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3届执行理事会上,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四川省通济堰成功入选。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通济堰的历史经纬。
▲新津城南通济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济堰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在用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渠首位于成都市新津城区东南南河、西河与岷江汇合处。干渠沿岷江西岸山前平原边缘台地南下,经成都市新津区、眉山市彭山区、眉山市东坡区,至眉山市东坡区城南入松江(又名醴泉江)。
通济堰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六水门、蒲江大堰、馨堰、远济堰、桐梓堰,至今有两千多年历史。
通济堰之名首见于唐,传统说法依据《新唐书·地理志》,以为唐开元时益州长史章仇兼琼所开。
《新唐书》对通济堰的记载
其实,唐代只是一次重建。宋人李心传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中认为:“眉州通济堰,自建安间创始,溉蜀州之新津、眉州之眉山、彭山县田三十四万余亩。”当代水利专家谭徐明认为李心传的说法可信,她说:“据此可以推断蒲江大堰是通济堰的前身,始建时间应该在东汉末年建安时。”(见谭徐明《四川通济堰》)
成书于1988年的《四川省水利志》据《元和郡县图志》于彭山馨堰记有“拥江水为大堰,开六水门,用灌郡下。公孙述僭号,犍为不属,述攻之,功曹朱遵拒战于六水门,是也。”从而推断通济堰的前身“六水门”始建年代应不迟于西汉末年。
通济堰拦河坝
2003年版《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史分册》记载:“西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在岷江流域筑湔堰,在武阳县引岷江水筑大堰,开六水门灌溉。”(新津古属武阳)这就把通济堰的创修年代上溯到了公元前141年。
通济堰经西汉创建、唐代再建、宋代扩修,从而形成了延续至近代的渠首枢纽,包括拦河大坝、引水渠堤、通航水缺、控制标准等工程设施的大致布置格局。谭徐明《四川通济堰》说:“从工程技术角度而言,通济堰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其拦河坝应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
通济堰入水闸
据史料记载,南河、西河及通济堰干渠均可通航,拦河坝留有水缺,供船只、竹(木)筏上下,水缺位于南河河道北侧,宽约10米,每年10月开始岁修,12月船筏停走南河(称封工),正月下旬在指定地点抬船过坝,进入夏季6月24日前后人工开缺,船筏可由水缺上下。随着近代陆路交通发展,水运逐渐衰落,当年船筏过水缺的景况,已不复再现。
通济堰美景——堰堤春涨
通济堰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累兴累废。唐代,章仇兼琼重建通济堰,使灌区达16万亩规模。南宋时,灌溉面积达34万亩,灌区之富庶,不逊于成都平坝。到了明代,第一次大修后灌区仅有2.5万亩,远不及唐宋水平。清雍正十一年,四川总督黄廷桂主持入清以来通济堰首次修复。乾隆十九年十月,通济堰再次扩建旧堤、加作新堤。嘉庆七年,新、彭、眉三县合力,又对通济堰进行了一次改造,引羊马河水入堰,使通济堰与都江堰外江灌区相连,为后来嘉庆、道光年间灌区水田面积的迅速增多提供了水利保障。
《重修通济堰碑文》
据史料记载,清代眉州设州判主管通济堰全部行政事务。光绪十九年,灌区三县各设堰局,分管各县境内干渠及支渠级筒口的管理。民国元年,废除州判官制,改设眉州水利分知事,专管通济堰。几年后,四川省以县为单位成立水利协会,水利研究会等。民国二十四年成立省水利局。
清朝宣统二年刻制的修通济堰碑记
通济堰在运行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逐步形成了岁修准则、工费分摊、岁修时序、招工承包、定期巡河、渠首护堤、平梁分水、筒车定势、冬闭春开、轮灌用水、定点飞沙、春闭秋开十二项堰规,有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南宋著名学者、眉州知州魏了翁在《壁津楼记》中说:“蜀饷为粟百五十万石,仰西州者居多。岁侍以稔,惟都江、通济二堰。”把通济堰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事关国家盛衰的层面。
通济堰灌区
时至今日,通济堰作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仍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是“天府粮仓”的重点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通济堰灌区覆盖面积超过770平方公里,为灌区提供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和调节灌区区间洪水,灌溉成都、眉山两市52万余亩农田,惠及人口百万。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