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故事中,每个武将都有不同的性格与描写,至于到底评价如何,见仁见智。其中,“董卓”虽然形象多半是负面的,却留下了一句经典的名言,在当今的中国大陆有不少年轻人用来“调侃他人”,究竟什么样的话语如此神奇,能够跨越这么久的时间、历久不衰呢?
▲董卓在历史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资料图)
董卓是小人物出身,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后,很快就被权力冲昏头,开始变得麻木不仁,残暴不堪,因而蒙上了负面的历史标签。众所皆知,人称战神的吕布,后来讨伐了董卓,并将这位暴君除掉,而这段故事其实埋藏一段有趣的对话!
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破坏了董卓和义子吕布的关系,并趁着皇帝刘协大病初愈,文武百官前来恭贺之时,对董卓发难。
起初,面对首次刺杀,董卓面不改色,丝毫不惧。他自信满满,认为自己有义子吕布做后盾。于是他吼了一声“吾儿奉先何在”,这六个字也成为董卓的遗言。
因为,吕布接着就回道“奉召讨贼臣!”也因为吕布态度的大逆转,使得董卓误算,连反映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么被长枪贯穿而过,一代传奇就此落下帷幕。
这句话为什么叫红呢?最近便有博主指出,由于“吾儿奉先何在”这句话太过戏剧性也太经典了,经常被中国年轻族群使用,用来表示某个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或者单纯用来调侃熟络的朋友。如此有趣的一句话,也成为一段历史奇闻。
董卓长期参与汉羌战争,先后跟随过张奂、段颎两位汉军高级将领。董卓于汉灵帝时代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军衔至中郎将。受汉大将军何进调令进军东汉首都洛阳以胁迫十常侍,在十常侍与何进火拼并同时死亡的情况下利用手中军队独霸汉廷。
之后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并自封为东汉太尉、相国,引致董卓讨伐战。
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朝廷命光禄勋宣璠册封董卓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董卓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呼召三台,尚书以下官员自行绕过朝廷到董卓家中议事,官员与董卓言语间略有不合即被当场杀死,引起朝野不满。
董卓早期很羡慕上司张奂能够保疆卫国,立下功劳,因此派哥哥送上一百匹丝绢作为谢礼,然而张奂讨厌董卓为人,坚持拒绝董卓的送礼。
袁绍在诛杀十常侍时,董卓率先一步找到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公卿百官奉北芒阪下迎驾,崔烈作为前导,董卓率领步骑兵数千前来,崔烈呵斥董卓避让,董卓骂崔烈说:“我昼夜三百里来,谈什么避让,我难道不能砍掉你的脑袋吗!”
董卓死后,其余党李傕、郭汜带兵进城,杀害王允,并把持朝廷大权。李傕等人把董卓骨灰合敛一棺殓葬,殓葬当天,大风大雨,雷电劈中其棺木,水流入墓穴,漂浮其棺木。
唐朝时陇西狄道的百姓,还有祭祀董卓的行为,高适上书力陈董卓罪恶,请求朝廷禁止此类行为。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每天8:00,无风和你分享历史、文化故事,和你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