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清朝一代,人口增长与之前的历代王朝比,增长速度是绝无仅有的,其人口总量比之前任何一个朝代的人口总量都要大。
(资料图片)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朝人口总数约9069万人;到了清高宗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人口总数一度达到惊人的1.4亿之多;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人口突破两亿大关,总人口数约2.14亿;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突破三亿大关,达到3.01亿人。
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虽然清朝的发展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人口增长数量,依然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人口数量达到了4.01亿之多,突破了四亿大关。
清朝人口之所以增长如此迅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大动乱后,民生凋敝,国家百废待兴。为此,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大力推行垦田、兴修水利等利国利民的工程。
在与民休息的政策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了康熙一朝,社会经济与之前相比,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并在之后的雍正朝与乾隆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一度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平定了三藩之乱后,到嘉庆统治时期,国家几乎很少发生大规模的动乱。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提供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得益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清朝人口因此迅速增长,在不同的帝王统治时期,连续突破历史上人口增长记录的最高峰。
二、赋役制度改革,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人头税,以至于后来的历朝历代,虽然都曾进行过赋税改革,但人头税始终存在着。这就意味着,包含人头税在内的各种沉重赋税,往往会造成大批的农民破产。
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农民常常以瞒报或者谎报家庭人口数量的方法来逃避赋税,或者在困难时期举家逃亡。如此一来,政府在统计之时,就难以得到真实可靠的人口数量,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清初。
清朝初年,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他在诏书中说道:“海内承平日久,户口日增,地未加广,应以现在丁册定为常额,自日后所生人丁,不征收钱粮。”这项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很多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不过,农民的负担虽然减轻了,但“人头税”依然还在。因此,在雍正时期,又实行了这样一项政策:“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谓之地丁”。
这项政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摊丁入亩”。这个重要制度的实施,对于封建社会的老百姓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的核心是将实行了上千年的人头税纳入田地税中去征收,以前收税是按人头计算的,家里有多少人,就要交多少税。但在雍正时期,则按照田地的多少去交税。
由此,随着“摊丁入亩”制度的推行,使得长期积压在古代劳动人民头上的人头税取消。随着人口税的取消,老百姓隐匿户口和逃亡来逃避赋税的行为已无必要,大量的隐匿人口得以上报和统计。同时,这一制度也影响了人口的大量生产。外加上中国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使得有清一朝,人口增长的速度前所未有。
三、食物种类的增加与水利工程的发展
清朝中期,农作物的品种增加很快,原产于美洲的甘薯、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相继传入中国,并在国内迅速传播,不仅扩大了食物来源,而且成了清朝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曾在北方地区大力推广红薯种植,并鼓励人们研究红薯种植法。最先到山东、河南推广红薯种植技术的陈世元,为此还得到了乾隆的褒奖。在乾隆的不断鼓励下,西南诸省如四川、安徽、广西等省份,漫山遍野,基本上都种植了上述作物。经乾隆一朝的倡导,红薯、玉米已经成为了中国广大老百姓的口粮。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农业的发展,乾隆还特别注重兴修水利。在乾隆执政期间,黄河、淮河、永定河等水患频发的河流相继得到了治理,且治理效果空前显著,各省的主要河道也都得到了治理。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四、人口统计范围的扩大
众所周知,清朝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管辖领域,是历朝历代最大的,因此人口的统计范围,也是最大的。
清朝把人口分为边民和户民。所谓边民,大多指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少数民族,对这些地方的人口统计,其范围已经超过了之前的历代王朝。后来随着清朝“改土归流”政策的全面推行,清朝能够进行有效的人口统计更加广泛。
相对来说,清以前的王朝,在人口统计方面,主要局限于内地,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控制相对较弱,这就导致这些人游离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外。所以,统计方式的改变,也成了清朝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语
清朝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其次是赋税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摊丁入亩”政策的实行,不仅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以上种种举措,使得清朝人口数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