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纵横三十六,造反在山东


(资料图片)

说起这宋江的名气,在中国怕只排在孙悟空和诸葛亮之后,一部《水浒》将这宋江扬名海内外,所以,这正史是敌不过小说和戏剧的。

宋江虽然是个小说人物,但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至于他是个什么个性,长相如何,结局如何,一切都云雾中,

作为头目的宋江都是如此,那么他手下那些天罡地煞的一帮兄弟,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了,而所谓梁山起义,其实只是一帮打家劫舍的流民,我见有的介绍中,并不称其为起义,而只说他们是乱民,我想这应该还是有道理的。

我一直不写历史事件,只写历史人物,但这宋江因为实在是在史书上记载甚少,无从写起,就是他所领导的起义,虽然在不少书中都有记载,包括正史或野史,却都是寥寥无几字的简单叙述。

宋江起义首先是出现在《宋史·徽宗纪》上,“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就是说,宋江等人的确是流动作战。

但是要注意,在宋江的前面有个定语叫“淮南盗”,这是指来自淮南的宋江还是进犯淮南的宋江,这个有点吃不准,按惯例应该是指前者,就是说宋江是起自淮南,这同山东之宋江还是差着不小的距离,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水浒》中的所谓梁山水泊根据地就怕是施耐庵想象出来的了。

仅就《宋史》中的点滴记载来看也是相当混乱,先是说起义地点在河南北部,如《宋史·张叔夜传》中就说:“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而后来又说在鲁南苏北一带,而且一直强调其为36人,又说数万官军不能敌,实在有些乱。

宋江的所谓起义在历史上实在有些放不到桌面上来,规模太小,据史料记载,宋江曾带领他的义军经过楚州沭阳县,当时的县尉王师心,只带领弓手80多人,就将宋江打败,并将其赶走;可见宋江的实力之弱,人数最多时怕也不过数百人而已,倘若不是施耐庵,能有几人识得他。

北宋一朝最大的农民起义当属方腊的浙东起义,无论在规模或影响上远超宋江,当时是整个江南震动,朝廷是派太师童贯率军进行讨伐,经过激烈征战,生擒方腊而一举荡平。

《水浒》是将这功劳记在宋江身上的,那小说后面都是写的宋江征方腊一事,很是惨烈,而在在征伐过程中,作为配角的官军,除了肘制梁山大军就没做什么好事,以至于凯旋时,众好汉“十去六七”,甚是凄惨。

平定方腊自是于宋江没一毛钱的关系,但却也有点点的影子,因为当时的确有人提议,招抚宋江去帮着攻打方腊。

据《东都事略》记载,当时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这是描述宋江人马强壮最多的记载了,官兵数万而不敢与宋江对垒,可见宋江的势头也很猛,而且也透露出有招安宋江的可能,遂才有此一说,因为从来没见有谁曾建议过去招降方腊。

但是,亳州正处淮南,是宋江纵横之地,作为守土有责的地方官,为避责而夸大敌方军力,这种可能也是有的,所以,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对宋江起义记述最详细的是《宋史·张叔夜传》,短短百余字便将其始终道了个详尽。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頕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只千余人便将宋江打败,可见其规模不是很大,关键是宋江的副将被擒获后,宋江便投降了,至于投降后的宋江是何结局,史无记载,根据一般规律,没有兵力的败军之将是没有话语权的,我推测肯定是“一刀斩讫”。

《水浒》的成书,主要是拜一个叫《大宋宣和遗事》的话本,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话本”,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电视剧的文学剧本,是后来不知哪个朝代的人,也就是无名氏写的一个剧本,不过我估计,这个话本的形成应该是元代。

于历史的真实度来说,这话本肯定是很低的,就如同最近上映的电影,由成龙投资并主演的《神探蒲松龄》一般,而话本中出现了如杨志、林冲、花荣等很多人的名字,然后又凑齐了36个人,到处打家劫舍,跟着宋江一时还成了气候。

朝廷被打怕了,派出张叔夜招安了这帮人,接着宋江后来跟着征讨方腊有功,被封为节度使,由此皆大欢喜。

这个话本的写作水平是很低的,不但文采不高,而且剧情内容前后脱节,甚至相互矛盾,很是粗糙;但它的功绩在于为《水浒传》写作提供了重要素材,可以说,没有这无名氏的话本,也许就不会有《水浒传》这部伟大的名著。

正是史书对宋江的这次起义记述不清,留下了众多的谜团和想象的空间,而这一时期又因宋徽宗,蔡京,童贯和高俅等在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以及在民众间口口相传的事,因此,相关的传奇和戏剧也出现了许多,

宋江起义毕竟是一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而各种记载也是相当地混乱,结合正史及野史,大致拼凑为以下的过程。

起义时间大概是在北宋的徽宗末年,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烈,赋税加重,山东水泊梁山的一群渔民因官府垄断了水资源,生计无着,遂揭竿而起,据梁山而同官府抗衡,由此掀开了起义的序幕。

这开始的规模一定是小之又小,观这起义的众人中,真正与梁山水泊有密切关系的,无非阮家几兄弟而已,所以,将起义的因由归于这个原因,怕是很勉强。

另一个原因就是著名的花石纲,所谓花石纲就是为了满足宋徽宗修建园林的需要,从江南大肆掠夺太湖奇石,编成一个个庞大的船队,从下游沿运河逆流而上,运抵京城开封,供皇家享乐。

《大宋宣和遗事》也是由这花石纲起头开始叙述了这整个事件,不过,它是由这押运船队的12个统制开始说起,他们因遇水翻船而无法回去复命,走投无路遂亡命天涯,开始了起义,其中就包括了如林冲和关胜等一众人。

而《水浒传》是将这一事件归于杨志一人身上,这倒也很符合小说单线续进的表述方式,不然,这一众人讲起来就太过复杂了,这也是施耐庵的高明之处,尤其是他是高俅的发迹开篇,通过林冲的遭遇,由下而上地叙述了一个官逼民反的故事,合情又合理。

阎婆惜

至于主人翁宋江到底是个啥人物,因何上的梁山,这就无从考究了,不光是他,那所谓的108将,除了我们知道阮氏三兄弟大概是因为官家封湖,无以为生而被逼造反外,正史所一再强调的36人中,其它那些人物是如何上的梁山,就均是小说家言了,所以,真实的具体原因不得而知。

起义之初的聚集地也许是水泊梁山,但从记述和现实情况看,这些人应该并没有将其作为根据地,而是流动作战,因为从现在的地形地势来年,这个地方实在是无险可守。

山川地形的变化虽历经千年,变化是不会太大的,最有可能变化的是水,但无论水多水少,水深水浅,即使是如后来杨幺的洞庭湖起义,湖面辽阔,也不可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所以,流动作战就成为必然。

流动作战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流寇,占县攻府,走哪吃哪,打家劫舍,直如前世之黄巢,后世之李自成,所过州县劫掠一空,富家大户自是难免,而一般小民百姓亦是深受其害,所以,那所谓“替天行道”一词,根本就是哄人的。

官家记载不是很详细,但有很多流传下来的的墓志铭中对此是有所涉及的:“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振,吏多避匿。”从这些记载中自是可见一斑。

张叔夜用兵千人就将宋江起义平息了,可见宋江一伙人的战力同官兵相比是经不起一打的,当然,也许他们一个个身手了得,但毕竟只有那么几十人或许是武功高强,而手下一伙啰喽们肯定是不行的,何况人数也少。

宋江等人横行的时间大概两年有余,而张叔夜仅用了三个月便平定寇患,宋江投降后,同一班人都被封了官,这是一个亲历之人大臣李若水,根据此事写有一首诗来记述此事,诗曰: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廓。

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不过,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不仅写作水平很低,而且可信度也是很低的,首先,这宋江是被打败后走投无路才投降的,而不是被招安,一个败军之将,怎么可能带领着“狞卒肥骖”,还敢“意气骄”,这一看便假。

再有,这一路的征战杀戮,36个头领中定有战死之人,比如《宋史 张叔夜传》中就说过,其副头领就战死了,其他头领们怕也早就被杀得云散星落,残败不堪了,哪里还能有这般齐整的去“同拜爵”。

而且,这首诗的诗名为《捕盗偶成》,看这内容也同标题严重不符,诗的重点在“拜爵”,为何这诗名为“捕盗”,为这一众人马齐整的盗贼加官进爵,怎么也不可能再用这“盗”来称呼吧,要知道,这“拜爵”之人就是官身了,谁还敢用从前的“盗”来蔑称之,所以,此诗必假无疑。

我是相信宋江这伙投降之人是没有好结果的,但在正史《三朝北盟汇编》中却出现了这么一段记述:“宣和二年,方腊反睦州……东南震动。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讨之”。

于此,有很多人是相信宋江投降后,或者如小说《水浒》中所说的被招安后,是随着童贯一起去处方腊去了。

这个也是太想当然了,童贯率领20多万众去征讨方腊,以上几个如果是主要将领,那一个人的所统之军当有数万之众,以宋江曾经的贼寇之身,朝廷能够让他统领这么多兵丁?一旦反了如何得了。

方腊起义的时间是有明确记载的,是宣和二年,而宋江起义的时间虽然史无记载,但一般都确定是介于宣和元年至三年,至少在宣和三年时,他还在淮阳军的下邳一带流动作战。

也就是说,方腊起义之时,宋江或者是刚起事,或者还在当流寇的转战之中,所以才有候蒙上书言请招安宋江去打方腊一事,此奏徽宗是准了的,但可惜的是,候蒙已年迈,未及成行便去世了,于是此事便不了了之,所以,宋江是断然不可能出现在征方腊队列之中的。

如此分析就只有一个解释,即此宋江非彼宋江,乃一同名同姓之人。

这也可以理解,宋江之名在他未名盛于世之前,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重名的概率很高,所以,我们不能看见一个宋江之名就铁定地认为就是这梁山宋江,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嘛。

施耐庵对此肯定是心知肚明的,但为了小说创作的需要,他玩了个移花接木的手段,让梁山108将有个结局,也是给读者一个交待。

至于宋江的结局,据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考证,宋江投降宋朝廷后,复又反叛,被名将折可存在平定方腊残余势力之后,在回师途中所镇压,如果此事为真,那宋江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了。

但我没看过邓先生的考据之出处,不敢乱说胡评,权记之。

最后再说一下两个同宋江起义相关的人物,一是张叔夜,一是史进。

张叔夜由于平息宋江之乱有功,升为济南知府,后改任青州知府,及金人大举南侵,围攻开封之时,宋家皇帝召唤各路火速进京勤王,张叔夜星夜兼程,经过血战杀入城中,也是第一支到达京城的外邑勤王之师。

但是,兵力有限,独木难支,开封陷落,金人胁宋皇室、宫人及大臣三千多人北返,张叔夜亦在其中,他拒绝金人拉拢,最后是死于北上途中,终年63岁。

史进是《水浒》中最早出现的梁山头领,可能也是最真实的人物之一,他在宋江投降四年后,不但再次造反,而且还建国称帝,不过,他在史书的名字叫史斌。

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建炎元年秋七月,贼史斌据兴州,僭号称帝。斌本宋江之党,至是作乱,守臣向子宠望风逃去……”,但是,只一年多,便被镇压了下去。

史载:“建炎二年十一月,泾原兵马都鉴兼知怀德军吴珍袭叛贼史斌,斩之。”

而《水浒》中的其他一些人物,如杨志,关胜、张横、解宝等人,在史书中也偶有记载,大概都还参加了抗击金兵的战斗,但都是孤证,且记载极少,至于是否就是宋江旧部,也缺乏论据,所以,真相便也不得而知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