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替苍生伸枉滥,幽灯清泪译残篇;
从来毁誉他人事,一瓣心香留世间。
——为《古案今读》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古案今读》——279.宁成潜逃
【基本案情】
西汉汉武帝时期,有一名曾担任过内史的高官:宁成,因为工作失误犯罪受到“髡钳”之刑的羞辱。最后,宁成在继续当官无望之下,选择了逃回老家南阳。然后,宁成利用自己当官时贪污积攒下来的钱财,广买田宅,成为当地的有名的大地主。宁成还抓住官员的短处进行要挟,为自己牟利,成为当地的“豪横”。最终的结果又怎么样了呢?
【原文】
武帝即位,徙为内史。外戚多毁成之短,抵罪髡钳。是时九卿罪死即死 ,少被刑,而成极刑,自以为不复收,于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称曰:“仕不至二千石,贾不至万万,安可比人乎!”乃贳贷买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数年,会赦。致产数千金,为任侠,持吏长短,出从数十骑。其使民威重于郡守。摘自《史记•酷吏列传》。
【译文】
宁成,穰地人氏(今河南邓州),是西汉时期的又一名酷吏,前期提到的郅都,人送外号为“苍鹰”,对于宁成,人们则称之为“乳虎”,虎已经很厉害了,更别说乳养幼虎时的老虎了,更是凶狠。
人们形容犯到宁成手里的情况:“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人们害怕宁成,宁肯见到吃人的乳虎,也不要见到发怒的宁成。可见宁成的残忍和严酷。
汉景帝时,宁成担任中尉,负责京城治安以及案查宗族豪强等,诸侯王、皇室宗亲等都很害怕宁成。
等到汉武帝时期,宁成担任了内史长官,许多外戚就开始诟陷宁成的毛病和问题,最终宁成被判处“髡钳”之刑,髡,就是剃发羞辱;钳,就是用铁链铐住脖子。
这在古代,尤其是对士大夫来讲,这刑罚比赐死还严重。当时九卿犯罪该处死的就处死,很少遭受一般刑罚,这已经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也就是高级官员,一旦被认定有罪,往往都是直接自裁了事,而不是真正的接受刑罚。宁成却不这样,他宁肯首“髡钳”之刑,也不愿自杀谢罪。
宁成遭受极重的刑罚后,自己认为朝廷不会再用他当官,于是就利用技术和关系偷偷解脱刑具,私刻假的“传”,出了函谷关回到家中。“传”就是官府发的通行证,没有这个证,人是不能在国内走动的。
宁成回到家后,就说:“人活一世,做不到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就要挣到万万贯家财,否则怎能同人相比呢?”
于是宁成借钱买了千多顷良田,租给贫苦百姓耕种,为宁成种地受他奴役的有几千家之多。过了几年遇到了朝廷大赦,宁成得以免罪。这时,他已经有了几千斤黄金的家产。
宁成好义气,爱平事,同时他搜集掌握官吏们的短处,出门时都有几十个骑马的人跟随,驱使百姓的架势比郡守还威风。
【古案今读】
宁成,是个狠角色。“仕不至二千石,贾不至万万,安可比人乎!”这话说的霸气。男人就该拼搏奋进,那些所谓的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的话,有时候也就是糊弄糊弄那些懒惰的人罢了,为懒惰找个借口而已。
一、宁成为什么这么牛?
宁成之所以有几千斤黄金的家产,而且出门时都有“数十骑”跟随,驱使百姓的架势比郡守还要威风。
他为什么这么牛呢?核心的问题是他抓住了官吏们的短处,并以此来要挟官吏。
当然了,他肯定也有和官吏勾结的一面。但是,抓住官吏的短处来要挟,这比用利益输送更有用。这也是几千年来,官商交道的常用方法,屡试不爽。官吏有了短处和把柄,在办理涉宁成问题时,自然会偏袒迁就他。
二、宁成居然竟逃跑成功了?
宁成被判处了“髡钳”之刑后,利用自己曾主管狱审方面的便利,私刻公章伪造公文,解开铁链逃出了函谷关。其实,核心的问题并不是宁成太有本事,而是汉武帝并没有想收拾他的意思。如果真要收拾他,宁成跑到天边也能抓回来。而且他还敢逃回家乡,行事又是那么张扬。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网开一面,放过了他。
三、宁成吃的就是刀尖上的饭。
宁成当官时也是有很强的欲望的,想方设法钻营。等到官当不成了,就又想方设法的经营直到自己成为为富、为霸一方的“任侠”。
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行走,为商的时候,搜集要挟官吏的短处,这本身就是双刃剑,既为自己谋私利,又为自己挖坑,更是挑战法律的模糊地带。
可以说,宁成过的也并不是安心稳当的生活。之所以几十人随从他,搞不好也不全是显摆自己,更是让人保护自己罢了。欲成其名,必成其累,非虚言也!
宁成的结局也是比较悲催的。等到另一个酷吏义纵担任了南阳太守后,就开始追查宁成家族的问题线索,“遂案宁氏,尽破碎其家”。
宁成担任酷吏之时,其实并不廉洁的,收受了许多的钱财。等到他回到家乡大买田地开始,与官府勾结,掌握官员的短处进行要挟。宁成为了自己人生的“成”,采取了一些不干净的手段。最终,宁成为自己的豪横埋了单,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就是:辛苦经营多算计,赢到最后又归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