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资料图片)

字数:2386

在经典小说《笑傲江湖》中,金庸老爷子以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宏大的武侠世界,留下了无数令人难忘的名场面。

比如令狐冲冒充军官保护恒山派的搞笑一幕,就引得无数读者捧腹不禁。根据书中的介绍,当时令狐冲擒获了从河北沧州前往福建泉州上任的参将吴天德,一时玩心大起恶搞不断,先是扒光了吴参将的衣服,然后又剃光了吴参将的胡须,换着花样狂虐这位倒霉的军官。

说来令狐冲恶搞吴参将的一幕虽然经典,但一些“明粉”却认为这段情节荒诞不经。试想这吴参将好歹也是有些武术根基的朝廷军官,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由着令狐冲轻松吊打呢?

01《笑傲江湖》的历史背景

若是结合《笑傲江湖》的背景年代来看,令狐冲恶搞吴参将的搞笑一幕,可以说与真实的历史走向毫无违和感。

虽说金庸笔下的《笑傲江湖》素来以架空历史著称,可小说中草蛇灰线般的线索,处处暗示着《笑傲江湖》的故事,很有可能发生在明朝。

首先,《笑傲江湖》中的武当派掌门人乃是冲虚道长,这说明创派祖师张三丰很可能已经羽化登仙,宋远桥等二代弟子也已成为过去式,再结合《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中张三丰在明朝天顺八年去世的记载,不难推断出《笑傲江湖》发生的背景年代,极有可能是明朝中后期或是清代。

偏偏金庸的武侠江湖有个特点,就是各种小说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联系性。比如在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里,清代的小和尚澄观就曾提到:“听说前朝有位独孤求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

短短一句话,就把《笑傲江湖》的背景年代,锁定在了明朝中后期。

要说这大明,传说中那是相当能打,这吴参将再怎么不济,也是正儿八经通过了射箭、骑马、举石锁等等武举考试的朝廷武官,实力不俗,若说他一出场就让令狐冲给花式虐待了,看上去实在有些不合情理。

然而,倘若结合明朝中后期的时代背景来看,书中令狐冲恶搞吴参将的桥段其实是有史可依的。因为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在明朝中后期,就是这么烂。

02儿戏般的考试

十六世纪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明朝的卫所制度遭到破坏,军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嘉靖三十四年,一代战神戚继光入浙抗倭,谁料却发现沿海卫所的士兵们,或是老弱之辈,或是市井无赖,虽然名为正规军,实际上长期不习兵革,号令无序,根本不堪一击。

卫所官军毫无战斗力,逼得朝廷不得不从各地调来数万客兵,但这些客兵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难以协同作战,反倒把本就战斗力薄弱的明朝正规军,直接变成了如一盘散沙般的乌合之众。

同样在戚继光生活的年代,“天子脚下”京城的军队情况也不容乐观。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入侵,兵部尚书急忙组织军队御敌,结果发现军中士兵还不到五六万人,而且这支弱旅刚一出城,还没看到敌人的影子就吓破了胆,许多士兵哭天抹泪,说什么也不敢前进半步。

诚然,在戚继光等名将的改革下,明朝军队也曾一度奋发图强,隐隐重现明初军队的铁血风采。可惜,好景不长,到了明朝末年,明军又重拾祖传的“拉垮”手艺,甚至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拿传说中非常残酷的武举、武进士考试来说,崇祯七年,步射考试正在进行时,天上突然刮起大风,考生们顿时慌作一团,射中者极少,逼得监试官不得不宣布,在场考生只要能中一箭,都算考试过关。

更为夸张的则是传闻中异常严苛的骑射考试。许多考生索性连装装样子都懒得装,直接命仆人牵着马跑到靶子前,再用手把箭插在靶子上,就算完成了考试。

这种考法,简直比周星星考武状元还坑啊。不难想象,朝廷用这种考法选出来的军官,遇到像令狐冲这样的练家子,显然只有被吊打的份了。

03军队的积弊

武将尚且如此,明军士兵的战斗力就更加令人无语了。崇祯年间,卢象升曾在巡视了号称战斗力强大的天雄军后,怀着复杂的心情向朝廷上奏称:“现在军中克扣军饷成风,士兵们缺衣少食,弓马刀剑的费用都只能靠着借债勉强支撑。臣见士兵们操练时,有的人只有单衣,有的人缺少裤袴,还有的人没有鞋袜穿,种种惨状,不觉让人潸然泪下。

这样的军队,真是一阵风就能吹倒,而稍微能打的军队,却又陷入了军纪败坏的大坑里。据史料记载,明朝官兵时常打着征收粮食的旗号,四处“劫商贾、搜居积、淫妇女、焚室庐”,以致明朝的百姓们害怕官军甚至超过了害怕土匪。

官兵们的行径,令户部尚书侯恂忧心忡忡。崇祯八年,侯恂忍不住给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吐槽道:“现在这世道,是贼来了兵走,兵来了贼走。贼人在前掳掠百姓,官兵在后掳掠百姓。唯一的区别是,贼人的掠夺像梳子的齿一样,尚且留有余地,而官兵的掠夺却像剃头刀划过一般寸草不生。”

由此可见,明朝末年的官兵们,活脱脱就是没遇到令狐冲前耀武扬威的“吴天德”们。然而,此时的崇祯,还天真地想要编练精兵强将,甚至在崇祯十五年四月,专门召对大臣询问,如何从京营里选拔五万堪战之兵,还能使淘汰者不哗变?

这时,主管此事的大臣吴甡,忍不住对崇祯说了大实话:“陛下啊,京营里的士兵分为边勇、壮丁与散兵,其中边勇的待遇最好,壮丁其次,而散兵的待遇最低。臣曾想让各将领考核士兵的骑射勇力,若是达标,散兵也可选拔为边勇,反之,边勇也可降为散兵。”

崇祯听后,连连称赞道:“这个办法好,可否用此法选拔出五万精锐?”

吴甡摇摇头,说道:“京营将领与混入军队的地痞无赖沆瀣一气,将领的心思都在克扣粮饷上,而地痞无赖只想利用军籍沿途抢掠,冒功领赏。臣以为,陛下与其选兵,不如选将。只要有战将,训练出五万精锐原也不难。”

一番君臣对答,深刻揭示了以京营为代表的明军,在明朝晚期肆无忌惮的贪腐。那些混入军队的地痞无赖,何尝不是一个个“吴天德”,出去了只会欺压百姓,遇到真正的狠人,只能被吊打。而明军之所以战斗力拉垮,安内攘外满盘皆输,与军中的腐败自然脱不了关系。

从这个意义说,这养兵百万的大明朝,还真是让千千万万个“吴天德”,活活给坑死了。

参考资料:杨顺波《明代军制与军饷》、樊树志《重写晚明史》、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