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救过我,可我却没能救他。在一次反击战中,我臀部受重伤,是邱少云冒着敌人炮火,一路把我背到了后方救护所。”
上世纪90年代,特级英雄邱少云的战友郭安民老人,在回忆起那段往事的时候,还仍然心情激动,热泪盈眶!在人们的印象中,邱少云是任凭大火焚身也岿然不动的战场铁人!是那场战争中,志愿军的优秀代表!但实际上,邱少云也是普通一兵,也有自己的成长历程。就是那一场夺去他生命的战斗,也并非烈火焚身那样简单!多年后,国家在拍摄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录片时,采访了好几个当初邱少云的战友。从他们的口中,这位英雄的形象,慢慢地丰满了起来。那场战斗,也第一次如同影像般清晰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相关资料图)
1926年12月26日,邱少云出生在四川铜梁县一户贫苦的农民家里。他的父亲邱炳荣与伯父都是佃户,靠着种地和一些手艺活儿维持生计。1935年,邱少云的父亲勤劳工作了一年,结果打下的粮食还不够交租!他为了养家,只好去安溪河帮人拉纤。谁知船老板心狠手辣,竟然向赖掉工钱。邱父不答应,带着穷苦兄弟们据理力争,结果反而被丢入河里淹死了!
邱父遇害后,邱母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苦苦煎熬。四个孩子中,邱少云排行老二,当时是9岁。他的哥哥邱东云13岁,三弟邱少全6岁,四弟邱少华年仅3岁!为了生存,邱母日夜操劳,结果在1939年因心力交瘁而亡!
母亲去世后,刚刚13岁的邱少云开始自谋生路。他去给地主当过长工,去饭馆当过跑堂,到粮店去当苦力,往往是干得很多却得不到收入。无权无势、憨厚老实的他,只能默默忍受。不过,一种普世善行的情怀,却在他的心中慢慢形成。他此时只有一个念想:让天下的穷人都不再受苦。
1949年12 月,解放大军解放了大西南。邱少云也和其他的穷人一样,分得了土地,获得了新生!吃水不忘挖井人,邱少云立志追随革命,于是在安家之后不久,就报名参军了。刚刚入伍的邱少云非常的怕生,不爱说话。但是,他却非常的热爱劳动。此时的他,已经是个一米七几的敦实小伙了,但是仍然一有时间就去帮炊事班打杂,平时挑水、洗菜之类的,忙得不亦乐乎!上山砍柴的时候,他也总是抢着挑担子。别人看他经常累得满头大汗,劝他歇歇。而邱少云总是说:“我不累。干活儿干惯了,不干的话心里发急,连吃饭都不香了。”于是,战友们和邱少云的关系越来越好。
这一期间,咱们前文提过的郭安民,也来到了邱少云所在的连队。邱少云十分喜欢这个“文化人”,总是亲热地叫他“小教员”。他跑去和连长朱斌说:“把小教员分到我们班吧,我们盼望一个文化人教我们开眼识字啊!”连长同意了,于是郭安民便成了邱少云所在排的宣传员。
邱少云经常找郭安民聊天,也总是希望郭安民教自己识字。他说:“小教员,你能一天教我‘一个班’(识10个字),10天教我‘一个排’,40天的整训时间,能教我会写信、写决心书吗?”
郭安民说道:“我教你认字没问题,但是我的军事技能差,要是战斗临近了,我这样的学生兵打不了仗啊!”
邱少云说:“没关系,你教我识字,我教你瞄准、投弹、拼刺刀!”
于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小组就成型了。邱少云的文化程度和郭安民的军事水平,都在很短的时间里有了极大的提升。邱少云也通过几十天的学习,能写简单的决心书了!
本来,国内的战火已经熄灭,邱少云不会再有上战场的机会。然而在1950年10月,朝鲜半岛风云突变,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一路向北推进,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新中国为了保家卫国和帮助朝鲜人民,正式开始抗美援朝!数十万解放大军以志愿军的身份,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此后,邱少云所在的部队集体写了决心书,并且在1951年3月25日傍晚,浩浩荡荡地开过了鸭绿江!
此时,正是第四次战役尾声。战士们在看着被美军摧毁的朝鲜城市之后,都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愤慨!他们看到的是满眼的断壁残垣,闻到的是燃烧弹烧毁人体时产生的焦臭味。一切的一切,让战士们不由得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打败敌人!
这一时期,邱少云的表现非常突出!部队每天要负重80多斤,行军一百多里。邱少云和其他的战士们一样,脚上打了血泡。可是,他仍然主动帮着其他人背枪,扛东西。到了驻地之后,又主动帮助大家挑血泡!他的热心和能力,让上级对他刮目相看。在第五次战役打响前夕,团里决定从邱少云所在的九连,抽10名战士,到团里作预备队。
说是预备队,实际上就是预备的军事干部。一旦前面的干部有了牺牲,他们就会立刻顶上去。而团部,也会对这些预备队成员进行速成式的军事教育。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上级鉴于邱少云的优秀表现,决定调他回去当预备队。但是,这毕竟是从前线短暂的向后撤,这让邱少云觉得有些不自在。他本想找连长说,不去当预备队。但是,连长朱斌却说道:“这是组织的决定,就这样了!”邱少云听了,转头就走了,没有再吭一声!
几天之后,9连迎来了自己的入朝第一战。这次他们的任务,是攻击含水洞的罗家山。这里的敌人并不很强,是一个菲律宾的步兵营。战斗也确实没有悬念,志愿军一个冲锋,就抢占了最为核心的162号高地。本来战况很顺利,可是突然有一枚敌人的炮弹,不偏不倚地击中了9连的指挥所。卫生员葛寿明牺牲,连长朱斌的大腿被炸断,郭安民也身负重伤。朱斌连长此时血如泉涌,但仍然不肯下火线,继续指挥部队向前冲!
此时,邱少云正好过来送弹药,一看到连长的样子,立刻就要背他下去。朱斌一摆手,说道:“上级给我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罗家山!现在,罗家山还在敌人手里,我不能下去!你把小郭背下去吧,他伤得不轻。他是个文化人,以后建设祖国需要他,你要好好保护!”说完后,朱斌再次招呼通讯员,最后下达了一次进攻的任务,之后便牺牲了!
邱少云草草掩埋了连长,然后就背着郭安民往山下走。此时,郭安民身上流下的鲜血,染红了邱少云的棉衣。邱少云一步一步走着,说道:“小教员,咱俩相处100天,你教会了我写字,写信,写决心书。而我教给你的军事技术太少了,让你受了伤,真对不起。”郭安民听着战友的话语,默默地流着眼泪。
这便是本文开始时,郭安民所说的邱少云救他的那一次!
后来,郭安民因为伤势太重而被留在后方养伤。等他再回战场的时候,已经是1952年5月了。这一次,他仍然和邱少云成了战友。
1952年10月,上级决定要拿下上甘岭右翼阵地 391 高地。高地长约1000米,南北两峰相对,形如屋脊。上面又南朝鲜军的一个加强连驻守,碉堡密布,易守难攻!
为了能达到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29师87团3营其中7、8、9三个连将会执行潜伏任务,在敌人阵地前沿埋伏。战前,邱少云所在的9连做了一次“潜伏汇报”——他们在山地隐蔽起来,让师长张显扬等首长寻找。张显扬也是老兵了,看了半天,愣是没有发现9连在哪里!他高兴地说:“凭我这个老侦察兵的眼睛,也没看出破绽,9连的潜伏验收了!”
1952年10月11日19时,9连正式进入潜伏阵地。这里虽然蒿草密布,但是却没有林木保护,属于平原地带。如果敌人发现这里的潜伏部队,只需几轮炮击,就可以给志愿军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大家趴在草丛里,背上覆着伪装用的草叶,一动都不敢动。
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之时,战士们已经在草丛里趴了八个小时了。蚂蚁和草丛里的小虫子,顺着他们的裤管钻了进去,咬得他们又疼又痒!但是,大家仍然是纹丝不动,唯恐被敌人发现。
11点过,两个敌人从工事里钻出来,准备到一个小河沟取水。这条小河沟,正好处在我军潜伏阵地前沿,于是后方的炮兵怕前方暴露,便对着敌人高地开了几炮。敌人立刻使用了烟幕弹,试图掩藏自己。这之后,他们又对着阵地前沿,施放了几颗燃烧弹。
此时邱少云的位置,是潜伏队列的第三排。一枚燃烧弹正好在他的附近炸开,瞬间引火的燃油四溅。周围的好几个战士,都被喷溅到了。具有极强腐蚀性的燃油,将班长锁德成和战士李士虎的脸弄得面目全非。但是很幸运的是,他们身上的油没有引起大火。
而邱少云此时,却已经被猛烈的大火包裹了!他的左腿也被燃油浸满了,并且在燃烧弹的引信爆炸后,引起了熊熊大火!同时,大火还引燃了他背上的伪装草叶。秋冬天的枯草本就是易燃之物,此时更是烧得异常旺盛!
当时,邱少云想要摆脱烈火的纠缠很容易。他或者踢掉身上的伪装物,就地打滚;或者就带着伪装物,滚到距离自己仅仅3米的小水沟里。但是他此时愣是一动不动,咬紧了牙关趴在那里。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动,潜伏的部队就会暴露,几百个战友都会有生命之忧!
一会儿的功夫,邱少云便已经被烧得疼痛难忍。他情急之下,向身边的李元兴扔过去了一个土块,同时投过去了询问的目光。李元兴知道,这是邱少云在问自己应该怎么办。李元兴又何尝不想帮助战友扑救,可是自己一动,跟着来的就是整个部队的灭顶之灾。他只得低声说道:“邱少云,你动动,你动动。”邱少云看着他,坚决的摇了摇头。
此时,火势更加猛烈,一股焚烧有机物产生的焦臭味弥漫开来。战友们知道,火焰已经烧到了邱少云的皮肉之上!邱少云的身体一动不动,但是双手已经在猛烈的颤抖着。为了缓解疼痛,他一点点的将手指插入地面!火势越来越猛,他的手指也插得越来越深。
在如同一个世纪那样长的半个小时之后,大火渐渐熄灭。刚刚还生龙活虎的邱少云,已经变成了一具焦炭一般的尸体!战士们含着眼泪,看着他一点点的被火焰吞噬,心中无比悲痛。终于,天空升起三发信号弹。战士们在同一时间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向着敌人的阵地冲了过去!震天动地的喊声,最后汇成了一句话:为邱少云报仇!就这样,391号高地上的守敌,连40分钟都没坚持到,便彻底崩溃了。
战斗结束后,87团团部侦察参谋梁嵩山,开始漫山遍野的寻找邱少云。最终在一片已经被烧焦的山坡上,他发现了英雄的遗体。此时,他的身上,仅有身子下的一小块布还保持着原状。原本一米七的壮小伙,此时就是一堆仅有70公分的焦尸。连他的武器,那支苏联支援的波波沙冲锋枪,都已经被烧得一团焦黑。唯一还留有一些血肉的,是那双插入泥土的双手!
在上报战功的时候,一些工作人员不了解实情,于是给邱少云报了一个三等功。原因也很简单,他在这次战斗中没有杀敌记录,按照规定只能评三等功。但是不久,《战场报》 记者郑大藩,在采访时得知了邱少云的事迹,心中深受触动。他连夜写了一篇稿子,并且发表在了1952年12月4日在《人民日报》上。这就是那篇著名的长篇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
这篇文章,在国内引起了轰动性的效应。很多记者都争相去采访9连的战士,想要更多的了解邱少云。最终在1953年6月10日,志愿军总政治部重新评定了邱少云的贡献,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的称号。8月30日,邱少云被追认为党员!
朝鲜战争停战之后,上级决定将邱少云的遗体接回国内安葬。此时,他当初的战友们掘开那层浅浅的土层,一点点为他剥掉已经和他化为一体的军衣,给他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军装。不久之后,英雄的遗体回到了祖国,和黄继光、孙占元等英雄烈士的遗体一起,安葬在了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本来,邱少云的事迹已经盖棺定论。但是偏偏在近年来,出现了一股“怀疑一切”的歪风。有人竟然打着“不符合生理学”的旗号,否定英雄邱少云!其实,英雄的光辉并不会因为他们的抹黑而显得黯淡,反而更加难能可贵!这足以证明,一个人的信仰精神会有多么强大,能使他做出在生理学上无法解释的奇迹!这样的英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