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多出才子,以唐伯虎为首的江南四大才子的故事被多次搬上电影银幕,所以世人对他们的经历多有了解,其实在明朝历史上也有着“三大才子”的说法,他们分别是解缙、徐渭和杨慎。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以博学多才著称的才子以解缙、徐渭和杨慎三人为最,其中杨慎是公认的博览第一,他自幼天资聪颖,连内阁首辅李东阳都对其才华赞赏不已,将他收为学生悉心教导。

可惜,明代三大才子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解缙在冰天雪地中被冻死,徐渭在牢狱中多次自尽未遂,相对来说,杨慎的结局算是比较好的,被流放了三十多年,有家不能归。


(资料图)

在流放期间,杨慎写下一首千古绝唱,与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怀三国豪杰建功立业,自己则蹉跎岁月不同,杨慎的《临江仙》则蕴含一丝道家风骨,英雄功业只不过是历史大浪潮中的一朵浪花,都是过眼云烟而已。

大才子杨慎

明正德六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杨慎喜中状元,当时传闻杨慎本该在三年前就获此殊荣,结果因为主考官的粗心,导致杨慎的试卷被焚毁,成绩无奈作废,不管传闻真假与否,都在证实一个问题,杨慎的才学很高。

当然,杨慎的成功与他的家世有很大关系,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祖上皆有文名,而他的父亲杨廷和更是历经四朝,曾担任两朝首辅。

出生在这种家庭中,杨慎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杨慎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因此便获得了“神童”的称号,据《明史·杨慎传》记载: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长老惊异。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

杨慎高中状元那年,其父杨廷和已经位居内阁大学士,权势之重没有几人能比,按照惯例,杨廷和身居高位,肯定会避嫌一二,比如万历时期的内阁大学士王锡爵,其子王衡获得乡试第一,王锡爵就被朝臣弹劾给儿子开后门。

但杨慎中状元之事却没有得到朝堂以及民间的非议,可见他的才华之高众人皆知,中状元似乎也就不足为怪了。之后杨慎被授官翰林院编修,参与编撰《武宗实录》,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可从后面杨慎的经历来看,杨慎的仕途生涯坎坷不断,甚至好几次差点性命不保,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则与杨慎自身的性格特点有关,说好听点是为官正直,敢于直谏皇帝过失,说难听点,杨慎有点像是“愣头青”。

明朝大礼议之争

在武宗时期,杨慎就敢直言上谏指责朱厚照偷偷北上巡游的荒唐之举,不过朱厚照并没有理会杨慎,依旧我行我素。

这让杨慎十分不满,冲动之下直接以病为由,辞官不干了,年轻人性格执拗,连他的父亲杨廷和都劝服不了他:

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移疾归。

杨慎的这种性格注定了他以后要有大麻烦,果不其然,杨慎在复官之后参与到明朝著名的“大礼议”之争中,与嘉靖皇帝直面对抗,最终落得个流放云南的下场。

先来简单介绍下“大礼议”事件,明武宗去世后,由于身下无子,只能从旁宗中选一人继承大统,最终嘉靖帝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上皇位,当时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群臣要求嘉靖帝认武宗之父孝宗皇帝为“皇考”。

嘉靖帝自然不干,并且聪慧的皇帝还看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争爹”事件,而是他与旧朝势力集团的权力之争,如果嘉靖帝认输,恐怕之后将成为一个任由文官集团摆布的“傀儡皇帝”,所以他坚决追封生父为帝。

在这场争端中,首辅杨廷和被迫辞官还乡,但愣头青杨慎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两次纠集文官上谏,第二次甚至召集两百多人在左顺门哭谏,杨慎的做法彻底惹怒了嘉靖皇帝,将参与者全部下诏狱,并廷杖之:

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

杨慎因此挨了廷杖,还被嘉靖帝发配到云南,要知道此时杨慎正值三十七岁壮年,结果他的仕途在此便戛然而止了,余生一直在流放之地度过。

杨慎的人生结局

不过也正是在流放期间,杨慎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一首《临江仙》更是成为千古绝唱,读来令人为之倾倒: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上多少英雄的宏图霸业,转眼间便已成空,那些英雄的丰功伟绩如今却已成为渔樵闲话,杨慎这首词不仅是在感伤个人际遇, 也是在安慰自己,可惜杨慎最终的结局还是客死异乡。

杨慎被流放充军期间,嘉靖曾经多次大赦天下,许多被发配的囚犯都得以回到原籍,可偏偏杨慎被他刻意遗忘。嘉靖五年,杨廷和卧病在床,杨慎急忙回乡探亲,结果在杨廷和病情好转后,又被命令即刻返回永昌,可见嘉靖对杨慎多么厌恶。

杨慎回到永昌后人听说云南寻甸、武定两地发生叛乱,他不惧生死,亲自率领家仆、步卒与当地守军一起平定了这场叛乱:

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

杨慎立功,按例当赏,但嘉靖偏偏不赏,不仅如此,嘉靖还时刻关注杨慎的状态,当朝臣说杨慎在云南过得很惨,老病不堪后,嘉靖甚至会抚掌大笑。嘉靖三十六年,年近七旬的杨慎偷偷跑回四川老家,嘉靖命当地巡抚将杨慎捉拿送归永昌。

从嘉靖的种种做法不难看出,他根本就不想杨慎活着离开云南,两年后,杨慎望着家乡方向不甘地咽下最后一口气,享年72岁。

结语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许杨慎早已看淡了一切,但人生已经不能重来,不知此时杨慎是否会后悔当初决定拼死进谏与嘉靖皇帝对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