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杂志发起了一项“扫兴父母”的征集,投稿中出现了大量“中国式父母”扫兴实例——大到人生选择,小到一起吃顿饭,买一台电脑,染个头发,穿一件喜欢的衣服,都可能受到父母的审视与点评,而这种点评往往是负面的。

年轻人们认为,扫兴的背后,是「物质条件有限」、「控制欲」、「没有接受过爱的教育,不知如何表达爱」,以及亲子关系权力不对等之下,来自父母的「掌权者」般的傲慢、控制与偏见。

去餐厅吃饭,出门旅行,观念不同的精神消费,这些都是中国家庭的扫兴重灾区:


(资料图片)

@kk

请爸妈吃火锅,然后妈妈说,吃什么火锅呀一天天的就是花钱,我们可不像你这么会享受。

@梦寒

和我爸出去吃饭,他会一道菜一道菜算成本是多少,如果自己在家吃能省多少钱。有一次出去吃饭,因为想吃蔬菜,点了素菜居多,他念叨了一路不划算,说到饭店点素菜是最傻的行为,因为素菜的成本低,被饭店赚得更多。最后结账时非要让老板打折。

@兜兜

23岁生日那天,带爸妈和亲戚朋友去吃一家我自己很喜欢的川菜。上了一道我很喜欢的辣炒牛肉,看到菜,妈妈说:这个菜多少钱啊?牛肉这么少!这个价格我自己买牛肉回家做能做一大碗,也没我做的好吃……你们是不是吃腻了我做的菜,非要到外面吃?

@玉米女士

带他们去大城市,点评说:不就是一点儿高楼吗?带他们去海边,点评说:不就是一点儿水吗?总之,点评所有的一统一句式:不就是一点儿XX吗?

无数父母在面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时,表现得极其别扭——他们希望孩子有出息,但又学不会肯定和赞扬:

@小p

高考完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家里来了挺多人帮我看,我当时很想选数学专业,我就说我还挺想学数学的,我妈当着一屋子人的面说我,数学考那么烂还学数学?

@啊呜

高考考到省前300(文科),我爹只看见语文没上120,说「我没看出来你语文强在哪儿」。我可以记一辈子。上大学再也没有和家人分享过学习成果。

@Circle

大学努力深耕4年,获得各类奖项,结果在大学毕业那天,我爸和我说,「奖状能卖几块钱?你大学这几年我还不知道,就顾着玩儿了吧。」

扫兴的父母很难接受孩子充满爱的礼物:

@lia

给我爸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他说「我们(家)不整这些」。

@宝娟

一向和父亲关系不好,今年看到别人都在晒父亲节带爸爸出去玩或者买的礼物,我提起和他说了一句,父亲节快乐,期待着他的回复,结果他说这是西方人过的节日,让我尊重传统文化,迎来一通说教。

@science

高中的时候心血来潮,趁着爸妈还没回家,到附近的市场买鸡肉、咖喱粉、青菜,想学着菜谱做咖喱鸡。他们回到家后,浅浅地惊叹了我居然会做饭。但随之而来的是我爸爸的「怎么煮这种不三不四的东西(指咖喱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