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艺述史 主播|雅鑫


【资料图】

艺述史官方原创

鲁迅先生的“抬棺人之谜”,有记载称14人,“治丧委员会”称有16人,据巴金回忆还有一名神秘外国人,他是谁?又究竟有几个人参与了抬棺呢?

1936年的上海堪称暗无天日,而这一年,大文豪鲁迅先生的离世无疑给人们心头再添了一层阴霾。

10月19日凌晨,鲁迅因气喘病、胃病等多种病症不治,在寓所中与世长辞。

在辞世一个月前,鲁迅就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由于常年的肺病和胃病,鲁迅的体重在短短几个月中,就急剧减轻了几十斤。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鲁迅是最清楚不过的。于是,他在散文《死》中,留下了自己的遗嘱。

他的嘱托并不难做到,但鲁迅先生说丧事不要大办,也不许纪念他,这却是注定无法“实现”的。

当时,“国母”宋庆龄收到消息后,火速赶来吊唁,与鲁迅的爱人许广平共同拟定了负责治丧的名单。

整个文学界都为之震动了,鲁迅的弟子、好友们纷纷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根据治丧委员会的原定计划,吊唁时间只有19日一天。没想到自发赶来的各界人士太多,就不得不把时间又延长了一天。

22日,鲁迅的遗体从万国殡仪馆被送往万国公墓,由十几位抬棺人送行。在这个抬棺人的人数上,却有了出入。

萧军在《逝世经过略记》中列出了16位抬棺人的名字,包括巴金、靳以、鹿地亘等文豪,还有不少受过鲁迅提携的青年作家在列。

而当日的《上海华美晚报》却说,“14位作家亲抬棺柩”。这样事关重大的环节,人数上怎么会有出入呢?

靳以作为被确认的抬棺人之一,在十年后写下了《当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作为纪念。

文中他写道:“我们把他平稳地送进了柩车……到了墓地,那具黑馆又上了我们的肩头。”

原来,当时一共抬棺两次,一次是从殡仪馆送上柩车,第二次是到达墓地后送入墓穴。

鲁迅的遗体很轻,灵柩并不沉重,可“担子”并不只压在抬棺人们的肩头上,也沉沉地坠在现场所有人的心头。

靳以说他们尽可能地走得平稳,不想再让鲁迅先生受到人间的颠簸,尤其是走下台阶时,前面的人都会举高手臂,让他的遗体保持平躺。

根据巴金对第二次抬棺的回忆,在场的人们争着伸出手来,将棺材一同抬向墓穴去。

甚至一位护送柩车的外国人,也眼含热泪地跑来问能否帮忙。

在得到巴金的许可后,这个不知名的外国小伙默默地用手托住了灵柩,加入了这个沉默的队伍。

追寻至此,抬棺人的具体数字已经不重要了。面对此情此景,无人能做到不为之动容,因此也有更多人加入了抬棺的行列。

据各方的记述,当日的送葬队伍有两个奇特之处。

一是参与者来头都很大,甚至由宋庆龄和蔡元培亲自扶棺。另一个,则是送葬人有数万之多,队伍有几里之长。

鲁迅先生确实说不想要“风光大葬”,但这声势浩大的队伍是自发组成的。如此强烈的意愿,又怎么能阻挡呢?

叶圣陶回忆当天的送行队伍中,人们举着临时自制的标语或横幅,高唱着抗战歌曲,从上海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长长的队伍里,不乏在袖子上缠着黑纱的青年学生,甚至有不少小学生也在其中。

不论身份地位,所有人的悼念都是极为真切的。

下葬时,大家都弯下身去,亲手铲起土洒在棺材上。一抔一抔混着眼泪的泥土,渐渐掩盖了棺材上写着“民族魂”字样的旗子。

他们恍然意识到,这位以笔为枪的斗士,是真的离开了。

正如靳以所说,鲁迅先生的离去,给他们留下了一个“负担”。从那之后,他时刻提醒自己要走一条正路。

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所有一同背负责任的人,为了身后更年轻的人,更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