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立波


(资料图)

最近看了一个关老师将收礼记录误发家长群的新闻,相关处理已经跟进,作为局外人对此不予置评。因为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多年,我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只是对这些年的一些类似现象深感失望。

关于师风、师德问题,一直是历代的一个长期的关注问题,无论哪个朝代都相当重视教育,以及对那些“先生”们的道德关注都相当认真。那么单从大明来讲,朱元璋是如何办教育,管理教师的?我们不妨简单看一下大明是如何开展教育和规范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的。

公元1375年,朱元璋下发了一道谕旨 ,谕旨中说:有司立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大明会典社学》)不管怎么说,这是历史上带着少有温情的一道谕旨,正是这道谕旨改写了当时农村娃娃读书难的历史,也是朱元璋着手打造教师队伍师风的一个设计。

朱元璋与儒生

朱元璋与读书人朱元璋让地方官府帮助民间办学校,这种学校叫社学。还要请老师来教学。并要求“有司不得干预”,给学校充分的办校自主权。这种学业校既不是官办的正式学校,也不是民办的私塾,办这种学校,就是要尽可能普及民间教育。 朱元璋不仅不限制老百姓念书识字,而且鼓励各地开办学校,让老百姓家的孩子能多一点儿读书机会,这些都源自他早年失学的遗憾,为此他希望像他一般出身的农村娃娃能够有学习的机会。那时候老百姓家的孩子读书,一般都是从小在私整里面读书认字,学到一定程度了,就可以去考官办学校。明朝的官办学校有两种: 一种县地方上府、州、县的儒学, 另一种是京城里的太学,, 正式的名称叫国子监。除了这两种学校之外,还有一种民办官助的学校,这就是朱元璋诏书中要求地方上建立的社学。

相关画面

《明史》中说: 社学,自洪武八年, 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 既然皇上下了谕旨, 让地方建社学, 地方上当然不敢怠慢, 一时间各地纷纷建校。一些地方志上记述了明初社学的盛况, 一个比较大的府,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多的可以建有四百多处社学,平均每个县就有几十处。社,就是乡社的意思,。 明朝的社也叫里社,社学指的就是乡里村社的基层行政区的小学校。社学的校址一般都建在废旧寺院,祠堂之类的地方。由地方政府拨出一些田地,或者由当地富户大族赠出一些田地,供给办学之用。这就是江南一些宗庙祠堂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教书育人的信条的主要原因。

明代士大夫开办社学以后大约五年时间,到了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 朱元璋又下令停办社学。用朱元璋的话说,就叫作“好事难成”。按照朱元璋解释:本以导民为善,乐天之乐。奈何府、州、县官不才、酷吏害民无厌,社学一设,官吏以为营生。有愿读书者,无钱不许入学。有三丁四丁不愿读书者,受财卖放,纵其愚顽,不令读书。有父子二人,或农或商, 本无读书之暇,却乃逼令入学。有钱者,又纵之; 无钱者,虽不暇读书,亦不肯放,将此凑生员之数,欺诳朝廷。”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就包括这些教师和官员勾结,收受学生钱财,当成了一种生意。

朱元璋发现了这些问题,决定停办社学。在经过长期整顿的三年以后, 到了洪武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83年, 朱元璋又下令让各地“复设社学”。这次复设, 地方上办学就不再像上一次那么火热了。从此社学因地方官重视程度不同,历经几盛几衰,但终明之世, 始终与私塾、义学相辅,成为乡间教育的一部分。社学虽然不比正式官办的府、州、县学校,但它毕竟是半官办的,不仅规模大,一般是“凡三十五家皆置一学,愿读书者,尽得预焉”。(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22), 而且有学校校产田地供养,因此就能够请到当地最好的老师,教学质量也比一般私塾要高一些。这些社学的学生叫“乡里学舍生员”,老师,一般也叫“社师”。

明代读书人

早期社会教育起到了培养早期教育的作用,当时的小学生读朱元璋《大诰》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六岁的小学生,因为能背诵《大诰》,得到朱元璋接见,还给了奖励。六岁小孩子能够把朱元璋的语录《大诰》全部背诵下来,确实是件新鲜事儿,不管他背的是朱元璋语录还是唐诗,都应该算得上是一位小神童了。因为他是响应朱元璋的号召,背的是朱元璋的语录《大诰》,所以朱元璋格外高兴,给他一些奖励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不过六岁的孩子,按照年龄规定,还不能上社学,他就只能在私塾里接受识字教育,到八岁以后才能进社学,在社学里面学得好,才能进入官办的儒学继续读书。没有进入官办儒学的读书人,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年龄大的人,都叫“童生”。意思就是念书的孩子。这些少年童生,一旦进入官办的儒学,不管是府学,还是州、县学, 就都成了儒学生员,就开始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身份了。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秀才。

明代读书人

朱元璋说过,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农桑,二是办学。

抓农桑是为了解决穿衣吃饭的问题,办学是为了解决国家人才问题,这两件事当然最重要。我们前面说过了,朱元璋这个人,小时候家里穷,没有读书的机会只读过几天私整,后来打天下要用文化的时候,就感到没读书很吃亏。 深知穷家孩子不能读书的苦处,所以他当了皇帝以后,就格外重视教育。可是比一般教育还要重要的是通过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而这些人才,还必须是根据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的政治需要培养出来的。因此,朱元璋在全国建立正式官办学校,比提倡民办学校还要早好几年。同时,朱元璋对中书省的官员们说:“学校之教,至元其弊极矣。上下之间,波颓风靡,学校虽设,名存实亡。兵变以来,人习战争,惟知干戈,莫识俎豆。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明史·选举志一》)

这一年,朱元璋特地让各地儒学老师公费到京师来,并接见他们。并且对他们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的内容是,一定要保持住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不许不认真教学,不许收受学生钱财,不许将这一行当做买卖,一旦发现他们利用老师这一身份向学生内涵榨取钱财,轻则棍棒取消教师资格,重则流放偏远地带,进行惩处。朱元璋认为,学生本来就没钱,如果再跟这样的老师学习也完全学不到什么东西,最终办学校就是买卖,于大明的人才培养危害十分严重。

此外,朱元璋向他们询问民间疾苦,他们回答说:“臣职在训士,民事无所与。”皇上问他们民间疾苦,他们回答说:我们的职责是教育学生,与民事无关。这还不是找挨骂吗!朱元璋听了很不高兴,批评他们说:“宋朝的胡瑗为苏州、湖州儒学教授,他教学生们要兼通,用学到的经义做实事。汉朝的贾谊、董仲舒虽起自田间,都能谈时务。唐朝的马周即使不能亲自见到太宗,也要教武臣们代其言事。如今我把你们请了来,亲自接见你们,问询民间之事,你们居然无言以对,难道你们学的圣贤之道就是这样的吗?”他一怒之下,把这些教师都赶到边远地区去了,而且还为此专门下了一道榜谕给全国的学校,使为鉴戒。这些教师也不能不服气,人家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说起话来引经据典, 处处在理,使得一些教师在朱元璋面前瞬间没有了一点文化自信力。

朱元璋书法

朱元璋建立的府,州、县儒学校, 其实就好比我们今天的市立中学、州立中学、县立中学,不过每个府、州、县都只有一所, 学校等级是 一样的,只是教官级别有所不同。府一级的学校教官叫“教授”, 州一级叫“学正”, 县一级叫“教谕”, 他们的下面还有一些教员 ,叫“训导”。这几个级别的教官中,只有府学教授是从九品官员, 从九品是有品级的官员中级别最低的一级, 其他的教官连个品级都没有, 就叫不入流。

这些教官虽然品级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品级,即使是一般的教员训导,也有冠带,就是有官服官帽, 跟一般读书人不一样; 而且不允许地方官差遣教官以示朝廷重视。朱元璋这么重视教育, 那么全国有多少府、州、县,就应该有多少学校。那时候只有十二个省, 府、州、县加上军队卫所设立的学校, 一共只有教师四千二百多人。我们今天听起来, 觉得怎么这么少呀?可是那时候, 这就算得上是相当多了。学生最多的是应天府学, 应天府是京师所在地,所以学生多一些,共有六十名学生, 其他各地, 一个府在学校的学生,只有四十名定额,州、县只有三十名。就这么点儿学生, 那可算得上是重点而又重点的学校了吧? 这些学生叫生员,也叫秀才。

估计当时全国在校学生多的时候达到三万到五万人,能占到全国人口的千分之一多一点。别看这些秀才虽然只是个中学生,那可是国家的宝贝。都是公费生, 每月每人给六斗米,后来又加到一石,还给鱼肉, 不仅管饭,而且管衣服穿。不过衣服也是有规定式样的,是统一的校服:戴四方巾,穿生员服,长袍,离地一寸,袖长过手,翻回来的袖口,不能超过肘部三寸。后来因为这套衣服跟吏员的服装有些像,又做了式样改进,改进的衣服有个专名,叫襕衫,用玉色布绢做成,宽袖,后来又让戴个遮阳帽。史书中说:“太祖亲视,凡三易乃定。”《明史·舆服志三》这种统一的校服,都是朱元璋亲自审定的,可见朱元璋抓教育抓的有多细致。

朱元璋

朱元璋觉得当时北方文化水平比南方低,为了加强北方教育,提高教育水平,他还特地下令,调南方的老师到北方学校任教。 学生珍贵,好的教师就更珍贵。那时候山西襄垣有位县学训导,因为他的师德很好,办的教育也很有起色,深得学子的爱戴,不久被提升为御史,没几年工夫,又提拔成为尚书,明朝国子监最初的监规就是他增定的。所以《明史》中说:“明开国时即重师儒官,许存仁、魏观为祭酒,老成端谨。(宋)讷稍晚进,最蒙遇。司业王嘉会、龚敬。三人俱年高,须发皓白,终日危坐,堂上肃然。而张美和、聂鈘、贝琼等皆名儒,当洪武时,先后为博士、助教、学录,以故诸生多所成就。”在朱元璋亲自下大气力主抓下,大明王朝的教育水平和教师风化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避免了教育商业化的现象。

参考资料:商传著:《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评传》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