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之初,政府就严厉实行“海禁政策”,为的是保证东南沿海的安定。可是此举,却让许多靠海为生的人们失去了生计。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铤而走险和渡海而来的日本人组成船队,打家劫舍,频频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百姓。

这就是“倭寇”的来历。


(资料图)

不过,倭寇的侵袭不只是带来战乱,他们也催生出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武器——狼筅。那么,作为戚家军的主力武器之一,狼筅的威力到底如何呢?就让我们回到那个混乱不堪的明朝东南沿海,一探狼筅的传奇。

一、倭患肆虐,利器出场

倭患向来是东亚大陆国家在明朝时期的大问题。到了明朝中期,倭乱更甚,他们不仅劫掠百姓,就连政府官船也不放过。

为了严厉打击倭寇势力,维护沿海地区的稳定,明朝政府从山东调遣著名的大将——戚继光,前往东南地区抗倭。

起初,戚家军的抗倭成果并不明显。他们初来乍到,对当地的情况了解不多,与此相反,倭寇常年在此地活动,早已经对明朝官兵的武器和兵法了然于心。在这些凶猛的倭寇面前,戚家军也陷入了困境。

为了赢回抗倭主动权,戚继光从西南地区引进了一种兵器,同时改变了戚家军的作战方式,终于让抗倭局面明显好转。

而这一扭转乾坤的利器,就是古代冷兵器的翘楚——狼筅。

二、狼筅来袭

“狼筅”一物,原为广西壮族人民所创造的兵器,最初的狼筅由一种特殊的竹子制成,在竹子主干两旁有许多附枝,附枝上装上尖利的锋刺,锋刺藏于竹叶枝干之中,好像狼牙一般,故也称“狼筅”为“狼牙筅”。

而倭寇大部分都是渡海而来的日本人,他们最常使用的武器就是“刀”。日本工匠制刀技术向来相当高超,让刀刃质量上乘,锋利无比。沦为倭寇的日本人同样以佩刀为荣,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备有三把刀,长刀作为攻击的主要武器,短刀加以辅助,小刀则做杂用,使用灵活。

据说,倭寇的长刀可达两米,作战之时,左手持木刀,右手持真刀,让人真假难辨,倭刀长与利的结合威力无穷。但明朝官兵的武器质量低下,在倭寇变化莫测的阵法和锋利的刀法面前,明朝军队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于是,倭刀“一长二利三多变”的特点不仅在战斗中打败了明军,还让很多明朝将士产生恐惧心理,明朝士兵从此很难再鼓起士气与倭寇抗击。

不过,狼筅无疑却是倭刀的天敌。

▲鸳鸯阵俯视图

狼筅的长度比倭寇的长刀还要长一倍之多,武器的身长拉开了敌我双方的距离,让倭刀无法再靠近明军。这样一来,倭寇的长刀就无法发挥原有的优势。再加上狼筅周身有繁茂的枝叶,能将人的周身全部遮挡起来,形成一个大面积的防御圈,因此,正面而来的倭寇刀枪很难对明军造成伤害。

当敌人持刀来犯时,竹子的韧性可以卡住敌人的武器,起到守卫自身的作用;当使用者持狼筅进攻时,隐藏在枝叶下的锋刺,则可以在敌人全然不知的情况下造成伤害,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渐渐地,在狼筅的加持下,明军士兵心中有了底气,也就不再恐惧倭寇的进攻了。

而戚继光将狼筅引入戚家军之后,还对传统狼筅做了改造,将竹子杆身改为铁制,使得狼筅更为坚固,避免了在战斗中因敌人袭击而导致武器被破坏的情况。但是传统的竹制狼筅因其独有的制敌功能,在整个抗倭斗争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竹制狼筅和铁制狼筅,在戚家军中都有使用。

为了让戚家军能够熟练使用狼筅,发挥狼筅的威力,戚继光亲自选拔狼筅使用者,组成一支专门的“筅兵队”,让他们按照图谱认真操练使用狼筅。此后,这支“筅兵队”亦成了抗倭战争中的中坚力量。

三、巧结鸳鸯阵

狼筅虽威力巨大,但是如果只是单兵作战,不仅很难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还有可能因为体力消耗过快而疲劳松懈,让倭寇有可乘之机。特别是在倭军擅长的“蝴蝶阵”、“长蛇阵“面前,戚家军仍显得十分被动。

于是,戚继光又根据狼筅的特点,研发了一套新的阵法——“鸳鸯阵”。

所谓“鸳鸯阵”,顾名思义,就是相互依存、取长补短、永不分离的意思。戚继光在“鸳鸯阵”布置了挨牌手、藤牌手、狼筅手、长枪手和刀,各式武器围绕着狼筅的攻防而运动,与狼筅互补,构建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强大阵容,几乎无懈可击。

作战之时,挨牌伍长持牌冲在最前,防卫敌方长兵器的攻击,守卫我军士兵;狼筅手尾随其后,守卫牌手,而枪手则用直刺武器守护筅手安全,并且伺机取敌人性命;刀手殿后随时准备取敌人首级,同时还要防止近身兵器伤害枪手。各个兵种分工明确,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戚继光还明确规定,每一个“鸳鸯枕”都以“伍”为单位,挨牌长为“伍长”,一个伍视为一个集体,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如果在战斗中有人退缩不前或者临阵逃亡,整个队伍都会遭到军法处置。

此外,“鸳鸯枕”又分为“双伍筅”和“单伍筅”,“双伍筅”就是“鸳鸯阵”左右两边分成两列平行队伍,而“单伍筅”是在双筅伍基础上,原左右两路纵队变成独立的两个横排,亦曰“小三才阵”,原左伍从左到右依次为一牌、一枪、一筅、一枪、一短兵,原右伍从左到右倒序排列。

如果遇上宽阔的战场,“鸳鸯枕”还可以根据实地情况,及时转化阵型为“三才阵”,就是把“小三才阵”合成一横队,使筅手和刀手居中,枪手和牌手在两翼护卫。

“鸳鸯阵”阵法多变,倭军难以勘破。戚继光巧用“拆分”与“组合”的方式,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大大增强了狼筅的战斗力。这一作战思路,与中国古代“田忌赛马”的思想如出一辙。

1561年,倭寇大军强攻浙江,分别从台州、象山、奉化入侵,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宁海抗击倭寇,手持狼筅的士兵在“鸳鸯阵”中游刃有余,身后的刀手和枪手斩敌无数,倭军无力回击,最后仓皇逃回海上,这就是著名的“台州大捷“。

在此次战斗中,明朝军队以20名将士的牺牲为代价,消灭倭寇五千多人,十三次战役皆大获全胜。可谓是“一筅当先,万夫莫开”。

兵器是时代的产物,亦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虽然在高科技武器大行其道的今天,狼筅已经被视为“落后”的代名词,但是在当年抗击倭寇的战斗中,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功捍卫了国家的安定与和平,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

或许今后不会再有人了解“鸳鸯阵”和“狼筅”,可这份共御外敌、保家卫国的精神始终流淌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武器,是为杀人而生;但为保卫家国而战,是武器的无上光荣!

右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欢哪种冷兵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