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立波
作为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从农民底层,遍尝人间艰辛冷暖,虽然此后骑马纵横沙场,指点江山,做了皇帝后却依旧保持农民本色,甚至是忧劳一生。从人性角度来看,朱元璋是个矛盾集合体,从最底层挑战了人性所能达到的极限,一生进行了各种“挑战不可能”。《明史》以高度赞誉的口吻对其进行赞颂:“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如同一个兢兢业业的农民,从饥寒交迫中逐渐获得了生存的空间,他拼尽一生都在为这份遗产能够传递下去而调动了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只希望,子孙能够稳稳当当继承这份巨大的家业,不出现能够倾覆大明王朝的”败家子“、”二流子“。
(相关资料图)
(一)朱元璋到底有多勤政?一天要办400多件政务,直到临终前依旧在办公。
洪武十三年(1380)的八天内,朱元璋的书案旁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衙门奏札共1660件,一共涉及3391件事情需要其他亲自进行批示【1】就是说,他每天要平均处理200多份奏折,400多件事,才能在八天内将这些政务处理完毕。即使到了临终期间,朱元璋还未停止处理政务,“上素少疾,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
“全国大大小小的政务,都要亲自处理。交给别人办,当然也可以切省精力、时间,但是第一他不放心,第二更重要的,这样做就慢慢大权旁落。……以此,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办公,批阅公文,一直到深夜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也从不讲究调剂精神的文化娱乐。”【2】做了帝国当家人后,朱元璋开始了软实力建设,设置“三法司”,配合他处理政务,这些人都是他干活的双手,却不能染指一点权力。他曾说“三代而上,治本于心;三代而下,治由于法。”【3】三代指的是尧舜禹,朱元璋的意思是那时候的人懂得仁义道德,不需要过度管理,如今的人不懂仁义道德,所以只能他亲自从上到下进行治理。
面对帝国素质不齐的队伍,有时觉得他们跟不上自己的思路,因为对推进的事务不满,往往非常严厉。每天上朝时,满朝官员都小心翼翼,察言观色,看他今天生不生气。朱元璋有个习惯,平时他把腰带放在胸前,可是每当他生气的时候,就把腰带按下去,这样的时候官员们就知道,皇上生气了。“太祖视朝,若举带当胸,则是日诛夷盖寡,若按而下之,则倾朝无人色矣。”【4】
在朱元璋的亲自带动下,大明的官僚机器快速旋转,经过二十多年的“剪伐斫削,藻绘粉饰”,大明的蓝图越来越接近朱元璋勤政努力的预判:天下太平,四方安定,民生恢复,基业稳固,包括元朝残余势力也被彻底压制。洪武二十六年,据户部统计数字显示,全国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余顷,比繁华的北宋耕地最高数字增加了三百多万顷。全国的人口突破六千万大关。朱元璋在批阅奏折时,看到户部呈送数据,满意的苦涩地笑了笑,他的勤政终于结出了了鲜红的果子。
(二)、自学成才,早年建立知识分子梯队,终于练就了学问大家的“帝王心”。
朱元璋非常聪明,从小没有得到学习,在逐鹿中原时,他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和紧迫。早年他对知识分子非常尊崇,甚至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知识分子储备中心。朱元璋深邃的目光里透漏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他本人对“以无知役有知”非常反感。建国后,他在诏诰中说:“朕统御以来,随所善而应是职,使有知而不妄。其前代必欲以无知而役有知,朕不知为何。”【5】朱元璋深刻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与管理的知识分子相差太多,为此他决心用后天努力学习,努力赶超这些知识分子们。
他听过因为没文化而被嘲弄的一些事情。当初张士诚到处招贤纳士,附庸风雅,有的儒生利用他大字不识,用文字对他进行侮辱。张士诚原名九四,起兵后,自感名字拿不出手,儒生建议他改名士诚,他自以为很好,其实这话本出自《孟子》:“士,诚小人也。”张士诚缺乏文化的例子就是他的教训,为此这个富有强大意志力的人开始了漫长的自我文化建设,掀起了一阵阵学习之风。
朱元璋读书内容非常庞杂,涉猎极广。从骑马打天下开始至洪武三十一年71岁去世,常常是“戴星而朝,夜分方寝”,学习力度一天比一天大,经常为此“日晏忘餐”,每天处理日常政务后,就是读书,有时更是在“万机之暇”挤出那么一点时间也要把当天的书读完。“太祖……身在行间,手不辍书”描写的就是非常生动的读书画面。【6】
水滴石穿,勤奋的学习,让他逐渐变成了学问大家,诗文水平,和统治理论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刘基形容说:“钦惟皇帝……万机之暇,作为文章,举笔立就,莫不雄深宏伟,言雅而旨远。”清代学问家赵翼饱含深情地概括朱元璋一生的学问境界说:“明祖以游丐起事,目不知书,然其后文学明达,博通古今,……此固其聪明天亶,然亦勤于学问所致。”【7】
学以致用是朱元璋最大目的,此后所作的如诏、诰、勅、谕以及一般散文、骈文和箴、铭、跋、诗歌等既规范又创新。
相对严肃的圣旨内容和语气,朱元璋白话圣旨,”接地气“的圣旨是其最大特点,当时有这么一道圣旨,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员请示如何处理。朱元璋发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中国的封建帝制实在漫长,浩如烟海的圣旨大多千篇一律,唯有朱元璋的圣旨能让人眼前一亮。【8】
朱元璋圣旨
作为粗犷的帝王练就成高级知识分子后,危害也是负面的,那就是他无端制造很多“文字狱”,亲自参与删除《孟子》并无辜掠夺了许多文人的生命。一时才能之时“幸存者百无一二”。方孝孺曾在给好友信中写道:“近时海内知名人士,非贫困即死,不死即病。”一直带着怀疑的目光,用屠刀开始大量清洗曾经被他敬仰的知识分子,这个举动,让那些读书人开始如暴雨中的树叶,瑟瑟发抖。有个可笑而又典型的故事非常生动:朱元璋在考察一个叫邓伯言的诗作,非常喜欢其中二句“鳌足立四极,钟山蟠一龙”,不觉得拍桌子叫好。伏在大殿下的邓伯言以为触怒皇帝,当场吓晕过去,太监把他弄出东华门才醒过来。
(三)、为了防止大明王朝出现“败家子”、“二流子”朱元璋可谓煞费苦心。
农民出身,农民思维的他,凡事都要求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朱元璋的价值观里,最讨厌那些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和“败家子”。站在大明王朝的高度,他千方百计设计软硬实力,确保这个江山不被子孙挥霍。登基不久,他就着手亲自编纂《皇明祖训》以此作为大明王朝的看家法宝。
该书前后历时六年,七易其稿,并严肃告诫: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地告诫子孙后代该如何做皇帝,如何管理好这个国家。
皇明祖训
第二份是用制度强化子孙们的特权。朱元璋对功臣、对朋友到后期翻脸无情,痛下杀手,对子孙却仁爱有加,他规定:“凡朝臣奉使至王府,或因使经过见王,并行四拜礼。虽三公、大将军,亦必四拜,王坐受之。”【9】 朱元璋还是觉得不够,又在最后规定:“若使臣道路本经王国,故意迂回躲避,不行朝王者,斩。”甚至从“如何行政“、“如何执法” 的大章法到“如何安排日常起居”“如何管理后宫”等微末细节。亲王府每年有五万石禄米,亲王子为郡王的,每年也有一万石禄米。那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公爵们,如魏国公徐达最高禄米才有五千石,韩国公李善长才只有四千石,其余都在三千石。
早在太子朱标十三岁的时候,替朱元璋回乡扫墓,朱元璋特意嘱咐他要体察民情:“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儿生长富贵,习于宴安。今出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山野,其因道途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明史》
争议中的朱元璋画像
甚至他还担负起对功臣子弟们的教育工作,在接见这些子弟们,朱元璋发表了一段生动的训话:“男子汉家,学便学似父亲这样做一个人,休要歪歪搭搭地过了一世。你每(们)趁我在这里,年年来扣头,你每(们)还是挨年这歇来。你每小舍人,年纪少,莫要学那等泼皮的顽。……你每这几个也年纪小哩,读书学好勾当。你每学尔的老子行。”【10】
朱元璋影视形象
听说京城守卫酗酒,朱元璋也找来一顿狠批,认为不光误事,而且这样下去再有继续的家业也会被挥霍一光。此外他对青年人不务正业专门玩球吹箫扮作“小鲜肉”异常痛恨,曾下旨进行严厉惩处:“在京但有军官军人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的卸脚,做买卖的发边远充军。”【11】这些未免做的极端,却无不说明朱元璋固态保守的农民思维,有趣的是,在他治下的臣民们也将朱元璋这个九五之尊的皇帝形容成”老头“。有一次他微服私访,在路上听到一老年妇女和人说话,不称他为”皇上“,而称”老头“,朱元璋非常生气地说:”以前张士诚占据东南,当地人如今还叫他“张王”,我做了皇帝,百姓居然叫我老头,真是活活气杀。“这个一生倔强好强的”老头“做梦也没想到,他对子孙最大的担忧,竟然在此明朝中后期不断出现,“二流子”、“败家子”式的奇葩皇帝,不知朱元璋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注释:
【1】《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五
【2】《朱元璋传》吴晗著
【3】《明实录》、明太祖宝训
【4】《剪胜野闻》
【5】《明太祖文集卷三》
【6】《明史纪事本末》
【7】《廿二史札记》
【8】《朱元璋白话圣旨》赵立波,首发沈阳日报
【9《明实录】卷二十
【10】《明史纪事本末》
《11》《大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