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立波

公元前141年,刚满16岁的刘彻继位,带着青春的激情,刘彻开始了几十年的国家治理。在其身后常常被以“雄才大略”进行概述,这种雄性壮烈的词汇满足了人们对于强势帝王的期许。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帝国,在汉武帝的手里,他塑造主流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决战匈奴,拓展外交,不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朝两千年建的中国君主立宪制度提供了一套相当稳定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最初,汉代人认为汉武帝是两汉时期四个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这四个皇帝是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光武。然而当汉武帝崩于五柞宫,葬茂陵后。因有的臣下认为汉武帝过失大,不宜立宗庙,反复议此事,对汉武帝的评价开始出现了反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汉武帝画像

哀帝即位后,刘歆等人力陈汉武帝功大,应立“世宗之庙,建之万世”。此后随着时间推移和汉武帝身后深远影响,汉朝人逐渐又怀念起这位伟大帝王。 然而,以汉武帝所成就的事业,仅仅局限在两汉范围内来评价是很不够的,这实际上等于降低了武帝的历史地位。所以,东汉末年应劭打破了朝代的界限,从中国历史的发展出发说: “高祖践祚(皇位),四海义(治)安。世宗(汉武帝)攘夷辟境,崇演礼学,制度文章,冠于百王矣。”这一段话第一次指出:在秦末大乱之后,汉高帝登皇位,使天下安定。汉武帝在“攘夷辟境,崇演礼学,制度文章”诸方面的功绩都“冠于百王”,即在以前的帝王之上。这也就是说,在黄帝之后,历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至秦汉,汉武帝的功绩为各位帝王之首(冠于百王),这就给了汉武帝一个极其崇高的历史地位。

汉武帝塑像

从“攘夷辟境”方面讲,汉武帝不仅制止了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平定了南越、东越、西南夷,臣服了西城三十六国,而且打败了从商代起就威胁着北方的匈奴,导致宣元时期匈奴臣服于汉,开拓的疆土当然是历史上任何帝王都无法与他相比。从“崇演礼学方面讲,汉武帝制礼作乐,像以前一切帝王一样祭天、祭祖宗、名山大川;他之前秦始皇到泰山封禅去过一次,他却封禅六次,以告成功于天;又在甘泉祭三一,在汾阴祭后土;他之前郊祀不用乐舞,他用了乐舞等等,都表明“崇演礼学”超过了以往的帝王。

从“制度文章”方面看,汉武帝尊儒术而悉延百端;发展乐府歌诗,订立采诗夜诵收集民歌的制度;为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改革选举制度、监察制度、设立内朝、改革军制、设置官营农业、盐铁官营等等;他在实行德治的同时,又重视法治;他重视知识分子,在哲学、文学、史学以至天文历法诸方面的成就都闻名后世。这说明在“制度文章”方面也超越了以前的帝王。总之,汉武帝是位既吸收了以前帝王的长处,又超越以前帝王的皇帝。他文治、武功俱佳,是位在事业上超越以前帝王功绩卓著的皇帝。应劭说他“冠于百王”就反映了他应具有的崇高的历史地位。同时,这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相关地图

从应劭称赞汉武帝“冠于百王”之后,后来称汉武帝对整个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不断出现。如曹植赞汉武帝说:“世宗光,文武是攘,威震百蛮,恢拓土疆,简定律历,辨修旧章,封天禅土,功越百王。”从赞扬武帝“功越百王”来看,其意与应劭类似。到了明代,李资评价武帝说: 孝武绍(继)黄帝以增廓,皆千古大圣,不可轻议。孝武乃大有为之圣人也。当其时拓地几二万余里,视汉高所遣不啻倍之。……有为之功业已大矣。

《中国古代史》中说:“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

这种形象的语言,告诉人们汉武帝是中国和中华民族历史上影响各代的历史人物。此外,还有的学者分别从某一方面如从文化上、制度上、疆域上等论述了汉武帝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的。这些就是前人对他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论述。

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述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估计的。为此以其主要25个方面的作为概括,作为本文的重点部分。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相关画面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瓒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瓒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瓒还见过。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封狼居胥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 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

影视形象

1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福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䃅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第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

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唯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武帝生前虽未达此目的,但在宣、元时期,匈奴归服汉朝为藩臣。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道诸国多臣服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匈奴不敢争西域,罢僮仆都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督护,管理西域南、北道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除上述二十五项创设之外,还可列出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若干个第一来。

影视形象

他的政策在他的时代导致了巨大的变革,因而也引起巨大的冲突,巨大的争论,使他成为一位备受争议以至误解的人物。而他生平中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他阉割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最有天才也最伟大的历史雪茄,而这个人原来是最能理解他同时崇敬他的。结果此人由于恨而用笔来惩罚他,使他身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和他的生平成为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时代。而汉武帝则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一位谜一般的历史人物。

推荐内容