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唐朝诡事录》口碑不错,号称每一帧都是实景画面,所有建筑都是用票子真实建造的,足足花了34个小目标。显然,制片方和导演都算是用心了。
在这个烂剧泛滥的年代,能有这么一部用心之作,也算是我们这些看客们的福气了。那么问题来了,这部剧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要了解一部剧的剧情走向是否合理,还得结合历史背景来看。
(相关资料图)
当时正处于唐睿宗李旦在位期间,这时候的唐朝还没有完全走出武周代唐的风波,因此一切都比较混乱。所以才有了太子、公主互相争权夺利的现象。那么这里的太子和公主分别是谁呢?
一、唐睿宗两次登基始末。
唐睿宗李旦是个很传奇的皇帝,因为他先后两次登基。第一次登基称帝后6年,李旦主动把大位禅让给了自己的母亲武则天。第二次登基后仅2年,李旦又主动把大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
好家伙,见过禅让的,没见过先后禅让两次的。
唐高宗去世的时候,本来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第三个嫡子李显的,也就是唐中宗。可惜唐中宗李显太不听武则天的话,在位仅仅55天,就被武则天给废了。
此后武则天就把皇位传给了李治的第四个嫡子唐睿宗李旦,但是朝中的军政大权,一直都掌握在武则天手里,李旦完全是个傀儡。
李旦心里很纠结啊,老娘手段如此凌厉,说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给霍霍了。与其老娘亲自动手,倒不如自己主动把大位让出来好了。因此他干了6年傀儡以后,于公元690年,主动禅让大位给武则天。
武则天觉得这个娃娃很懂事,所以当仁不让,果断称帝,还把李唐王朝改成了武周王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睿宗李旦也曾经做过唐朝的亡国之君。
15年以后,也就是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奄奄一息,张柬之等8位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重新将时任庐陵王的李显立为天子,唐中宗就这么复位了。他是再造大唐的第一位皇帝。
5年以后,唐中宗李显被自己的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毒杀。韦皇后将唐中宗的小儿子李重茂立为天子,随后学习武则天临朝称制。俨然就是要成为第二个女皇帝了!
这个时候,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联合侄子李隆基一起,发动了著名的唐隆政变。他们诛杀了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重新夺取了李唐政权。
在太平公主的胁迫之下,李重茂将皇位禅让给了叔叔李旦,因此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这才再次登上了皇位,改元景云。《唐朝诡事录》中开篇的唐景云年间,指的就是唐睿宗李旦第二次登基的这2年时间。
二、太子不是唐睿宗的嫡长子,而是李隆基。
唐睿宗李旦,在唐隆政变中基本什么都没做,因此他多次拒绝干这个皇帝。不过他儿子临淄王李隆基是出了大力的,又加上他妹妹太平公主的大力支持,李旦只能接下这个单子了。
说实话,唐睿宗李旦挺佛系的,他看惯了武则天时期的尔虞我诈,因此压根就不想走上权力的巅峰。工作经历中有当过皇帝这一项,跳槽都不太方便。
唐睿宗上台以后,把自己的原配妻子刘氏追封为皇后。刘氏当年被武则天秘密杀害,唐睿宗一直对她都很有歉意。这么一来刘氏的儿子李宪,就成了唐睿宗的嫡长子了。
唐朝是一个嫡长子继承制的王朝。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所以说李宪作为嫡长子,成为唐睿宗的太子,继承大唐皇位,似乎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问题是,唐睿宗有一个很强势的庶子,那就是临淄王李隆基。李隆基在唐隆政变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和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合力将父亲李旦再次推上了皇位。
如果唐睿宗非要立没有功劳的李宪为太子,那么会不会再次酿成玄武门之变呢?不等唐睿宗解决这个问题,李宪率先辞让了起来,他的理由很简单:太平的时候可以立嫡长子继承大统,国家有难的时候,应该立有功的皇子才对。
这话算是说到了老爹的心坎上,其实唐睿宗也很担心,如果他强行立李宪为太子,李隆基很可能会学习当年的李世民,把哥哥宰了,把老爹关起来,自己做皇帝。
李宪如此识大体,使得大家都松了口气,李隆基就这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唐朝诡事录》中的太子,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
三、公主为何和太子是死对头?
很明显,剧中握有实权的公主,就是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号召力还是非常强的,她身上兼具着老李家和老武家的血统,左右逢源,谁都要让她几分。
在唐隆政变中,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战友关系,他们合伙击垮了韦皇后集团。不过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就分道扬镳了。
原因很简单,共同的敌人没有了,那么彼此就成了最大的敌人。
高层哪有什么长期合作伙伴呢?要么你臣服于我,要么我就把你做掉,就是这么简单。太平公主手握实权,朝中7个宰相,有5个都是她的人。
太平公主的3个儿子武崇行、武崇敏、薛崇简全都被封为王爵,朝中大小事务、官员升迁任免,唐睿宗李旦也都要听从太平公主的意见。可以说,那时候的大唐,还真是太平公主说了算。
但我们要知道,当时的太子李隆基可不是个软蛋,他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因此李隆基十分反感姑姑如此插手朝政,所以双方终于还是开撕了。唐睿宗李旦,倒是想要做个和事佬,在极力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唐朝诡事录》的历史背景,大致上就是这姑侄俩斗法的这段时间。
太平公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打算废掉这个有能力的侄子,改立一个没啥主见的皇子为太子。因此她做了一系列工作。
第一,太平公主开始让人散布流言,说李隆基不是嫡长子,不应该立为太子。真正的太子应该是唐睿宗的嫡长子李宪。
第二,太平公主派人秘密监视李隆基,只要他稍微犯点错误,太平公主就抓住不放,跑到唐睿宗李旦那里告状。
第三,最后太平公主索性摊牌了,直接开始勾结一帮朋党,打算把李隆基给宰了。
好家伙,姑侄俩闹到这个地步,算是彻底没有回头路了。眼看着妹妹和儿子水火不容,唐睿宗李旦也是心急如焚,最后他想到了一个极端的办法,那就是再次禅让。
唐睿宗李旦这回只在位2年,就匆忙将大位禅让给了儿子李隆基,改元先天。很明显,在妹妹和儿子两大阵营中,李旦选择了儿子。
结局:先天政变,李隆基终于坐拥天下。
朝中7位宰相,有5位都是太平公主的人,朝中至少有一半的文臣武将,也都听命于太平公主。这种局面,使得唐玄宗李隆基完全无法彻底掌握朝政,坐稳江山。因此,不除掉太平公主的势力,那他登基,算是登了个寂寞。
太平公主这边也没闲着,她知道侄子要动手了,因此她也想动手。太平公主一边召集起了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等心腹,打算发动政变。一边则联络上了宫女元氏,打算让她在李隆基的天麻粉里投毒。
结果唐玄宗先下手为强,大肆逮捕太平公主的党羽,迫使太平公主逃入山中。3天后,太平公主被抓获,唐睿宗李旦跑来向儿子李隆基求情,希望放过太平公主一马。结果被唐玄宗李隆基果断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还是被赐死在了家中,史称先天之变。
其实唐睿宗这个人很矛盾,当初禅让大位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个结果。自己手里没有权力,还要插手这种事情,这不是闹着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