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明,当时服饰文化昌盛、服饰种类众多,有记载的袍类名称就有33种之多,这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资料图片)

隋唐时期是经历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和动乱后统一起来的朝代,历经战争、迁徙、商贸等交流,经历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故唐代的政治制度较往年制度来讲更是开明。据《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中记载:“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从侧面反映当时政治制度的开明,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包容及对各民族平等的态度,为后来唐朝服饰多样化的发展流行打下了政治基础。

隋唐时期袍服的形制与功能

唐代疆域广大,政令统一,物质丰富,对于外来文化采取开放政策。国家强大,人民充满着民族自信心,由于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作用,外来异质文化,一经大唐文化吸收,便自然成为大唐文化的补充和滋养。服饰文化都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域外文化并因此推陈出新。这是唐代服饰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缘由。

唐朝的袍服跟以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款式逐渐简单起来,长袍成了最常见的衣着。此时的袍服袖子较细窄,襟裾较短,仅及踝部,甚至有些短袍仅过膝部,衣身较紧凑,采用圆领或大翻领。这样的袍服节省原料,活动也很方便,所以在社会上流行较快较广。在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出土的唐代陶俑,敦煌、龙门等地的石窟中的壁画、造像,陕西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壁画、石刻等众多古代艺术作品上可以了解到这时各种式样袍服的详细式样。

唐朝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袍衫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色彩上有些限制外,其他款式形制上无高低贵贱等级之分,人人皆可穿着,甚至男女不分款。隋唐时期袍服款式形制上有新的变化,较为典型的有缺胯袍(㡁)、襕袍、衫袍、帢 、披袍等。

01

圆领缺胯袍

圆领缺胯袍是唐代典型的胡服汉化服装:圆领、直裾、左右开衩,又称四䙆(zhuàn,衣缘也)衫,这种左右开衩的袍服形制源于游牧民族骑马的功能需要。《新唐书·李训传》载:“孝本易绿胯,犹金带,以帽障面,奔郑注,至咸阳,追骑及之。”有关于胯的记载还有《广韵·马韵》:“㡁,㡁衿,㡁袍也”,因为其开衩直至胯部,故以“缺胯”命名。唐李贤墓东壁仪卫,男子就身穿缺胯袍,头裹抹额,佩剑袋、虎尾、豹尾。敦煌壁画中,男子民间乐人穿各色缺胯袍。

缺胯袍

02

襕袍

襕袍又称襕带,官吏、士人所穿之袍,是唐朝的常服。唐制规定:“服袍者下加襕,绯、紫、绿皆视品,庶人以白。” 圆领窄袖,袍长过膝,膝盖处施一横襕,以象征衣裳分制的古代服制,初见于北周,至唐形成制度,以后历代沿用,《古今注·中华古今注·苏氏演义》卷中:“自贞观年中,左右寻常供奉赐袍。丞相长孙无忌上仪请于袍上加襕,取象于缘,诏从之。” 襕袍衣袖分直袖式和宽袖式两种,窄紧直袖的称为衣,《释名》说它“言袖夹直,形如沟也”。衣服前后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襕,腰部用革带紧束。这种款式便于活动。

襕袍及其款式图

03

衫袍

衫袍则是宽袖大裾的款式,可表现出潇洒华贵的风度,上自帝皇、下至厮役都可以穿,盛唐时期《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即穿宽袖大袍衫、绣花披帛、高腰抹胸长裙。

衫袍

04

袷褶

帢又称袷褶,袍之一种,《古今注·中华古今注·苏氏演义》卷中:“隋改江南,天子则曰帢 ,公卿则曰褐襦。”袷褶在款式上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裤褶非常接近,也可以说是裤褶的延续发展,这也显示了袷褶(裤褶)的实用便捷性。前面也提到这类袍服较短,便于劳作,所以广受平民百姓的欢迎,穿用人群也极其广泛。敦煌壁画中晚唐抱琴仆从所着袷褶。

左图为袷褶

中间为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三彩舞人骑马像

右图为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壁画像

05

披袍

披袍是披搭于肩背的袍,形制较普通袍服为长。作用与披风类似,但披风无袖,披袍有袖,两袖通常垂而不用,多用于秋冬之季,披袍源于南北朝时的武士衣着。《旧唐书·安禄山传》:“每见林甫,虽盛冬亦汗洽。林甫接以温言,中书厅引坐,以已披袍覆之”。五代后蜀孟昶《临江仙》词:“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

隋唐时期平时燕居的生活服装常服(又称燕服),吸收了南北朝以来在华夏地区已经流行的胡服、特别是西北鲜卑民族服装以及中亚地区国家服装的某些成分,使之与华夏传统服装相结合,创制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装新形式。常服有宽袖和窄袖,且用圆领(团领),这也与北朝的服式有关。《梦溪笔谈》中所说的全用胡服窄袖,即指此常服。朱熹所说的上领,即团领的式样,用团领为命服亦始于隋唐时期。

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壁画像

隋唐时期的袍服在中国服装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奠定了随后一千多年袍服的基本款式。从形制上说,隋唐时期袍服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连体通裁、上下彻底成为一体的圆领窄袖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