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时期,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可以说,当时的隋朝属于国强民困,志向远大的隋炀帝善于规划宏伟的政治蓝图,但在爱养百姓方面,他还真是不行。
如果说,隋炀帝杨广手下有一个好宰相,或许能够填补他的这一短项,只可惜他没有这样的福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时,隋炀帝手下的第一宰相就是大名鼎鼎、文武兼备的杨素。
对于隋炀帝来说,杨素最早曾经帮助自己平灭陈国,并协助自己夺得皇太子之位,之后又平定了五弟杨谅的叛乱,自然是功高无比。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杨素,就不会有后来的隋炀帝杨广!
按理说,在隋炀帝的心目中,杨素应该是他最信任的大臣,没有之一。可实际上,杨素却成为了杨广称帝之后,最为戒备和猜忌的大臣。
位极人臣、劳苦功高、文韬武略……
不得不说,杨素的才能确实太高了,以至于隋炀帝杨广对他不得不防。
从表面上看,隋炀帝对杨素简直好得不得了,让他当尚书令,位居百官之首,而且还赏赐给他无数的金银财宝。
但是,隋炀帝与杨素之间的真实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之所以让杨素当尚书令,表面上好像是位高权重,实际上却是将他完全架空。
关于这一点,如果大家仔细观看史书就可以发现,隋炀帝初年,有关大隋王朝的国政大事,很难再看到有杨素的参与了。
宰相杨素之死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突然把杨素从“越国公”改封为“楚国公”,还下诏赐其食封两千五百户,似乎是想进一步提高这位老宰相的声望。
的确,给杨素更多的封邑就相当于给他更多的财产,可实际上,对于这种公爵(爵)号的改封,其实是隋炀帝在搞厌胜。
【注:厌胜(yā shèng),即厌而胜之。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具有迷信色彩的辟邪祈吉习俗。】
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使得隋炀帝要搞厌胜呢?
大业二年的一天,太史上奏隋炀帝:隋分野有大丧。意味着大隋国界内需要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去死,去上应天象。
古人认为,隋(地)和楚(地)在一个分野上,既然占星专家(太史)说隋地有大丧,需要一个重要人物去死,那就意味着楚地也可以有大丧,让一个重要人物去死,以此来顶替隋地的大丧。
得知有此星象之后,隋炀帝立刻把杨素封为了楚国公,目的就是为了让杨素顶替自己上应天象,去当那个必死之人。
【杨素(公元544年-公元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先祖世代为官。】
单看杨素先前帮助隋炀帝杨广上位的整个过程,似乎他就是一个大阴谋家。可实际上,杨素不但是一个文韬武略的全才型人物,同时还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大才。
关于武略方面,杨素是隋朝四大名将之首,另外三位分别是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不但如此,杨素也是四人中的常胜将军,平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至于文韬,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父子曾号称是弘农杨氏后裔,实际上却是乱认祖宗,杨坚、杨广包括老杨家其实都是武川镇兵出身,祖上压根就谈不上显赫,反倒杨素才是正牌的弘农杨氏后裔。
可以想见,出身世代贵族,杨素受教育的程度肯定很高。
【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世人多未之知,唯从叔祖深异之,每谓子孙曰:“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善属文,工草隶。——引自《隋书·杨素传》】
青年时期,杨素就擅长草隶,书法写得特别好,工于诗文。而且,杨素流传至后世的诗有十九首,每一首都是文采飞扬。
那么,隋炀帝如此猜忌自己,杨素本人到底知道吗?
作为一个人精,杨素心里自然非常清楚隋炀帝对自己的看法。
于是,杨素就开始“求财自污”,他一改以往不拘小节、视金钱如粪土的风范,开始自毁形象,不但拼命聚集财富,而且还搞得人尽皆知,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天下人和隋炀帝都鄙视自己,不要太“惦记”自己。
实际上,这也是政治家韬光养晦的一种计策。
只不过,隋炀帝杨广同样是个人精,人精遇上人精,杨素也就只能认栽了:整日里“惦记”着隋炀帝可能“惦记”自己,时间一长就抑郁成疾,最后还真的得了重病。
大业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杨素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关于杨素的死,日后也有人说是隋炀帝将其毒死的,而且还编得有模有样,实际上并非如此,其实杨素就是病死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杨素是在隋炀帝的精神压迫之下抑郁而死的。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或许这就是古代权力体系中的一种潜规则吧!
得知杨素死了,隋炀帝内心自然非常高兴。
于是,立刻向大臣们表示要厚葬这位老宰相,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太尉,并且还要给他树碑立传,以表彰杨素一生对大隋的丰功伟绩。
总之,要给杨素安排一场最高规格的丧礼和仪仗。
古语有云:生荣死哀,隋炀帝杨广对老宰相杨素还算是不错的,朝中大臣们为此也很感动。
可不久之后,隋炀帝对左右侍从不小心透露出了一句话,使得他先前苦心营造的君臣一体、温情脉脉的局面一下子全毁掉了……
【及素薨,帝谓近臣曰:“使素不死,终当夷族。”——引自《资治通鉴·隋纪六》】
杨素死后不久的一天,隋炀帝忽然对身边的左右侍从说道:“如果杨素没有病死的话,他的整个家族总有一天都会被我夷灭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统治角度来看,隋炀帝猜忌杨素这种有权力的老臣,实际上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毕竟,杨素此人确实具有策划大阴谋的能力,像这样的人对于隋炀帝来说,该除掉的时候肯定是要除掉的。
清洗前朝老臣
按理说,杨素已经死了,隋炀帝大搞国内建设就需要更多的老臣来辅佐,岂料他非但没有重用这些老臣,反而是在短时间内对这些具有治国理政才能的老臣相继痛下毒手……
杨素死后的第二年,就有人给隋炀帝打小报告,说高颎(jiǒng)、贺若弼和宇文弼三位老臣经常在背地里发牢骚,讲皇帝的坏话。
作为隋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同时很注意保护有功之臣,此人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近二十年的宰相生涯中,一直都是竭诚尽职,功绩卓著。
作为大隋王朝的四大名将之一,在平灭陈国的过程中,贺若弼的功劳是最大的。
至于宇文弼,他原本是北周宇文宗室(疏宗)的人,入隋之后就一直效力于隋文帝杨坚,算得上忠心耿耿,属于文武全才型。
隋炀帝时期,宇文弼的官职是礼部尚书,在隋炀帝巡行塞北草原的时候,朝中大臣们自然也都全部陪同,因此这几位老臣也才有机会在一起唠嗑。
【熲又以帝遇启民过厚,谓太府卿何稠曰:“此虏颇知中国虚实,山川险易,恐为后患。”——引自《资治通鉴·隋纪四》】
眼见隋炀帝对突厥的启民可汗相当厚待,还让他一起巡行,特别是带着启民可汗一同入朝,高颎为此就私下里说了一番话:“皇帝陛下让启民可汗一起跟着上路,相当于在给他带路,让他把从草原到中原的地形地貌都摸个一清二楚,一旦启民可汗有了反心,岂不是养虎为患。”
【礼部尚书宇文弼私谓熲曰:“天元之侈,以今方之,不亦甚乎?”——引自《资治通鉴·隋纪四》】
听到高颎发牢骚,同样身为老臣的宇文弼也接过了话茬儿,他看着能装几千人的皇帝大帐说道:“天元皇帝宇文赟(yūn)当初就已经非常奢侈了,如今咱们陛下的排场比起周天元来说,简直更加过分。”
【又言:“长城之役,幸非急务。”——引自《资治通鉴·隋纪四》】
听了高颎和宇文弼两位老臣的话,贺若弼也忍不住开始发起了牢骚:“既然已经花了这么多钱和启民可汗发展友好关系,就没必要急着弄这么多人来修建长城,简直是劳民伤财。”
就这样,仗着自己是先朝老臣,高颎、贺若弼和宇文弼三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在私底下责怪隋炀帝太过奢侈,太能折腾,恐怕很快就会把先帝留下的老底给折腾光了。
按理说,这三位老臣只不过是在背后发了发牢骚,根本没有任何搞阴谋诡计的想法,更没有任何谋逆的行为,即便是隋炀帝知道了,生气了,顶多就是把他们降级、免官或者外放。
岂料,隋炀帝得知后竟是勃然大怒,并且立刻发布诏令,痛斥高颎、贺若弼和宇文弼三个人,说他们谤讪朝政,全部处以死刑,立即执行。
不仅如此,隋炀帝还下令,把这三位老臣的儿孙家属们,男子全部流放边疆,妇孺全都没入掖庭当宫婢,或者直接阉掉当小宦者(小太监)。
不得不说,隋炀帝的这一处理确实太重了,如此位高权重的三位老臣,只因在背后发了个牢骚就全部死于非命,不免令人感到心寒,同时也使得当时的隋朝朝野为之震惊。
隋炀帝的猜忌之心如此之重,一下子就清洗掉了三位功勋卓著的老臣,对于把持西魏、北周多年的上层关陇贵族集团,实际上也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打击,而这种打击不仅是实质上的,还有心理上的。
很明显,之前逼死(精神压迫)杨素,再清除几位老臣,隋炀帝就是为了加强自己手中的皇权。
但是,此次事件对于隋炀帝时期的政治来讲,的确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不仅使得隋朝一下子损失了三位特别优秀的政治家,同时还使得隋朝的政治风气由此变坏。
大家要知道,元老重臣因言获罪,即便是在隋文帝时期也没有这么严重。
由此,朝廷官员进谏,包括皇帝纳谏的风气,一瞬间荡然无存!
只能说,对于封建社会掌握绝对权力的皇帝来讲,隋炀帝杨广的这件事情办得简直太不地道了。
杀掉三位重臣之后不久,隋炀帝又把大名士薛道衡杀掉了……
【薛道衡,字玄卿,河东郡汾阴县人。隋朝大臣、诗人,东魏仪同三司薛孝通之子,专精好学,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
薛道衡之前是北齐的官员,也是北朝时期大名鼎鼎的诗人和文学家,当时和北齐的大才子李德林齐名。
隋朝平灭南方陈朝的时候,薛道衡在高颎手下掌管文案,而隋炀帝那时还是晋王,兼任行军元帅,同样也是一个文学青年,因此和薛道衡的关系非常好。
隋文帝时期,由于薛道衡出众的文学才能,他就在京城出任内史侍郎,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和诏令,文辞非常华美,不仅隋文帝对他非常满意,就连当时主事的两位宰相高颎和杨素也对他特别推崇。
隋文帝晚年的时候,由于猜忌杨素当政,理所当然就觉得薛道衡也是杨素手下一起的,于是就把薛道衡也外派出去,让他出任襄州总管,等于将其排挤出中央的圈子之外了。
【道衡既至,上《高祖文皇帝颂》,帝览之,不悦,顾谓苏威曰:“道衡致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引自《资治通鉴·隋纪五》】
隋文帝去世之后,隋炀帝又想起了薛道衡的文采,重新将他调回了京城,但薛道衡就是一个书呆子,刚一回京就立刻给隋炀帝上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淋漓尽致地将隋文帝生前的功业猛夸了一番。
按理说,在儿子的面前夸他的亲爹,绝对是真心拍马屁,岂料隋炀帝却不高兴了,认为薛道衡属于“是古非今”。
【注:是古非今,“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意思是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于是,隋炀帝立刻就和身边的侍臣说道:“薛道衡这是对着我这位现任皇帝,夸前朝皇帝是《鱼藻》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为了贬低我。”
【注:《小雅·鱼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赞颂了周武王饮酒的平和安乐,在欢快热烈的语言中充分展现了君民同乐的主题,有颂古讽今之意。】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命令群臣一起讨论新的法令,结果群臣的意见都不统一,因此很久都没能将法令制定下来。
【会议新令,久不决,道衡谓朝士曰:“向使高颎不死,令诀当久行。”——引自《资治通鉴·隋纪五》】
此时,薛道衡的书呆子毛病又犯了,竟然在上朝的时候,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别的大臣说道:“如此多的繁琐之事,如果高颎还活着的话,早就全部解决了,行政法令也早就推行天下了。”
听见薛道衡的这一番话,隋炀帝勃然大怒,说道:“汝忆高颎邪!(看来你很想念高颎!)”
于是,隋炀帝立刻下诏,把薛道衡当场抓了起来,而审问薛道衡的朝臣心里知道,隋炀帝深恨薛道衡,因此就判其大逆不道之罪,赐令自尽。
诏令一下,简直出乎薛道衡的意料,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觉得先前和皇帝的交情颇深,而且自己对大隋朝廷也很忠心,不至于为了一句话就让自己自杀。
见薛道衡不想死,司法官员只得重新向隋炀帝报告,隋炀帝一听更生气了:既然不想自尽,那就勒死吧!
由此,一个名满天下的老才子(薛道衡死时70岁)就这样被活活勒死了,至于他的妻子儿女,全部被流放到了且末(今新疆)等边境地区。
如今大家说起隋炀帝赐死薛道衡的原因,一般都说是因为隋炀帝嫉妒薛道衡的文采,薛道衡死后,隋炀帝当时还得意洋洋地说了一句话:“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你还能写‘空梁落燕泥’这么好的诗吗?)”
实际上,对于薛道衡的文采,隋炀帝是惺惺相惜的,他之所以要杀薛道衡,最主要的原因绝对不是嫉妒,还是因为这位老才子之前猛夸自己的亲爹隋文帝,惹得自己很是生气。
更要命的是,薛道衡竟然还在朝堂之上,大庭广众之下,替一个罪臣(高颎)鸣冤叫屈,如此触犯自己的忌讳,是隋炀帝不能忍受的。
对于一个文人,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隋炀帝也非要将其弄死,可见其心胸确实太狭隘了。
杀了薛道衡不久,隋炀帝又把自己之前一个名叫张衡的心腹也杀掉了……
【张衡,字建平,怀州河内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西魏河阳太守张嶷(yí)之孙,北周万州刺史张光之子。大业八年,以“诽谤朝政罪”被杀。】
隋文帝杨坚临死之前,杨广曾经派出过一个亲信把隋文帝软禁了起来,这个人就是张衡。
【衡承间进谏曰:“比年劳役繁多,百姓疲弊,伏愿留神,稍加抑损。”——引自《资治通鉴·隋纪五》】
张衡在杨广登基当皇帝的事情上,其实属于立下奇功的,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大业四年的时候,见隋炀帝过于奢侈浪费,出于忠心和好心,私下里就和隋炀帝说道:“最近几年,国内的百姓们已经很辛苦了,希望陛下把有些工程暂缓一下,好让百姓们休养生息。”
张衡的一番话,使得隋炀帝心中大怒,觉得张衡仗着自己曾经有功,嚣张得不得了,自此开始冷淡张衡,不久后就将他贬为榆林太守,踢出了朝廷。
之后,隋炀帝命令张衡修建江都工事,但由于被贬职外派的原因,张衡的心里十分抑郁,做起事来也就不太用心,最终被人告发了。
隋炀帝得知后,派出礼部尚书杨玄感到江都视察工作,举报人进一步告发,说张衡心怀不轨。
【礼部尚书杨玄感使至江都,衡谓玄感曰:“薛道衡真为枉死。”——引自《资治通鉴·隋纪五》】
作为老臣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原本就与张衡有过节,如今以天子钦差的身份来到江都视察,还没和张衡说上几句话,张衡自己又发起了牢骚:“薛道衡死得真是冤枉。”
当时,杨玄感并没有接张衡的话茬儿,而是转身回到了房间里,立刻写了一封疏奏,弹劾张衡诽谤当今圣上,为罪臣打抱不平。
接到了杨玄感的奏疏,隋炀帝怒不可遏,立刻下令将张衡押送到江都闹市,准备就地处斩。
恍然间,隋炀帝回忆起了一些事情,觉得张衡对自己登基称帝确实立有奇功,于是咬了咬牙,饶了张衡一条命,将其革职为民。
说来这张衡也是倒霉,本来老老实实在家待着,郁闷之余却得罪了自己的一个小妾,至于如何得罪的,史书上并未记载,很可能是类似于争风吃醋的事情导致的。
岂料,这个女人并非一盏省油的灯,她居然亲自写信诬告张衡怨恨皇帝、诽谤朝政。
当时是大业八年,隋炀帝首次征伐高句丽(gāo gōu lí)失败,心火正旺、无处发泄之际,一看这封告密信,顿时火冒三丈,于是马上下诏,赐张衡自尽。
如此忠心耿耿的心腹,就是因为对隋炀帝说了一句劝谏的话,竟然遭到了杀身之祸。
可见,隋炀帝杨广在政治统治方面(统治心理和统治能力)都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欠缺,猜忌成性、不能纳谏,完全听不进逆耳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