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作为海产品,从古到今就是一种食材和经济产品,对于我们并不遥远。但作为食材、作为贸易的主要产品,却要从晚明说起,特别要从一位太监的身上说起。食客的最高等级就是“帝王菜”了。一谈起好吃、好养生的帝王,人们就会想到乾隆,乾隆确实与海参有些渊源,但我要说的则是明朝的皇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参为何成为“海八鲜”之一

对于我这种“旱鸭子”来说,海参因为有个“海”字,就透着神秘。听说,这种“美食”“健康食材”挺贵。贵自然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只谈野生海参,其体内含有大量氨基酸、维生素和化学元素、生物活性物质,其药理活性十分广泛。与鱼翅、鲍鱼、鱿鱼等被尊为“八大海鲜”。

史料永远落后于实际生活,天启皇帝爱吃,那么吃海参在皇族、官员、有钱人之间就已经流行了。

海参的价格确实贵,不仅如此,古代更是如此。这不仅是打捞原因,更因为海参本身的营养。野生海参体内含有大量氨基酸、维生素和化学元素、生物活性物质,它与鱼翅、鲍鱼、鱿鱼等被尊为“八大海鲜”。

清朝的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记载了这种无脊椎动物的药用价值,他说:海参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味甘咸,补肾经,益精髓,消痰延,摄小便,壮阳疗痿,杀疮虫。

可见,海参的价格在清朝就很贵。那么,明朝呢?同样如此。

天启爱吃海参乱炖

崇祯三年正月十六,正在牢中准备学司马迁奋笔直书的太监刘若愚放下了笔。元宵灯节即将过去,曾经的宫中好友托人给他送来一个好菜。狱卒得了好处,便将这个乱炖放在了眼前。刘若愚一看,眼泪扑簌簌下落,这个乱炖可真够乱的。有烤蛤蜊、炒鲜虾、田鸡腿、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笋鸡脯和海参,全都烩在了一起。

刘若愚之所以哭,并非是因为菜好。而是他脱口而出道:这是先帝(天启皇帝朱由校)最喜欢吃的菜呀。

天启皇帝爱吃,那么吃海参在皇族、官员、有钱人之间已经流行了。例如万历年间任职宛平知县的沈榜就在其《宛署杂记》中提到了海参。当时直隶乡试的宴会菜单中就有海参、对虾、鲨鱼翅等,一次宴会耗资1566两6钱多。

万历年间,海参消费就已经到了乡试宴会中,可见皇帝皇族、官员、有钱人都在吃。晚明经济发达,这个消费量很大。因为海参在明代乃是华人食材,所以,先是北部海参产区向南部消费区物流。如此,贸易就会发生。

海参贸易在明朝

崇祯七年(1634),靖江知县唐尧俞因为强买强卖诸如绫罗绸缎、燕窝海参等商品被人弹劾。吏部、刑部要求他要求退还或照价给付,最终将其罢官。当时的海参价格比较贵。唐尧俞的继任者陈函辉曾作诗曰“参乎岂便金同价,饱耳宁须肉有山。”

为什么这么贵?靖江地处江苏,他们买的海参是从天津运来。你咋知道?因为这首诗的名字就是《天津买海参价忽腾贵》。

因为海参消费量大,东南亚华人、日本商人便将本地区的海参运往中国。海参的消费群体也就慢慢地扩大,作为“海八鲜”之一的它在日后被确定也就自然而然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