,有力地呼应了刘备攻打汉中的军事行动。

关羽在荆州东拒孙吴,北攻曹魏,当于禁和庞德带兵来犯时,关羽率三军用命,利用暴涨的汉水杀敌无数,震慑的曹操几乎想要迁都,使得蜀汉政权的势力达到极盛。

随同刘备经历初创期并一同栉风沐雨将事业做大的关羽,毫无疑问是蜀汉政权内部贡献最多、地位最尊崇的骨干成员。

而相比关羽,马谡不论是在地位还是能力方面都远不能及。

首先,马谡是在刘备担任荆州牧期间才凭借诸葛亮的引荐加入蜀汉政权的,“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谚语隐约透露出马谡作为大哥马良的陪衬在蜀汉政权内部作为“关系户”人微言轻的尴尬现实;

其次,马谡的能力相当令人怀疑。史书记载马谡在入蜀后任从事、县令、太守,主要从事文职工作。并没有亲自带兵打仗的军事实践经验,但马谡偏偏喜欢和别人议论军事谋略。

将一切看在眼里的刘备在临终前很不放心地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

将两人的地位与能力一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若真斩了关羽,不仅会使得刘备损失一位事业上的得力助手,还会导致蜀汉政权内部发生剧烈动荡,严重削弱国家实力。

但斩马谡却没有这样的负面影响,马谡地位低微、能力不足,对蜀汉政权的贡献不可与关羽相提并论。

况且,严惩与自己有裙带关系的马谡,还能彰显诸葛亮本人拒绝护短徇私的高风亮节,向衮衮诸公做出严正的表率。

结束语

关羽、马谡二人结局不同一事,归根结底无非以上三点原因,但其中可借鉴之处却有很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习关羽正直且勇于担责的品质,并尽量提升能力为团队做出贡献;也应当要避免像马谡这样夸夸其谈、过分自信、盲目行事、祸害团队。

若作为领导,则要注意甄别人才、赏罚分明,为团队正本清源;还要注意人尽其用,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之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