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里演抓捕坏人的场景,一般都会由官差在闹市口墙上贴一张罪犯画像,这通缉令画像上的人却和演员无相似之处!
那为何画得这么潦草抽象,最后还总能抓住犯人呢?不妨瞧瞧这通缉令上文字部分的最后一句,究竟写的是什么?
一、古代通缉令以文字为主,最后一句大大鼓舞百姓!
(资料图)
虽然有些电视剧里的“通缉令画像”制作得看似粗糙不用心,但事实是我们的老祖宗还真就画得很抽象!
要知道,咱们国家古代的绘画更注重写意而非写实,这一点当然也运用到“捉拿罪犯”身上。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均有张贴悬赏捉犯人的传统习惯,通常官府会找经验丰富的画师根据目击者口述画出相应的犯人相貌,但彼时不同于今日,没有高科技辅助作出的画自然就显抽象了。
再者,待画像画好之后,官府会出巨多人力物力去印刷、张贴通缉令画像。
而这画像上,除了印有画师所画的犯人像外,还有一段文字描述——其容貌特征、地方口音、活动范围等均会被详尽写上。
说到底,古代的通缉令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的,而其上呈现的具体内容是“文字为主,图像为辅”。
可有人就问了:“古代老百姓的识字水平可不像现代社会这么高,多数是‘文盲’,怎么就能看懂官府张贴的犯人通缉令呢?”这个就要专门来说明一下了!
朝廷发出的大部分通缉令都是由专门的人员譬如“秀才”来给大伙朗读讲解的,通俗易懂的解释能使百姓加深印象而利于更快地抓捕到犯人。
至于通缉令文字描述的最后一句,即开篇所提的“关键”就是——助朝廷成功捉拿到罪犯的人,可依法领赏多少银两!
这样你就能明白,犯人成功被捉拿的一大重要因素!即老百姓为了这丰厚的报酬自然尽心竭力去寻找相关线索了!
二、嫌犯重要特征、百姓流动性不强、官民互助都是抓捕成功的基础
说古时候通缉令以“文字为主”的一大佐证就是《明史》,其中记载着官府在捉拿犯人黄绾时曾制作过两次通缉令。
一次是发生于“大同兵变”时期,另外一次则是在清朝时期。
尽管彼时通缉令画像是一模一样的,但其旁均有不同的文字注释,当然,官府能顺利擒拿罪犯不止上述“悬赏”一个原因,还有其他关键因素。
比如画像虽然抽象,但犯人若有明显的身体特征如嘴角有颗痣、身形胖于常人、其中一只眼睛有缺陷等,如此便提高了百姓对犯人的识别程度。
加上古代交通不便捷,不似现代社会流动性这般大,有许多百姓几乎一辈子都待在同一个村子。
这也致使他们很熟悉周遭环境人物等,一旦有陌生人进入村子则会迅速“锁定”他,提高戒心时也能自保一番。
而在保证自我安全之际又发现陌生人正是嫌犯时,百姓就可以悄悄举报了。
所以要搜寻到通缉令犯人时并不难,可以说外地面孔在一众百姓乡邻面前是“无处遁形”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古代“什伍相保”等规则的存在,彼时的朝廷为了维稳统治而会在民间村落让自行组建民兵组织。
官府追捕逃犯前会先发一个写有犯人年龄、籍贯等的公文到全国各地。
而当地的民兵组织就会配合得到公文的地方官府擒拿囚犯,结合官府内部存有的古代居民基本信息,便极易锁定犯人的具体位置。
三、连坐制亦是驱动群众配合的要素,悬赏金额更是令百姓心动
古代群众这么积极配合官府抓犯人还源于一种畏惧心理,这一切都因为“连坐制度”,若有人犯罪则其亲属邻里都要受惩戒!隐瞒者更会和犯人得到一样的惩治!
不光是犯人周遭者受牵连,古代的“保甲制度”亦在发挥着相应作用。
如果犯人逃到某个区域(相当于如今的地方社区),保甲的人若知而不报则会连累整个地区,这便是“保甲连坐”制度。
在这般严防死守下,陌生的犯人只要迈入此区域就会被大家认出并抓住!试想,犯人又怎么能很好地藏匿自己呢?
话又说回来,上面提及的能更迅速抓捕犯人的客观外在条件中,哪一条是最受百姓关注并为此“奋勇配合”的呢?那就是标题所言的“最后一句”!
通缉令上的悬赏一般是几十两到几百两,以现代眼光看貌似不多,可对于古代百姓而言这些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啊!我们举个更直观的例子来说下:
唐朝一个官员一年的薪水俸禄大概是十几两银子,由此可见悬赏的数字是何等之高!对于常会忍饥挨饿的大部分贫苦百姓而言,这些钱够他们衣食无忧一辈子了!
故而在极大的金钱诱惑跟前,多数百姓会积极响应官府的抓人事宜。
侦察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也唯有依靠群众力量才能事半功倍,对比下来,通缉令上的抽象画像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结语
至此,我们就明白为何古代通缉令画像大多抽象奇怪而官府总能抓住犯人的缘由了。
这样想来,当个古代的逃犯其实很“辛苦”,除非自毁容貌不让他人认出且将自己声音做出变更!
但是纵使如此,犯人的面容也会变得愈发怪异陌生,一旦进入某地就会被附近民众给盯梢上,这马脚还不是早晚都得露出来?
我们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度愈发健全完善,虽是法治社会可总会有不法之徒的存在,警方为能尽快抓住那些法外狂徒亦会发布通缉令,而举报者也能获取丰厚的金钱报酬,这和古代的通缉令悬赏模式基本一致。
不同的是,通缉令上的“画像”变成了高科技手段下更清晰的“照片”,而全国各地“天眼”的分布更让嫌疑人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