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印象中,亡国之君的下场总是不会太好。但是有这么一个例外,他做了几十年的傀儡皇帝,两次夺权失败,不但毫发无伤,反而熬死了对头,自己却漫步乡野,悬壶济世,怡然自得。
他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那个天子——汉献帝刘协。
刘协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公元189年,刘协被董卓在洛阳拥立为帝,又因受到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军的威胁,迁都长安。回到长安后,末代王朝的种种乱象纷至沓来,董卓、吕布、王允、李傕、郭汜等各大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在都城里来回残杀,谁也没把皇帝放在眼里。刘协不得不逃出长安。
(资料图)
公元196年,刘协在部下的护送下回到洛阳。时任兖州牧的曹操立刻看到了机会,派兵迎接刘协进驻洛阳,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刘协正式开始了在曹氏家族威胁下的傀儡皇帝生涯。
其实刘协这个人并不完全是个废物,自小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袁术曾评价: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他并不甘心长期被曹操控制,所以在公元200年,刘协谋划了一次夺权行动。当时曹操在和袁绍作战,刘协偷偷搞了个衣带诏,拜托他的老丈人董承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诛杀曹操。不过事情很快败露,董承和女儿都被曹操诛杀。
公元214年,不甘心的刘协又谋划了第二次夺权。这一次他找的是另一个老丈人,伏皇后的父亲。结果和第一次一样,事情还没开始就败露了。曹操不仅要求汉献帝废黜了伏皇后,还杀了伏皇后一家数百口人。这一次夺权还没开始又失败了。
经过这两次夺权,大概刘协也看明白了,自己就是一个棋子,不再妄想成为下棋的人了。而曹操出于多种考虑,也一直没有废黜刘协,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他。两方倒也相安无事。
直到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承魏王。此时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建立新朝。当年12月10日,在曹丕逼迫下,无奈的刘协告祭祖庙,禅位于曹丕。
不过曹丕也没有为难刘协,还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相当于一个独立王国。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其实留着汉献帝刘协,好处还是比较大的。禅位完成后,大义已定,曹丕不怕刘协再翻什么风浪,优待刘协反而落个好名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打击刘备称帝的合法性,因为刘备所自称的汉室宗亲,那都距皇室正统偏出十八代去了。刘备是以传闻曹丕篡弑、汉帝遇害为前提登基,所以留着汉献帝刘协,就能揭穿刘备的谎言,使其不能影响北方仍旧心怀大汉的一些老臣,连孙权也认为刘备“名位不正”。
至于刘协此时已经完全想开了,走下皇位也仿佛卸下了一副千斤重担。在自己的封地远离政治,一心融入民间。还利用在皇宫中学过的医术,和曹皇后(即曹操的女儿,曹丕的姐姐)一起悬壶济世,医治百姓,深受百姓爱戴,由此也流传下来很多传奇故事。焦作一带的民众为了纪念他,形成了许多有趣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公元234年,五十四岁的刘协寿终正寝,此时就连曹丕都已去世,在位的是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睿,他率领群臣哭祭,并以汉天子的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而刘协留下的山阳公国,后来又存在了近90年,直到公元309年才被入侵的少数民族乱兵消灭,比曹氏的魏国存在时间都长。
刘协作为亡国之君,虽然断送了东汉的江山,但实际上早在他的父祖在位时,就已经注定了汉朝灭亡的命运,到了他继位的时候,已经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注定无力回天,成为傀儡皇帝也是必然的。晚年卸去皇帝名分的刘协,却过上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并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到了一定的福荫,也算极其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